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存在,有哪些可以證明的東西呢?


復觀意法。云何而生。

因意因法 而生意識。或善不善。或無記。若緣不善。起不善念。如實了知。

我緣不善 而生意識。我生喜愛。不得利益。惱亂不安。

如是思惟。觀法出沒 則順法行。

順法行故。如實見於一切諸法。自相同相。不為喜愛 之所惱亂。

以愛薄故。而得解脫。

以解脫愛故。得第一樂。

知一切法。皆悉生滅。以能如是 觀諸境界。則生正智。能滅一切 諸結煩惱。

煩惱盡故。得無漏智。

以得無漏智相應故。得第一處。

是故沙門婆羅門。莫信境界。一切境界。猶如怨家。一切眾生境界如蛇

若人未得無漏智慧。莫信境界。境界輕動。猶如怨賊。詐為親友

如此境界 悉能系縛一切眾生

爾時孔雀王菩薩。以偈頌曰

若實知境界 如以鐵鉤持

馳散輕動故 作諸不利益

悕望迷境界 樂於分別心

死網罥欲至 能斷眾生命

為境界所牽 令人心躁擾

為愚痴所誑 而不能覺知

境界無定實 如乾闥婆城

能增長眾苦 為地獄因緣

境界火所燒 愚痴欲所誑

輪轉不停息 不覺燒其身

因念故生欲 因欲生嗔恚

嗔恚覆人心 死則入地獄

是故有智者 離欲滅嗔恚

速遠離愚痴 則能到涅槃

知境界如怨 遮之而不樂

智者厭境界 畢定到涅槃


定境就是一些特殊的大腦功能狀態,只有修習到那種程度才能切身體會,並不是超維的物理世界,都是人的感知而已。有迷信思想的人,很容易誤解為那是一個什麼神秘世界,以為自己的意識去了那個地方。


維度,這個詞是現代的辭彙。

定境有很多,叫三昧。

有念佛三昧,有法華三昧,有等持三昧,有不動三昧等等,這都是定。

佛教不要用科學去解釋,因為科學現在的水平還很低。科學可以輔助理解一些佛教的理論。

比如「色即是空」,簡單理解,物質都有顏色,眼睛看到的都是顏色,但是我們用科學或者物理知識知道,真正的物質是沒有顏色的,它的本質不過是波長。所以用科學我們比較能理解「色即是空」。

但是佛教的定境,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每個人都具足的,所謂「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如如不動」,這個用維度解釋,實際是頭上安頭。

佛教本質是心法,

自性本來具足,心能生萬法,一切唯心造,

這個心生萬法,包括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楞嚴經,華嚴經都講:

若人慾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

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我們一般人認為,佛教只是講精神世界,或者虛無,唯心的,那只是初級的認識。

佛教最高的境界認為,物質世界也是一念之間,生出萬法,萬相的。

所以,入定,因程度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境界。但是如果一念入定了,那麼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就是一個,沒有兩個,是通的。

所以華嚴經講「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

維度這個詞很好,三維,十維。

還是離佛很遠。

希望你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妙不可言。


這就誤解了佛教吧,佛陀會教這些?

要先搞清楚佛陀覺悟了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

推薦研讀一下《佛陀的啟示》《攝阿毗達摩義論》


不是與他一同覺悟。而是他證悟到的實相,是所有的覺者都證過的。

定境也不是更高維度。而是心一境性,無有雜念泛起。

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