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我覺得既然都有能擺出來供教學用了,總是有精華在裡面的。可能我更看重繪畫這一方面,而關於畫作在歷史、精神文明方面的價值沒有太過在意。這些東西時常出現在我身邊,但我們卻形同陌路,感覺真實存在卻又觸摸不到,很虛無


世界名畫要想看懂,必須瞭解相關的歷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建議你多學習下西方美術史就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了。


我認為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可以不去理會它,太落伍了!不是說西方或是東方的經典作品落伍,是拿這類的作品解釋太落伍了。尤其是是認知的角度與維度都存在著片面性及狹窄,根本無法帶給人們在認識及欣賞藝術的品位上審美有所提高。。。。


其實還是挺有意義的

1. 教學參考意義

世界名畫之所以稱之為世界名畫,首先在專業性上是很高的,我們在學習美術的時候還是很有必要多借鑒學習的,在美術集訓班裡,讓學生多看世界名畫,也是一個很必要的步驟,當然,具體看哪些,是有老師來指導的。

2. 瞭解藝術家的生活背景

藝術雖然是高於生活,但是也是源於生活的,對藝術家的時代、他的生存狀態的瞭解,可以讓我們更加讀懂畫作的內涵,比如書畫真偽鑒別就跟這個有關係,再比如杜甫、李白的詩詞,跟他們處於唐末和盛唐期間也很有關係。不然我們有時候會不知道藝術家真正在表達什麼。

3. 提高審美

我的觀點始終是審美決定一切,多看名畫,能提升審美。


這種問題 一般都是上了大學或者工作之後才需要去理解的吧 如果你只是在面臨美術高考 是不需要了解這些的


教材裏的名畫主要價值在於啟發你的審美力和感受力。

你覺得跟它們「形同陌路」,一方面是因為現有的教學模式太過刻板,太過模式化,你的老師沒能引發你對這些畫深度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藝術圈太小太窄,普通人擠不進去,裡面的人又不屑幹「藝術科普」,導致藝術在生活中相當邊緣,缺少大眾的關注和認同。

最後,新媒體的發展其實促進了藝術走進生活。越來越多的繪畫播主得到大家喜歡,雖然充斥著粗製濫造,但潛移默化中也在改變著普通人對藝術的瞭解認識。


當科學解釋不了這個世界的時候就需要藝術來解釋


開拓眼界

見識不同風格的作品

當然前提是你願意去了解它


世界名畫之所以為世界名畫一方面是畫的本身驚艷之處。要麼是打破了傳統的繪畫技巧或方式,如畢沙羅,梵高,莫奈等印象派畫家打破傳統沙龍派,又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透視法。還有就是時代上的意義,體現了這個時代的特點,時代的苦難或希望。另一方面世界名畫同樣離不開名人的背書,蒙娜麗莎出名也是在被盜後追回方纔走向世界。

所以名畫的價值也提現在這兩個方面,知名度和時代背景的意義。要去很好的理解一幅畫肯定要去了解三點:畫家本身,創作時的環境,繪畫描述的故事。這是宏觀來看,其實往細了說每個人都可以對每幅畫有自己的理解,一千個讀者就要一千個哈姆雷特。看了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有的能從中看到恐懼與絕望,有的人卻毫無感覺。毫無感覺的人難道就不會欣賞畫了嗎?或許他在看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會淚流滿面。若水三千,只取一瓢。文藝復興三傑是大多數人的追求與推崇,但總有人更喜歡在教堂或者佛寺裏無名畫家留下的印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