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想要教化她吗?


古希腊妇女一点都不自由。

她们在婚姻这件事上毫无决定的权力,婚姻对象是由其父亲或监护人决定的——母亲在这件事上同样没有权力。

因此通常来说,一个古希腊妇女在自己出嫁时是完全不认识自己丈夫的——除非在某种庆典上(前提是允许女性参与),她被允许远远地向未来的丈夫望上一眼。

而一个已婚的妇女过的更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对于雅典女人来说,「娴静就是妇德」,除非遇上重大的宗教节庆,妇女们是绝少抛头露面的。

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之外,古希腊男人也允许拥有妾室,并且还可以和妓女们厮混。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曾提及雅典的三种妇女:「我们的妻子为我们生育合法子嗣,并为我们料理家务;侍妾则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妓女为我们提供快乐。」

与苏格拉底同时期,在雅典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妓女叫做阿斯帕西娅,她不仅美丽,而且擅长修辞学,通晓哲学。她是伯里克利的情人,又是苏格拉底的密友。苏格拉底常常去拜访她,并对其大加推崇,甚至有传说说阿斯帕西娅才是伯里克利那篇著名的葬礼演说的真正作者。

而对于克珊西帕这些正经人家出身的妻子来说,她们最首要的责任,就只是为丈夫生儿育女,繁衍家族而已。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与苏格拉底交流沟通感情什么,完全是没什么必要的事情,而苏格拉底自然也不必在乎妻子的学识能否理解自己,他们的结合是一种对家族的义务。苏格拉底在回答阿尔基比亚德斯(亚西比德)的质问时,就提到了他妻子还是有优点的——给他生孩子(见第欧根尼·拉修尔的《名哲言行录》)。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第欧根尼·拉修尔是公元3世纪左右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与亚历山大大帝同时期的那位犬儒学派第欧根尼是两个人。他的《名哲言行录》中集中描述了克珊西帕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关系,以及写到了苏格拉底愿意容忍克珊西帕的原因。

第欧根尼·拉修尔的《名哲言行录》中的苏格拉底和克珊西帕

———以下与本题无关———

苏格拉底这位妻子叫做克珊西帕(Xanthippe),意思是「黄色的马」,可能出身小康或富裕家庭(马在古希腊是富有的象征)。由于时代已经相隔久远,我们很难说第欧根尼的《名哲言行录》中所写的这些情况就是完全属实。

关于克珊西帕,记载并不多,柏拉图的《斐多篇》中,提到了克珊西帕几笔,但是她一直在哭(因为这一篇是描写苏格拉底临死前的场景),很快就被苏格拉底不耐烦地打发走了。当苏格拉底喝下毒药时,其好友阿波罗多洛嚎啕大哭,苏格拉底平静地说:「我的朋友,你这是在干什么!我把那个女人(指克珊西帕)送走,就是怕这种骚扰。」

《斐多篇》里的克珊西帕是一个软弱怯懦、容易情绪化的妇女形象。在这里,柏拉图流露出他对女性一贯的歧视——比如,他说女人都是这样子(指遇见大事慌张失措,只知道痛哭)。在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色诺芬的笔下,克珊西帕才逐渐被描写成所有女性中最难相处的。

但是这些东西很难当真,当时的名人传记作者热衷于挖掘名人的种种轶事,并加以夸张描写,真实性可能不会太高,所以克珊西帕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妇女,姑且打个问号吧。


你天天在大街上找人争辩,天天去妓院,你老婆不成悍妇吗


可能是因为苏格拉底每天在广场上讨论哲学,无所事事,于是就生气变成了悍妇。不过苏格拉底的关注点在于哲学,他老婆是不是悍妇都不在他的思考范围内。


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谢邀。感觉悍妇表示了一种攻击性,而攻击性和生命力是挂钩的,我觉得苏格拉底可能是喜欢这种生命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