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操作习惯,最直接的是没有返回键,但是我可能用iphone用的久,不太喜欢这三大金刚,感觉这三个按钮影响app的整体效果。没有双卡双待,所以我现在装两部手机,这个很多人忍不了。

电量上,我觉得各有利弊,安卓的手机现在有快充,而且容量大,所以玩的话很抗造。区别就是安卓不用的时候装在口袋里也会持续掉电,苹果不用的时候装在口袋里几乎不掉电,但是玩起来的话消耗还是很快的。

系统层面,苹果是在底层跑,安卓则是基于java的虚拟机,言外之意就是苹果的app优化会比安卓好,最明显就是在玩游戏上,这个操作的流畅度总有不一样,而且我个人感觉差距非常明显,举个例子,玩王者荣耀,你用苹果刚好能上王者,用安卓可能就上不了。安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开放性非常强,比如可以分屏操作支持分屏的app。还可以在看视频看直播的时候调出小窗口,这样就可以一边看直播一边切出去干别的事情。还有就是辅助功能比较强,跟体现智能机的智能之处,比如很多国产定制ui的负一屏,会自动把你的快递包情况显示在上面等等。对于普通人又不玩游戏,可能差不多,但是对于喜欢玩手机的人,就要看自己更倾向什么了,如果一个喜欢折腾安卓的人又搞不好绿色守护黑域这些,那是很惨的,而苹果就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而且安全性上也更好。如果喜欢美化,喜欢捯饬,就用安卓,如果就是每天玩贴吧,玩知乎,玩内涵段子,唱吧录录歌,就用苹果。

玩安卓,一些软体在删除以后依然会残留垃圾,需要第三方深度清理才能清除干净,苹果则不需要,基本上软体垃圾会随著你删除app一并清楚。

所以我觉得苹果主要的优势还是在app和优化上,就是这个系统里上架的软体,都处在一个好的生态中,不会有那么多残疾品,或者解析度怪怪的app,我们知道就算你下载一个针对魅族订制的app,依然可以装在小米或者华为上,只要你在同意承担风险上打勾即可,所以安卓里各种各样的软体很多,比如gba模拟器啊这种小工具类的东西,苹果就没有,这也是安卓开放度高换来的好处,缺点是付出一定的安全性为代价。苹果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就是多媒体处理速度非常快,可能跟晶元有关,你制作渲染一个小短片,或者从一个长视频里抠出10秒发朋友圈,那个渲染速度对比说是非常惊人,而安卓的手机就要稍微等待一下。但是苹果做出来的东西就得在系统允许的地方用,除非你接电脑,安卓则是随便发,你想发哪就发哪。所以经常用网盘的伙计们肯定喜欢用安卓,比如一些有很多资源的朋友们,他们就喜欢把资源下载后保存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然后把网盘里的下载页清空,而苹果用户就得去网盘里找,或者给网盘加个密,虽然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法去解决,但这点上,就又没有安卓方便了。总之各有利弊。


本来打算换小米7,继续用安卓,结果媳妇给买了个iphone,用了两个星期,各种不适应。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软体的多样性和人性化不够。iPhone上的软体太少了,而且有些设计不够人性化。比如很简单的日历软体,我希望的日历软体至少具备两个功能,一个是在图标上显示当天的日期和星期,另一个是打开以后能够看到放假的调休安排。结果下了十几种软体,也没有符合我的要求的。而iPhone本身自带的日历软体里头没有调休的安排,作为一个在中国市场卖得这么好的一个手机,自带的日历竟然都没有自动或手动设置调休的安排,有点有一点不可思议。再比如看照片的相关信息,自带的照片查看软体,就没法查看照片信息。二,兼容性差。这一点其实和前面的原因是相同的,就是苹果系统的封闭性,倒个照片还需要用itunes或其他软体,不能像安卓系统那样直接拷贝。目前的感受就这些吧,其实最重要的感觉是本来买个手机是为人服务的,结果现在感觉好像是要人来伺候iPhone,来忍受iPhone,而不是iPhone来服务好人的需求。

ps:iPhone还是应该左手操作,这样返回的问题就解决了

用习惯miui的人来说ios太难用了,信号还烂。

iphone应该是我觉得用的最不习惯的苹果设备了,

手上这个iphone11是女朋友送的,不好驳她面子。

如果是其它途径获取的,我大概率不回去用的。

解析度低

充电慢

信号差,开热点给ipad玩游戏哪里,明显信号没有mi6强

应用不能双开,没法开两个微信了

隐藏小视频不方便

没有假日闹钟

系统声音、铃声不能分开调节

没有返回手势

没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第三方app

以后还是miui+ipad吧


感觉没必要适应。。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就是ios系统有些方面确实没有国产安卓定制系统来的方便。。
没啥好适应的,我用一天就习惯了
适应一下需要更改某些设置的时候总要搬出电脑是最重要的
、电量……

首先适应双卡,其次适应没有返回键,再其次没有呼吸灯,再再其次适应通话时无法录音,剩下的觉得都是些无所谓的差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