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八極拳這麼多,八極拳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核,核心???

題主說的是特色吧????

八極拳最大特色是磨盤步,沒了。

爬山心意拳有,上步形意拳有,頂肘,頂肘好多地方都有。

八極拳的思路是,快速接近,一套放倒。

也有偏長拳的先賢,快速接近,一招再見。

主打整體爆發力。

攻擊部位是三盤,手開門,腳控門,身擠靠。

簡單說就是手推開門,腳登門而入,身才是最後攻擊的部位。

重開門重手的類似長拳,重腳的類似摔跤,重身的多喜歡貼山靠。

要短期內打出八極拳特色:

1.腳會吃根埋根摔,腳上去就踩別人的腳趾或腳面,距離近了,入中門就壓住對方膝關節。

2.手會用三節,手一節,肘一節,肩一節,手動不了就用肘,肘動不了就用肩,視距離而言。

3.身要會貼近,八極拳的標準距離是0,手控手,腳壓腳,然後身體上去衝撞讓對方倒地。

八極拳後期多參照太極,太極的特點是盤,八卦的特點是回手掏,楊式太極往往是拗步撐掌,八極往往是順步撐掌,八極重攻,太極重防,八極後來也開始重防了,就是拗步動作,順步的手力大,用來防禦。

太極很重腰,八極更重腿,糅合起來就是,攻擊用八極,防禦用太極的扭腰來閃避和盤帶。

八極的核心特色,就是要三盤俱到,一個不到,就不是八極。


更新:居然有人看?那我多說幾句。

八極拳步法最重的是磨盤步和搓踢,前者上步撐掌,後者挑打頂肘,前者前腳移動後腳攻擊,後者後腳踢小腿攻擊後,轉身後退蹬地移動,屬於衝撞。其他的還有什麼雙跺雙碾(上下撐掌),勺拍(迴避那個動作,忘記叫啥了)在實戰中都不常用。

台灣劉雲樵系的八極拳講究短促,所以磨盤步不會很遠,馬步也不會很大,因為越短越硬力道越脆,距離很近的一個脆勁。

八卦掌最根本的招式是頭兩個,就是單換掌和順勢掌,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從下面走,就是葉底藏花,一個從頭頂上面走,後面的餘下6個掌,都是這兩個掌法發揮出來的,比如說背身掌就也是從頭頂走,不過是從前到背,雙換掌是單換掌+背身掌,一個下走,一個上走,磨身掌是兩次超低單換掌,簡直是腳底藏花,轉身掌和翻身掌是上述一堆掌法結合在一起用的,而回身掌是用雙手同側進行動作,上面的都是單手在一側。

所以八卦掌知道一個從下面走,一個從上面走,就可以了,接下來去練習步伐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就可以了,練好這個後,你再去打啥掌,都遊刃有餘。


從幾個方面來回答吧。

功:所謂功,攢本錢的辦法,八極拳的功法不多,就只有幾項而已,以樁功為中心,強筋煉勁開關節。市面上多以所謂兩儀樁為核心,誰反駁誰被罵,余笑而不語。瞎子吃湯圓,肚中有數,閑暇時排布一下,看看痴迷的兩儀樁是怎樣支撐起你練的八極拳整個體系的,答案不就很明顯了嗎?

身步:從樁功的靜態姿勢開始,慢慢調撥重心,樁就活了。把樁中的要領用在步子里並堅持住,從原地到走步,勁就活了,人就真正周身協調了。大多數拳派靜立時勁是整的,但一動就散了,就是在這裡有欠缺。

發勁:步子走起來了,周身協調了,在運動中把樁功里的勁流動起來,協同重力勢能、前進動能、身法螺旋,一收一縱,是為發勁。某拳派看著動起來也是整的,卻顯勁力笨拙,是不能勁力流動的緣故。

綜上所述,在煉己方面,八極拳的核心是樁功——非死站之樁,而且一整套樁功體系。

至於技法,八極拳以六大開八大招為核心,共計14個技法,都在八極小架當中。為啥叫六大開、八大招,老人的話言猶在耳,「6和8多吉慶啊」——希望讀者不要受到打擊(?????)。

雖說有14招,但是歸置歸置,也就只有三五個原型,太多了反而讓人臨戰迷糊。六大開八大招雖說數字取于吉慶好聽,但背後還是不簡單的。這14招都配合著有專項訓練,依據招式技法的需要,每招都有對應的訓練——勁力強化、身法強化、步法強化、臨場變化等等,所以練習者雖可盡學這14招及背後的訓練鏈,但能精通其中一兩招已然不易。這些訓練鏈的背後,依然還是樁功。


我覺得沒什麼核心。

哪些哪些打法都是從XX化出來的,這種說法太文學化了。

八極拳譜里還寫著呢,某一式「批四郎寬一套」,某一式「批XX劍法一套」,你敢信?

各項身體能力,還有打法經驗,都需要鍛煉和積累。

八極拳,就是祖師爺吳鍾,還有前幾代給八極拳置產業的前輩們,學了這個,又學了那個,都歸到「八極拳」的名下,再一輩兒一輩兒往下傳吧。實際你不叫它八極拳,叫他它吳家拳,無敵拳,乾坤拳,宇宙拳……都一樣。所謂什麼八方極遠,那都是後人附會的。

技術一塊和另一塊之間不一定有太強的聯繫。只要能把好東西保真地傳下去就行。你說非要把技術體系弄一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那樣的衍生模式,然後弄出一個「核心」來嗎?我看未必。

非要說核心,定式馬步沖拳(台灣叫馬步弓捶)是核心吧。


謝邀。

回答一下個人拙見吧。

八極拳的核心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發力

2.訓練

3.技擊(拳理)

首先說發力,發力的核心很簡單,就三種,沉墜勁,十字勁,纏絲勁。

訓練則是蹲小架和金剛八式等單操,尤其是金剛八式里的撐錘。

技擊則是上打雲捋點提,中打挨膀擠靠,下打吃根埋根。具體技術手法可以詢問自己的師傅。

現在傳統武術拳種林立,每個拳種分支眾多,但無論怎麼劃分,有兩點肯定是不變的,一個是發力,一個是拳理。


六不輸理論,百度上很少查的到,不是傳人多半也不知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