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称,OPPO全球副总裁、中国大陆事业部总裁沈义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OPPO的研发投入,目前大概预算是40个亿,如果有好的项目研发费用是不设上限的。


沈义人接受采访时我想他是对这个数字充满自豪感的,不然就不会说出具体的数字,40亿这大概是OPPO有史以来研发投入最多的。然而在友商面前这个数字真不值得在电视上说,余承东说华为手机的研发投入比所有国产手机企业加起来都多是有底气的,不说华为你看一直被骂的小米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就已经40亿了,今年投入估计接近60亿,你看金立总裁刘立荣一把就赌了7亿美金

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下说不能用华为的标准来要求小米,但是小米跟已经存在十几年的OPPO比完全称得上是优秀。

如何看待华为降维打击下的小米??

www.zhihu.com图标

下面就用小米的数据来对比OPPO,因为小米的财务状况也是最透明的,看看OPPO的这个40亿是个什么概念,根据小米的最新的2018年Q3财报,小米今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研发投入40亿人民币,其中第三季投入研发15.34亿人民币,跟去年同期的8.048亿相比提高了90%,按此趋势小米明年研发投入很可能接近60亿。

从数字来说,小米要比OPPO的研发投入多,而且小米是上市公司,不管怎么说上市公司的财报99.9%的情况下都比非上市公司更严谨,可信度更高

但是这俩企业还是有不同的,说的具体一点,今年的手机情况看,OPPO的Find X和50W快充甚至包括TOF都算是亮点,小米手机今年几乎没有亮点。为什么会这样?这主要两家的模式不同,小米分为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三大业务。

从招股书披露的人员组成来看,MIUI部门人数最大,手机部其次,小米的研发重点也在此。

而OPPO与小米的轻资产模式还不同,OPPO走的是重资产的路线,手机都是自己生产的,其中国内3家工厂,印尼和印度各一家工厂,OPPO的研发需要有很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工厂的加工制造中去。工艺提升,设备更新,产线引进等都需要投入资金,这也是研发投入的一部分,说到这里说一个有趣的事情:华为的2012实验室会自己研发一些流水线的自动化设备。

OPPO与小米不同,OPPO的研发更注重卖点或者说营销更能会推广,比如快充,最最典型的就是「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一个外观与系统高度还原OPPO的手机通过这样一句话火遍了大江南北,更加讽刺的是小米8在copy这个路线。老实讲,这种快充是有前途吗?我认为没有,在我看来未来就是PD的。

不过OPPO现在也在变,比如现在研发也在增加,专利申请也在增加,这是好事儿,也开始挖人,比如最近推出的Color OS6.0就是挖的魅族的人设计的,黄章心里苦呀。OPPO挖的不只是魅族的人,前不久OPPO北京研发中心还挖了几个小米的人,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人才其实是好事儿。

如何评价oppo产品经理李胜发表长微博回答oppo官微一事??

www.zhihu.com图标

OPPO的研发投入一部分是在加工工艺改进上,一部分是集中某个难度不大的点做突破,然后跟供应商合作推出一些新技术。其实这方面OPPO比小米做的好,跟OPPO比不能说小米不重视研发,但是小米的东西用户感知远不如OPPO,一方面是受极致性价比所限,另一方面是没集中精力搞单项的突破没卖点。小米搞个澎湃,上来就搞手机SoC,结果呢?你想的太多,这点投入支撑不起这样宏大的愿景。小米MIX3搞成这样,首选方案被vivo抢先了,原因是什么呢?不愿意花钱,OPPO花钱研发投入可能还没小米高呢,搞出个Find X,小米钱花在哪了?其实跟前面一样,整体不少,但是小米愿景宏大,均摊下来各方面都不多,OPPO只有手机,整体不多,但是做重点突破

现在OPPO开始在UI等各方面投入了,小米也从今年开始逐项进行突破了,比如拍照,当然跟华为比不了。关注OPPO不如关注下vivo,在这方面vivo比OPPO做的要好,一直被OPPO压制的小老弟vivo开始后来居上了。

补充:

OPPO的快充并非没用,是没普及的价值。

OPPO明年研发投入40亿,还不如小米今年?

mp.weixin.qq.com图标

2017年,华为全集团研发投入是897亿,营收6036亿,研发占比14.9%

而小米2017年研发投入31.51亿,研发占比约3%

因为这个数据对比导致小米被嘲笑了不知多少回。

虽然华为投入的897亿有多少落在华为终端头上不知道,占比是多少也不清楚。

但是华为搞出了麒麟处理器、莱卡三摄、无线反向充电等真黑科技,确实牛逼,不得不服。

好吧,小米暂时比不过华为也就认了,见贤思齐。

但是,之前被人带了一波节奏,说小米垃圾,小米是买办,没有技术,舍不得投入研发,技术投入还比不过OV,导致不少人误以为OV研发投入上百亿。

小米2018年研发投入一季度11亿,二季度13.6亿,三季度15.3亿,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在60亿左右。

今天看到新闻说OPPO明年研发投入将达到40亿,很显然说明今年OPPO研发投入应该在40亿以下。

而小米今年投入的60亿研发哪怕拿掉20亿的生态链研发支出,全年手机等主营业务部门投入至少有40亿人民币。

那么,小米研发投入即使比不过华为,吊打OV还是问题不大。

可怜米粉没所谓「业内人士」,被带了节奏也有苦难言。

这么看来至少说明两点:

一、小米的未来产品可期,如果按照某些人说的研发投入多导致OV能拿出Find X和NEX,那么小米在不久的将来也应该可以拿出竞争力十足的真旗舰产品,或者说至少有这个实力。

二、一切不敢拿出数据的论断都是忽悠,都是纸老虎。反正OV没上市,某些人爱咋说咋说,你开心就好。

PS:

一、有人提到既然小米研发投入不比OV少,怎么没看到成果?

小米是有研发成果的,比如unibody全陶瓷机身、DxO Mark的大幅进步、澎湃处理器的发布。

但是OV确实在易感知的用户体验做得比小米好,这是小米需要学习提高之处。

小米在对供应链的投入和管理方面做得没有OV好,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是研发投入,对于一家成立时间比友商晚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企业多走点弯路也很正常。而且从研发投入到最后做出产品也需要一段时期去积累沉淀。

至于今年,小米产品比OV落后或许更多的是小米上市为了求稳,产品层面比较保守,不然你看之前哪一年小米产品会落后这么多?

最重要的是,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小米不是一家没有技术追求的企业。

只要小米能这样持续地对技术大力投入,那么未来可期,大家只需要再耐心点。

二、有人质疑为什么生态链研发费用算20亿?

这是小米ipo时披露的小米员工数据,小米研发人员总共是5515名,研发人员主要分布在手机部和MIUI部门。哪怕按照表中的员工数据大致估计,生态链研发投入也远远不可能占比达到总投入的33%。

所以说20亿这个数据分配给生态链研发投入只可能多不可能少。

20亿这个数据是为了说明小米扣除生态链的研发投入不会低于40亿。

更确切的数据我也没有,大家自行判断。


太少了 滴滴半年研发费用都70个亿 (逃


OPPO的这40亿多吗?和华为比起来不多,和小米的今年可能投入60亿比起来也不够多。

但我们需要明白,研发总投入和产品并不直接挂钩,且与我们大众所理解的甚至相背离。

举个例子,小米8应该是今年的真香机,而R17则是「智商税」。

但实际上,OPPO花在R17身上的研发投入未必比小米8少。

我们所关注的骁龙845,imx363,UFS、康宁大猩猩玻璃这些东西,无论小米还是OPPO,都是自供应链采购的,他们的成本属于物料成本,而非采购成本。

余承东说,华为在手机上的研发投入可能超过了国内手机市场的总和,这数据应该是没问题的,但人所说的和我们所以为的可能不太一样。

比如海思麒麟soc的研发费用非常高,这是华为手机研发的重头戏,但同时代ovm所采用的骁龙soc的技术含量并不比麒麟芯低。

骁龙系列soc的研发同样需要花重金,只是这对于ovm来说是属于物料成本而非研发成本的。

这也是为什么小米采购骁龙845需要花80-100美元,但苹果的物料成本表里A系列晶元的成本只要20-30美元。

因为前者里面摊销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和知识产权成本,而后者主要付出的是生产成本。

有人说,OPPO明年研发投入才40亿,小米今年就60亿了,OPPO垃圾,这么说明显是错误的。

研发投入其实并不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是研发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全部经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测试化验加工费,以及其他的杂项,如差旅、会议、快递、列印费等,以及管理费。

一般来说,研发的项目越多,研发总费用越多,对于小米来说,其核心团队和人员最多的部门是miui,而miui部分的费用都是研发费用。

我们知道,miui适配机型多,迭代速度快,这都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人手多就意味著研发投入多。

而OPPO,每年的机型很少,系统迭代速度很慢,且很多机型,尤其是中低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也更新不了几次,且OPPO曾经的UI像素级借鉴(你懂的)ios,设计和创意的部分少,投入自然低。

miui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投入确实多,系统迭代快,研发投入也确实大。

正是因为小米的这种快速迭代,导致系统经常出现不稳定,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刚买回来的小米手机,虽然可能会缺失一些功能,但体验是正常的。

一旦更新,很可能出现异常发热,卡顿等系统不稳定现象,尤其是异常发热和续航尿崩,这应该是所有米粉都遇到过的,当然,小米下一个版本会修复,但这么反反复复,体验自然就差了。

在miui上花大力气投入是好事情,OPPO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coloros6.0,但小米在miui的技术研发和更新迭代的策略上是有一些问题的,小米需要多花一些力气去打磨miui的稳定性,而不是每周五更新。

以及,小米在手机研发之外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小米电视的研发,比如澎湃的研发,以及其他小米自有的产品和一些技术储备的研发。

尤其是澎湃这种基础研发,见效慢,投入大,相对而言。OPPO的业务基本只有手机,且一年就打磨R系列那么几款手机,今年复活了find,项目相对小米少很多,研发投入更为集中。

所以我们在OPPO上更容易看到研发成果。

正如我说的,曾经我们以为的「小米研发黑科技,OV营销骗钱」是错误的,而今以为的「OV研发黑科技,小米低价续命」也是错误的。

把高性价比产品等同于研发成果,把低性价比等同于山寨同样是错误的。

性价比是商业考量的结果,产品定价是商业策略的一部分。

对于小米或者OPPO,小米8或者R17,骁龙845,大猩猩玻璃,UFS,imx363这些不属于研发成本,产品的工业设计、元器件堆叠、天线设计、可靠性测试,这些才是终端厂商的研发投入。

小米今年的研发投入可能达到60亿,OPPO则低于40亿,可能只有30亿,但OPPO给出的答案是find X,而小米却是mix3,这是需要小米去反思的。

对于OPPO来说,40亿研发投入并不少,这也是OPPO决定走技术路线之后的结果,在这之前的研发投入更低。

这个数字相对OPPO来说可能很多,但相对于华为甚至是小米来说,却不够多。

沈义人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显然是失策了。

但总的来说,这是好事情,因为国产四大品牌,除了华为,其他各家也都开始大力研发了,OPPO这40亿预算不说了,小米三季度研发投入达到了15亿,同比暴增90%就是非常好的信号。

无论贸工技还是技工贸,最终都逃不掉技的研发和突破。

国产手机四大品牌,未来一定会是全球最具实力的品牌,而不是而今这样只有低价和性价比。


OV搞 研发的钱肯定大部分都是用来研发手机了,小米就不一定了,拖鞋,袜子,内裤什么的都已经研发好了,估计这会儿肯定在路上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