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篇報道保護莫高窟的文章,很受觸動。但又覺得古書不存,新生事物取代舊事物是歷史的必然,沒必要大力挽留。特此請教大家。

希望回答能具體一點,不要光有理論,希望大家有自己的理解,不要人云亦云。


傳統文化是根基。

舉例美國大片來說,基本上一半的片子是對聖經的再度演繹,當然,指的不是故事完全複製,而且整個思路的繼承。

比如《星際穿越》,不就是諾亞方舟的再版嗎?

而這種共同認可的價值體系,會讓整個文化圈的人對體系中心產生一種向心力。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懷疑題主在撰寫博士論文。

拉拉扯扯,隨便寫三五萬字都很容易。但肯定沒什麼人看。

題主是從莫高窟,觸動了一下,就到了傳統文化。跨度雖然很大,但問題確實是有意義的。

本答案就以題主寫博士論文為前提,列個提綱。

首先要說,什麼是文化。

這個詞語可大可小。大者,一切都是文化;中者,宗教、建築、歷史等等是;小者,某個具體人類活動中的行為規範,比如酒文化,茶文化,動漫文化。而人們常用的「文化」這個詞,可能只是介於小文化和中文化之間的某個意義。更有甚者將文娛產品等同於文化,這是將文化這個詞語極小化了。

本文用辜鴻銘對文化的定義:文化就是人類生活的方式。這是靠近大文化的定義。生活方式,不單是指衣食住行,而是物質和精神的結合,甚至包括信仰、喜惡、世界觀、價值觀等。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的林林總總。

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我喜歡這個定義的原因很簡單:人類社會活動的基礎,是人類所有個體。很大程度上,人類個體有一個天生需求:生活得更好。我們生活中的幾乎所有活動都是朝著這個目標進行的:要麼努力創造活得更好的條件,要麼正在享受生活。文化這個詞就必然與此相關,即便人類創造了另一個詞來代替現在的文化這個詞語。

莫高窟,算是佔了中文化中的多個子類:比如宗教、建築、藝術、歷史等等。保護莫高窟這樣的地方,確實有必要。僅僅從研究來講,都很有意義。然後是展示祖先們的智慧,讓後人知道祖先們也不是喫素的,因為確實有很多人(包括知乎er)都有一種荒誕的觀點:古人和故事都一無是處。

此處算是對問題中說到的莫高窟略有說明。其他部分偏理論,和莫高窟無關,偏重大文化。

其次,什麼是傳統。

這個詞語在現在的網路上,並不是中性,更不是褒義,反而朝貶義在走。傳統就是過去的,過去的就是舊的,舊的就該丟棄。這種一條筋的思維並不少見。

那麼傳統這個詞語,作為一個名詞的時候,就代表了舊的事物。人們在對待舊事物的心態上,和對待新事物是不同的。

這個詞語沒有包含事物的發展性,造成了這樣的現狀。

一個問題:假如唐朝有傳統這個詞語,他們說的傳統是什麼?宋朝呢?元朝呢?也就是說,傳統是發展變化的。我們現在所謂的傳統和非傳統,在二百年後,可能也會模糊界限。

說白了,傳統就是我們民族的過去。我們的民族就是從傳統中來的。傳統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成果。其中有好的,有壞的。

反過來看,我們現在的文化,又比傳統文化新在什麼地方?極少有人能說清楚。但一些不好的,我們能感受到,並且著手改變。而不好的,並不是傳統的全部。

第三,文化的產生髮展消亡。

文化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也有產生、發展、消亡等生命階段。任何階段都是人的作用主導的,文化本身不會有任何擬人的行為。所謂人的作用,是指人的生活行為或者製造物。

文化的產生,通常就是原生階段,從無到有的過程。

文化的發展,在產生後,被更多人瞭解並接受,就算是文化的發展了。另外則是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變化,變得更適合某個羣體,更適合某個時代,更適合某個地域,更適合當前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等。

文化的消亡,當文化無法滿足人們需要的時候,要麼文化發展得適合新情況,要麼有人創造新的文化,舊的就消亡了。

這都是基於某一項小文化來說的。一個大的文化,和一個族羣是對應的,通常文化的消亡意味著這個族羣消失。族羣消亡,部分文化可能在其他族羣被發展,而文化消亡,則這個族羣再不會有。

傳統文化中,一些是可以拋棄的,一些是可以繼承發揚的。這並不衝突。

在兩個文化發生碰撞的時候,其實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碰撞。自然就會有接納、吸收,同樣有發展、消亡。在一定時間內,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但運作一段時間後則很難說,溫水煮青蛙這個事情,結果很難說的。火大,幾天就把青蛙煮熟了;火小,青蛙都下崽兒了。

如果兩個文化的碰撞很激烈,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簡單的比如甜豆花和鹹豆花之爭、中等的比如喫狗肉的和愛狗人士、複雜的就像過去幾年歐洲和難民的關係。這裡不細說。

大的文化起作用,其實是潤物細無聲的。她是先作用於一個羣體,包括外部環境。比如和尚要建寺廟,道士有道觀,阿訇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建立qz寺。然後纔是這個羣體和環境去影響新加入的個體。並為這個個體塑造符合本文化的生活方式,包括價值觀、審美、飲食習慣等等。

反過來,個體通常會自然地維護本羣體的文化,因為人的社會活動需要認同,需要抱團。文化的發展就和個體的發展相關了。

第四,文化在內部的作用。

文化必然是一個羣體的文化,我們極少說文化是某一個人、某一個事物的文化。

在同一個文化下成長的人,他們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生活方式,那麼要管理這一個羣體,只需要一套方法。大文化統一是有必要的。

在羣體內部,相同文化背景下,大家的行事風格相近,做事動機可猜測,做事後手可預估。這一點能建立大家最基本的信任,也就是能團結在一起的最簡易方法。舉一個恰當的例子,比如外地遇到老鄉,都會感覺親切兩分。舉兩個不恰當的例子,在火車上,看到某些少數民族的人,會心裡提高警惕,這就是我們對他們的文化不瞭解,無法建立基本信任。過去二十年,我們在街上看到外國人,也多半敬而遠之,但現在基本不會了。

文化的形成,必須經過長時間作用。反過來說,文化的影響也是長時間的。當時間長到某個程度,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事與物、情與景,都體現著文化,要徹底拋棄,就無從談起。

文化作用到羣體的時候,個體很難感受到文化的作用。我們生活中也不會在乎文化這件事情。但在外部則立即明瞭起來。

第五,文化在外部的作用。

國與國之間的比拼,自古以來都是軍事的比拼。

但在軍事外,是文化在起作用。因為文化,引發一些問題。或者最後雙方都由文化來收尾。

軍事是快刀亂麻,文化是溫水青蛙。甚至軍事勝利了,結果文化失敗的例子也是有的。比如中國歷史上,外族入侵,結果被漢化、被儒化。

在文化發生作用的時候,有時候甚至政治都無法強加干涉。最簡單的例子就是「qz餐廳」這樣一個事物。

原因就是文化的定義,人類生活的方式。當我們能對某種人生狀態稱為生活的時候,通常是較穩定的。那麼於此基礎上建立的人類社會活動,自然只能在不違揹人類生活方式的情況下開展。

那些不好的,或者說不適合現在情況的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發展,自然會被丟盡歷史的垃圾筐裏。這種情況的發生只是因為曾經擁護這種文化的人放棄了而已。極少是強加的。

我們鑒別一個族羣,通常是用文化加以區分的。比如衣著、言語、飲食等。當我們將這些帶有文化意義的東西去掉,並刻意模仿別人,此時你說你從小就在那裡生長的,就有了讓人相信的力量。在一些電影裏常看到類似場景,比如根據一些習慣,找出間諜。這其實就是文化的原因。

反過來的例子一樣,一個人第一次進入陌生環境,常會無所適從,感到格格不入。因為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自己所見所想有了衝突。我們會說這是文化差異。衝突的大小在於陌生環境到底有多陌生。

正向的文化運用的例子,比如我們學習外語,都想找外教,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認為他更正宗。

文化的對抗和融合是長久的事情,普通人的一生只能看到過程中的一部分,但抓住現象分析本質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這兩年我們喊的文化自信,不是說我們的文化有多牛逼,天下無敵,而是一種「任何情況我們都能應對」的自信,因為我們的歷史夠長,經歷夠多。同時透露出的另一個信息是通過文化作用加強國人團結,整體形成一股力量。這是要上牌桌的表現。

第六,文化和政治。

文化體現的是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政治的作用要麼延續人們的生活方式,要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其中的改變,包括了變好或者變壞,變壞是很難讓人接受的。即便要變好,也只能在當下的情況下變好。這個過程不是一聲令下就如何如何,背後可能有經濟環境、基礎建設等等的改動。

在現今的情況下,軍事的作用更多是威懾,因為大國之間打起來是很可怕的事情。文化的拚鬥將更常見,其實也是隱形的。簡單說就是你的生活方式看起來更好,那就更容易吸引人,讓自己壯大。這並不只是燈紅酒綠、大魚大肉,開放、包容、社會穩定、治安和諧等等都算。

歷史上因為政治因素,導致人才流失的例子很多,比如衣冠南渡。因為政治影響到了生活方式變化,並且是朝不好的方向變化。或者是說政治的影響,並沒有朝人們希望的方向發展,所以人們要跑路了。

這一點要說明的是,政治的運作也會考慮文化因素。或許用兩個詞語描述就很明瞭: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違背這個原則的施政都會遇到激烈對抗,或者是尷尬收尾。

第七,文化的現實意義。

文化除了體現在人類的生活方式上,還通常作為蘊含物,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

比如一件陶瓷作品,素的和帶花紋的就有不同意義,福祿壽喜和梅蘭竹菊也不同,普通作品和大師作品也有巨大差別。

又比如煙酒茶,大品牌的和小品牌的,有品牌和散裝的。

除了品牌有文化的蘊含,物品本身也可能被賦予某種文化含義,比如白酒,老梁在某個節目中說學會喝白酒是中國式成人禮(大意如此)。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我們請朋友在家裡聚餐,自己母親做飯,或者自己愛人下廚,或者自己親自動手,我們自己或者友人都會有不同感受解讀。這就是對某些事物賦予特殊意義。

人們的生活方式、事物的相、事物的本,能蘊含文化,首先就是要有文化。蘊含文化這件事本身要有意義,那麼所蘊含的文化必然是能被廣泛接受的。這種文化的出現自然經歷過時間考驗、族羣精英人士的推廣。文化本身就是族羣特徵族羣精神的體現。

特徵和精神,並不是能被普通人理解的東西,所以人們將文化加持到某些物品上,讓普通人能感受到,以便實現族羣文化的教育。這約摸是一種普遍情況,古今中外都是。

第八,保護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顆樹,不管多高,都有自己的根。要想長得更高,自己的根就要更發達,不可能今天去挖點,明天去砍一點。

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根。根系足夠發達,可吸收運用的養分就越多。養分中有好的有壞的,好的鑒,壞的戒。普通人需要閱歷來成長,民族也同樣需要閱歷來成長。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有所區分。文化中精神的部分和物質的部分。

傳統文化中物質的部分,是過去已有的,過去產生的,並且在未來不會再產生。如果某個事物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我們就有理由去保護她,讓她作為文化見證物長久保存下去。因為這件物品的存在,表明此種文化不是無本之木。說服自己或者說服別人,都是有力證據,就像本文中一樣,講理都會舉個例子。

一個很現實的例子,秦檜不是什麼好人,為他塑像肯定要挨罵,但是將秦檜的跪像放到嶽王廟就是很得人心的事情。大家都樂意接受。這只是一個小例子,目的在於說明人們如何理解文化,如何展現文化,以及人們為此做出了什麼很「騷」的操作。好的見證物,壞的見證物在此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傳統文化中精神的部分,依然是過去已有的,但是現在我們擁有對其改造發展揚棄的機會。好的東西自然要發揚光大,不好的就丟棄,這沒什麼好說的。

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很多時候並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這一點上,保護傳統文化就是保留了多樣性發展的可能。這一點在個體和集體上的意義都一樣。


家有老人嗎?

他老了,可能老當益壯,也可能幫不上什麼忙。

但我們能因為他已經為家庭貢獻不了什麼了而拋棄他嗎?

他一輩子的經驗還是很有借鑒價值的。

傳統文化同樣,更別說它的歷史「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更別說儒釋道人文,哲學的終極思想。更別說中醫對人體的瞭解程度,養生的重要性。

即使他是一名無所為用的老人,我們能將他踢開不管嗎?

有些事,不要完全功利去看待。更何況,「它」還非常極具其「利用」價值呢!


一個歸屬感,傳統文化雖然已經滅亡了或者說瀕臨消失了,但是我們總是能從中獲取靈感,在全球化浪潮中,保護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對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拋棄民族文化傳統,沒有任何特色,就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時也在國際政治中失去影響力。

中國現在有十幾億人口,怎麼把這麼多的人統一起來,大家齊心協力做一件事情,這時文化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尤其是傳統文化,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們都會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試想如果沒有傳統文化呢?大家會怎麼說,我的祖先是幾千年前的一個人,我不清楚他叫什麼,做過什麼事,源自哪裡?人的歸屬感嚴重 缺失了哦


《道德經》:能知古始,是為道紀。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人這個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是人的,是經歷了千萬年的進化才成了人;中國人不是一開始就是中國人的,是經歷了幾萬年的積累與先賢的思考,才成為中國人。不要以為傳統文化在現代無用,幾萬年來人的生理、心理結構和機能都沒有什麼變化,也就是說千萬年以來祖先們探索總結的經驗仍然適用,而且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考和習慣我們才成為了人、乃至中國人。我們一些人認為傳統文化無用,只是因為看問題的緯度不一樣,如果將自己放在歷史和人類的長河裡,傳統文化的作用可能還會大於現代文化。所以繼往聖之絕學仍然是中華子孫需要做的重要事情。


傳統文化就和瀕危動物一樣。

京劇之類的就是大熊貓,一些快要暴斃的就像是不知名的保護動物一樣。

為什麼要保護,這就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這仨瓜倆棗的成本其實不值一提,那就順手保護了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