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每十年都会有新的格局..

上个十年网路发展迅速,实业由楼市支撑,掏光了人们口袋的钱。

预计2020年后楼市逐步稳定,实体业回暖

下个十年是否会重新洗牌...


回暖没有那么快

新机会在一看科技,二看开放

2020及其以后的经济该怎么看?

mp.weixin.qq.com图标

现在对明年经济的走势有很多悲观的声音。有些公众号已经开始以我们的经济到底有多差来说事了,列了一堆犄角旮旯的细节数据来说中国经济差到爆。

这使我想起了2018年的一个事,

台湾一个电视台,请经济专家讲大陆经济。

专家说,大陆经济现在差到爆了,

大的咱不说,咱们以小见大,可以看到更深刻的东西。

怎么个以小见大呢,

他举了了汽车行业的例子。

说台湾有一个汽车企业在大陆生产汽车,

他的名字叫纳智捷

纳智捷这个品牌的汽车

整个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的销量为0。

他说,整个一个14亿人口的市场

上半年汽车销量为0

你说经济得差到什么地步?

很惊悚。

但是纳智捷

大家都懂的

油耗神车的段子快累倒月球了

它卖的好才是天理不容。

所以,很多时候以小见大不一定见的了大。

细节数据的个性化因素太多了

拿他反应宏观

就好比一个女生宿舍看到自己宿舍四个人都是女的

就敢拿出自己宿舍的统计数据来宣称

现在全地球的人已经只剩下女人了一样荒谬

惊悚的效果是不错

但是太过于扯淡了。

这个方法用来写作文感动下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

拿来做研究太不严肃了。

我们简单来看下宏观的数据

结束关于这个的讨论

左边一栏今年上半年报告的利润数,右边一栏去年年底的,可以看到去年申万28个行业中,只有12个利润正增长,今年18个,明显超过一半,形势好转的迹象很明显。

好言归正传

咱们说点严肃的事情

2020年及以后的宏观经济究竟会怎样?

我说第一个结论,2020年的GDP增速大概率在6以上,不会破6, 6-6.1之间,到6.1也不是没可能。

最近很多人在讲经济普查,根据以往经验,会查漏补缺,调高历年数据,这样到2020翻一番需要2020年贡献的量就又小了点。

根据测算2020大概5.9%的增速,就能够完成翻番目标。

然后觉得这样2020年的经济可能会在5.9%。

但这是不可能的

翻番目标完成的更容易了

这固然是好事

但他只意味著一种底线思维

万一我2020年搞不到6

只能搞到5.9

至少大目标完成了

可以交代的过去。

但人的追求不能这么低

你不能只想著自己交代过去就行了

得想想全国人民怎么想

这就是宏观的预期管理

从人对事物关注的角度来看

一件事情在高潮处收尾是最完美的

再不济,你得来个小高潮

让大家觉得这些年干的漂亮

对未来充满希望

心有余力,从而能够攻克下一个更艰难的山头

最不应该出现的是什么?

首尾的时候以历年最差收场,虽然总目标完成了,但是最后一年超乎预期的差

所有人在事情终了的时候

都觉得不是滋味

甚至连总结会都懒得开

别说动员去攻坚更难的山头了

这是不可能的

收官不守住

未来只会一泻千里

所以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作为「2020」年的收官,

这两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上,2020年势必是要搞的热闹一点的

要做好预期管理,6的底线决不能在这一年破了。

这一年要做好好两件事:

第一件,以6以上完美收官,给十三五,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一番做好历史的总结

第二件,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强调质胜于量,为2021年进入5时代,打好铺垫做好预期。然后2021年破六,大家无论从实质上还是从心理上,都能从容过渡。

这叫治大国如烹小鲜

要管理预期,要小火慢调

切记大动作,大折腾

那些动不动就说中国早就应该把GDP降到5以下的经济学家纯属扯淡。

好,2020年完成之后,接下来什么样

我们的第二条结论,继续探底

从新常态以来,经历过无数次触底反弹的预测后,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个现实

经济趋势性下调,并不是那么随意就反转的

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其实这是两重速度的概念

速度的速度,学过经典物理的都知道,他是加速度

有加速度的原因,意味著物体背后的力是不平衡的

使速度变快方向的正向力弱于使速度变慢方向的反向力

要想稳住趋势性下调

需要正向力大于等于反向的力

反向的力是旧动能的去化

正向的力是新动能的建立

是科技创新

但科技创新的力量还是不足的

下边这张图展示了当前三新经济的情况

(图: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虽然逐年增加,但2018年占比仍然只有16.1%)

新动能的差距还不小

想承担起大过反向力,稳住经济,乃至回升经济的作用,还是力有不逮

还需要一个继续发展的过程

还需要发展多久呢?

这个比较难预测

但是我们有一个可以对比的对象

那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上个世纪的美国「新经济」

美国1981年里根上台按供给学派的政策搞改革

折腾了10年

美国经济1991年开始进入「新经济」十年繁荣期

这个繁荣的由来,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真正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提升了生产效率

二是全球化浪潮下,海外市场对美国的科技创新价值起到了明显的放大作用

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当时的美国差不多

科技进入新一轮革命期,需要以智能化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打开新局面

贸易进入新一轮逆全球化阶段,需要重新开辟全球化的通道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两件事

一是加快创新:5G、晶元、智能网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慧、智能制造,要让他快速落地,创造效率

二是持续开放:初步解决好和美国的关系,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新开放体系,中国企业借助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力量和新科技创新走向世界

只要中国的新科技力量走到真正能够给各行各业创造效率,中国的企业有足够的实力,给全球输出资本和技术

我们就能走出自己的「新经济」拐点

那时我们的GDP就能企稳回升

这个事要走多久?

美国从1981年改革到1991年新经济,改革与拐点间有十年

对应我们的2015改革,到2025年

美国从1974年TCP/IP协议诞生,1975年微软成立,到1991年新经济确立,共计16年

对应我们2011年移动互联网元年,真正创立有中国模式的互联网发展道路,16年后,是2027年。

全球化就比较难了

1947年杜鲁门主义开启冷战之路,到1989年铁幕解围用了44年

此次中美关系的变化始于21世纪初,然后被911打乱

2008年奥运会和全球金融危机让美国见识了中国的力量后

正式开始针对中国

即使从最早的2000年开始算,44年也要到2044年

但也很有可能,我们的全球化之路所要交往的对象并非美国

而是「一带一路」国家

美国的关系只是需要稳住不乱就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显然这条路远没有30年前,美国在全球化道路上获得中国这样巨大市场那么好走

走的怎么样既取决于全球形势的变化

更取决于我们的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国际商业舞台的重要力量

所以这里有我们第三条结论

我们的经济的企稳大概率会在2025-2027年实现

靠的是改革与科技进步的同步攻坚,外加对外开放过程中,国际性企业的崛起

2020年即将到来

我们既要欢欣于曾经的成绩,也要做好准备,面对更大的压力,开拓更伟大的将来。

这个开拓的工作是甭管买上了还是没买上房子的80末-90后的重任

开完之后的世界,大概率是00后和10后的了

宏观就是这样

所谓宏观,就是一代人河东,一代人河西。一代人扛沙袋,一代人吃肉鸡。


从企业预计的2020年调薪率来看,2020年不容乐观,据中智薪酬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企业2019年整体调薪率平均值为7%,2020年预计为6.5%,各行业2020年调薪率预计均有所下降。

调薪率排名前三的是互联网、高科技、医药健康行业,排名靠后的是制造业、物流和销售贸易行业。

大部分行业目前均处于销量或流量见顶,存量竞争厮杀的时代,互联网行业从消费互联网转型产业互联网,2020年预计有市场空间。

通讯行业在2020年主要靠5G拉动。

AI、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行业仍有待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商业落地应用。

医药医疗行业,创新药、仿制药研发仍有市场空间。

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产业,二胎经济带来的教育行业,仍属热门产业。

消费下沉,网红带货、消费者定制、供应链变短、新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的红利依然存在。

汽车行业产销量连续下滑,新能源补贴滑坡对行业影响较大,预计2020年翻盘增长可能性不大。


那得看是谁,房地产来说,就算了,回不了也回不来。但是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可不一定,这两年流量依然走俏,互联网公司利润见顶,但是物联网有兴起之势,过几年江苏,苏州等地会跃升新一二线城市,不一定能一线,但是做个准一线没问题。东北的工业基础被浪费很多年,如今再想跟也跟不上了,看国家政策,在看东北官员的腐败程度,如果能治疗,东北还有一线生机,这将带动整个北方城市的稳步发展,否则,经济中心再一次南移,北方城市疲软,北京热度骤降,雄安发力跟不上,天津或成最大赢家。

我说的这些,只要盯紧两个城市,一个南方的苏州,一个北方的天津。

嵌入式,物联网,精细产品的工厂代工,不论是化妆品还是晶元,中国会有大量人员在研究实体经济。这让一些不愿意进厂的年轻人失去新的机会,也让一些选对了专业但是学历并不太高的人得到了机会。在完成物联网行业大鱼吃小鱼之前,会诞生无数创业机会,目前标准化的研究需要再进一步,这给全球的大学教授科研人员都带来了难题,谷歌虽然走在了前头,但是明显积累的厚度并没有能力居高临下。

百度小米等公司会成为新强势公司并扩大合作规模,阿里将沉迷数字与金钱的游戏而被人诟病,腾讯的社交优势逐渐被弱化,而为了弥补这一关键问题,腾讯将加大高端游戏产业开发,还可能从设备上动心思,并购专业公司,高价游戏设备或有可能出现在国内,尤其是腾讯旗下。

影视文娱会同步进行优化,五年后带入式分镜应运而生,漫画在一定程度上会比之前的接受程度要增加(早知道之前漫画在国内出现过断层的)小说作者或者工作室迫切需要转型,会有大量小说断尾,一如18年年底的漫画市场一样。但由于市场需要,一些有个人特色的漫画会比小说在孵化当中对小成本影视工作室来说更有优势。人们会忍受几年技术进步带来的蜂拥而至的投机人制作的影视,之后会拥抱精品影视。此时小说才开始又一次回春。但是大概得等10年。


赚钱的不会和你说的 能力者得


刚刚回答过类似问题,可以做个了解

经济下行期,哪一种行业还有机会??

www.zhihu.com图标

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不会想到2020年会迎来疫情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愈演愈烈。

疫情地图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60万例,美国超12万例。

受疫情影响,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达到328万人(3月15日至3月21日),打破历史纪录。

而度过高峰期的中国,28日也新增了45例确诊病例,其中44例为境外输入。

复工没几天的电影院在国家电影局的紧急通知下,重新陷入冰封状态。

疫情中,环球同此炎凉。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已经多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各国的增长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石油价格的闪崩,导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最近两个星期内出现1997年以来5次熔断中的4次,和一个月以前的最高点比,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已经断崖式下滑超过三分之一。在美国股市崩盘的带动下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也纷纷下跌,有的甚至已经达到40%或更多。

那么宅在行业成为新的机会。

疫情之下,四种商业模式解析:

1.微商微商自诞生以来,社会各界对他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微商的未来应该是有大量的机会,如今他们的思想都逐渐回归理性,而不是指望一夜暴富、赚快钱,这有利于微商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也会有更多新品牌会依靠社交电商、合法微商崛起。

2.社群拼团社群拼团作为一种「围猎式销售」,它的玩法并不复杂。如果只把社群拼团看作是一种促销工具,而不是一种盈利模式,未来一定是有机会的。

3.社交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平台还是必须以产品为中心,只有好产品才能持续吸引到客户为其买单,继而提升复购率。同时应该注重口碑、从用户体验出发,真正完善好供应链,打造更好的服务体系才能持续稳定发展。对于社交电商来说,由于用户线上时间的增长,使得各业态有了发展的缝隙,社交电商将迎来新拐点!

4.网红直播带货「直播」、「短视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是当今最主要的引流工具、展示工具。在5G时代即将来临的大背景下,随著疫情的影响不断加大,直播或许将成为传播、互动、卖货的标配,而如今直播几乎已融入各行各业。

具体分析下社交电商导购模块:东小店、花生日记、粉象生活、高佣联盟、蜜源、好省、未来集市、淘小铺、芬香等等导购平台太多了!百舸争流、群雄逐鹿之后,一定会强者恒强,大浪淘沙!社交电商依然是绝对的蓝海、零成本创业的理想领域,能否搭上社交电商的财富快车,关键是看清方向,规避误区,坚定的走下去。

从零开始起步,提醒你,做社交电商需要厘清几个问题:

一、社交电商和会员制电商孰优孰劣?东小店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相较于云集、贝店之类的所谓「会员制电商」有著先天的优越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的会员制,当你教了会员,其实这个费用并不是给了淘宝或者小米,这个会员费是给了第三方承包商,这些承包商收了会员费,割了韭菜来给你培训,你赚不赚钱,我并不关心。

二、是不是佣金比例越高越好?总有人爱拿「佣金比例」说事,滴水世界认为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佣金比例」是短视而肤浅的,因为任何产品的佣金都是确定的,蛋糕就那么大。佣金比例问题,是一个演算法问题,这个演算法要合理,合理的分配,从而粉丝裂变快,收益倍增。东小店的平台是京东自己的,平台不需要另外维护、研发和拓展,也没有平台抽成。这也就是为什么粉丝数量和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东小店的收入相对很高的原因。

三、新平台层出不穷,该不该去「占位」?东小店用户量目前只有三百多万注册用户,50万日活,目前仍是红利期,市场一片空白,占坑卡位可以抢占用户资源。社交电商发展前景广阔,吸引了大量资本不断入场,导致没有新内容,只有新包装的各种小平台层出不穷,给很多小白一种错觉:「错过了东小店,不要在错过XXXX」,也就是「押宝」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平台上。但是小平台真的有前景吗?需要认真调研,也许只是收割一波韭菜别人就离场了,留下你作为基石暗自神伤。

许会有:东小店全国城市推广大使月会纪要第一期(全记录)?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疫情下东小店社交电商仍然是一片蓝海,未来值得期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现在是VUCA时代,随时都在洗牌。

要用变化的思维来考虑行业。最重要是保证自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