战国时期名将众多,为何只有少数几位,吴起,孙膑留下自己的兵书?


时间太久,失传了啊。要不是七几年考古发现,所谓的《孙膑兵法》恐怕也会一直是个久远的传说。

《魏公子兵法》就一直被我身边的朋友心心念念,祈祷著哪天能从地底挖出个只言片语。

还有赵奢,《战国策》里说田单读过他的书,《史记》也说赵括读父兵传不知变通,很明显赵奢是有著作的,但没流传下来。


关键词「门阀」

说到门阀第一反应是科举,但其实他的核心是「文武分途」。

按照这个思路顺藤摸瓜,其实门阀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春秋时期,战争是君主带著领主一起,领主要带兵,包括他们身上的防具,武器,要带粮草(这也就意味著补给很可能跟不上),所以那时候一般不会有旷日持久的战争,顶多你认个怂,道个歉,把罪魁祸首交给我我就退兵了。

攻城?不是没想过,没那个能力围城。

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变了,军人变成了职业军人,将领轮流换,但是战争是一门多方面的技术,牵扯到很多种东西,我来举几个例子:

战前动员的问题,怎么忽悠人;

粮草的问题,防守还好,进攻的话10万的兵至少要有8万运输;

怎样扎营?石亭之战和街亭之战都在山上扎营,为什么石亭赢了,街亭输了?其实就是街亭的水源被控制住了,我没吃的我还能坚持7天,没喝的3天就翘辫子了;

战争本身的问题,阵型如何排?哪个方向做为突破口?援兵什么时候进场能达到最大效果?

战后如何安抚失去亲人的士兵情绪?

策反,离间,暗杀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武将需要知道的。

至于外交上的施压,政治上孤立,经济上的封锁,那是朝廷干的事,不归武将管。

而门阀并不是史书中所说输送官员,他是输送军事人才也就是将军的。

谢安在大后方就能指挥赢淝水之战,他真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连地形都不勘探,对方什么兵种,什么阵型都不知道,就能打赢淝水之战?真是谢安的功劳?

错,是整个谢氏家族的功劳,上面说的这些东西都已经有人做了,一揽子全包了。谢安做的顶多是战略方面的事,比如谣言啊,离间之类的,战役本身他没任何贡献。

战争的复杂性只有这些门阀掌握,细节只有这些门阀知晓,从这些门阀走出来的门生知识底蕴都是差不多的,谁不比谁差,唯独不同的就是运用上。

如果家族内有个大儒,向朝廷输送官员,仅仅是个彩头。

夺权的君主必须依赖他们,因为除了他们没人会打仗,如果仅仅是一堆耍嘴皮子的门阀,直接屠了根本没压力。

而科举是直接粉碎门阀的事物,但科举真的是杨坚拍脑门子想出来的吗?

我看未必,因为科举太完备了,直接就是成品。

我认为科举这东西早就在门阀里运行了,杨坚只是将他从门阀里搬到了朝廷上,直接和门阀抢生意,门阀当然火了。

袁绍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或许这些门生就是经过考试出来的,再清议下,从此就是袁氏的人了。

公孙瓒和刘备都是卢植的学生,公孙瓒和刘备其实背景差不多,刘备不用说,公孙瓒也是庶出,开始仅是郡小吏,既然家族看不起我,我就去范阳卢氏(卢植是范阳卢氏的祖师,但当时估计没啥势力,完全就是奔卢植去的),于是到了相,对于庶出的公孙瓒已经不错了,至于刘备,考试都不及格,继续编你鞋子吧。

而自从科举打压了门阀,人才全跑到朝廷了,门阀渐渐没落,文武也渐渐分途,但朝廷不会打仗了。

因为门阀能够立千年不倒,那是有原因的,门阀可以看成一个个国防科技大学,每年都在更新换代,我们研究最新的武器,我们研究最新的阵法,关于战略我们也研究。

而朝廷呢?教科书自杨坚起就是那本教科书,到了唐玄宗还是那本教科书!

以至于五代十国仅有的教科书被烧毁后,宋朝不会打仗了!

外交战略上就是赔钱,你不敢打至少去离间敌方啊?没

关于战争,守城那叫胜仗吗?遭遇战赢过几次?

对于科技也不扶持,人家成吉思汗上缴回回炮图纸立马封王(至少副国级),南宋上缴神臂弓图纸就打发个副科级,焉有不败之理。

说个冷知识,成吉思汗军队实力很强,但真的没走多远,话说从台湾到塔里木的距离等于塔里木到冰岛的距离,因为地球是圆的,越北方半径越小。

之后的明朝因为有了火器也就可以归于近代战争了。

而现在一个个大学已经代替了门阀的功能了。


1.敝帚自珍,中国很多东西都是口口相传的

2.从李靖和侯君集的典故得知,兵法这种东西,呵呵呵,还是不要学的好


很多都失传了。

主要是兵法这种东西算是屠龙技了,在知识垄断的时代,想学这种大杀器不太容易,

周文,陈之贤人也,曾侍奉春申君、项燕,知兵事,所以无寸土之功却能统率大军攻秦,可见专业的重要性。

如张良还要受黄石公考验才有机会受三略,

项羽这种世家子,学剑不成想学万人敌,项梁很快就能教他,家学传承而已。

兵书未必只言战争,还有许多为人、为政之学,算是一门统治者的综合学科。

加之去芜存精,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所以孙子兵法等作为有数的「教材」流传开来。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春秋战国是兵书流传下来最多的,武经七书有四本成书于春秋战国,秦汉两本,唐朝一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