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稱,OPPO全球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明年OPPO的研發投入,目前大概預算是40個億,如果有好的項目研發費用是不設上限的。


沈義人接受採訪時我想他是對這個數字充滿自豪感的,不然就不會說出具體的數字,40億這大概是OPPO有史以來研發投入最多的。然而在友商面前這個數字真不值得在電視上說,餘承東說華為手機的研發投入比所有國產手機企業加起來都多是有底氣的,不說華為你看一直被罵的小米今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就已經40億了,今年投入估計接近60億,你看金立總裁劉立榮一把就賭了7億美金

我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下說不能用華為的標準來要求小米,但是小米跟已經存在十幾年的OPPO比完全稱得上是優秀。

如何看待華為降維打擊下的小米??

www.zhihu.com圖標

下面就用小米的數據來對比OPPO,因為小米的財務狀況也是最透明的,看看OPPO的這個40億是個什麼概念,根據小米的最新的2018年Q3財報,小米今年截至9月30日止九個月研發投入40億人民幣,其中第三季投入研發15.34億人民幣,跟去年同期的8.048億相比提高了90%,按此趨勢小米明年研發投入很可能接近60億。

從數字來說,小米要比OPPO的研發投入多,而且小米是上市公司,不管怎麼說上市公司的財報99.9%的情況下都比非上市公司更嚴謹,可信度更高

但是這倆企業還是有不同的,說的具體一點,今年的手機情況看,OPPO的Find X和50W快充甚至包括TOF都算是亮點,小米手機今年幾乎沒有亮點。為什麼會這樣?這主要兩家的模式不同,小米分為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三大業務。

從招股書披露的人員組成來看,MIUI部門人數最大,手機部其次,小米的研發重點也在此。

而OPPO與小米的輕資產模式還不同,OPPO走的是重資產的路線,手機都是自己生產的,其中國內3家工廠,印尼和印度各一家工廠,OPPO的研發需要有很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工廠的加工製造中去。工藝提升,設備更新,產線引進等都需要投入資金,這也是研發投入的一部分,說到這裡說一個有趣的事情:華為的2012實驗室會自己研發一些流水線的自動化設備。

OPPO與小米不同,OPPO的研發更注重賣點或者說營銷更能會推廣,比如快充,最最典型的就是「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一個外觀與系統高度還原OPPO的手機通過這樣一句話火遍了大江南北,更加諷刺的是小米8在copy這個路線。老實講,這種快充是有前途嗎?我認為沒有,在我看來未來就是PD的。

不過OPPO現在也在變,比如現在研發也在增加,專利申請也在增加,這是好事兒,也開始挖人,比如最近推出的Color OS6.0就是挖的魅族的人設計的,黃章心裡苦呀。OPPO挖的不只是魅族的人,前不久OPPO北京研發中心還挖了幾個小米的人,加大研發投入吸引人才其實是好事兒。

如何評價oppo產品經理李勝發表長微博回答oppo官微一事??

www.zhihu.com圖標

OPPO的研發投入一部分是在加工工藝改進上,一部分是集中某個難度不大的點做突破,然後跟供應商合作推出一些新技術。其實這方面OPPO比小米做的好,跟OPPO比不能說小米不重視研發,但是小米的東西用戶感知遠不如OPPO,一方面是受極致性價比所限,另一方面是沒集中精力搞單項的突破沒賣點。小米搞個澎湃,上來就搞手機SoC,結果呢?你想的太多,這點投入支撐不起這樣宏大的願景。小米MIX3搞成這樣,首選方案被vivo搶先了,原因是什麼呢?不願意花錢,OPPO花錢研發投入可能還沒小米高呢,搞出個Find X,小米錢花在哪了?其實跟前面一樣,整體不少,但是小米願景宏大,均攤下來各方面都不多,OPPO只有手機,整體不多,但是做重點突破

現在OPPO開始在UI等各方面投入了,小米也從今年開始逐項進行突破了,比如拍照,當然跟華為比不了。關注OPPO不如關注下vivo,在這方面vivo比OPPO做的要好,一直被OPPO壓制的小老弟vivo開始後來居上了。

補充:

OPPO的快充並非沒用,是沒普及的價值。

OPPO明年研發投入40億,還不如小米今年?

mp.weixin.qq.com圖標

2017年,華為全集團研發投入是897億,營收6036億,研發佔比14.9%

而小米2017年研發投入31.51億,研發佔比約3%

因為這個數據對比導致小米被嘲笑了不知多少回。

雖然華為投入的897億有多少落在華為終端頭上不知道,佔比是多少也不清楚。

但是華為搞出了麒麟處理器、萊卡三攝、無線反向充電等真黑科技,確實牛逼,不得不服。

好吧,小米暫時比不過華為也就認了,見賢思齊。

但是,之前被人帶了一波節奏,說小米垃圾,小米是買辦,沒有技術,捨不得投入研發,技術投入還比不過OV,導致不少人誤以為OV研發投入上百億。

小米2018年研發投入一季度11億,二季度13.6億,三季度15.3億,預計全年研發投入在60億左右。

今天看到新聞說OPPO明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億,很顯然說明今年OPPO研發投入應該在40億以下。

而小米今年投入的60億研發哪怕拿掉20億的生態鏈研發支出,全年手機等主營業務部門投入至少有40億人民幣。

那麼,小米研發投入即使比不過華為,吊打OV還是問題不大。

可憐米粉沒所謂「業內人士」,被帶了節奏也有苦難言。

這麼看來至少說明兩點:

一、小米的未來產品可期,如果按照某些人說的研發投入多導致OV能拿出Find X和NEX,那麼小米在不久的將來也應該可以拿出競爭力十足的真旗艦產品,或者說至少有這個實力。

二、一切不敢拿出數據的論斷都是忽悠,都是紙老虎。反正OV沒上市,某些人愛咋說咋說,你開心就好。

PS:

一、有人提到既然小米研發投入不比OV少,怎麼沒看到成果?

小米是有研發成果的,比如unibody全陶瓷機身、DxO Mark的大幅進步、澎湃處理器的發布。

但是OV確實在易感知的用戶體驗做得比小米好,這是小米需要學習提高之處。

小米在對供應鏈的投入和管理方面做得沒有OV好,也是不爭的事實。

同樣是研發投入,對於一家成立時間比友商晚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企業多走點彎路也很正常。而且從研發投入到最後做出產品也需要一段時期去積累沉澱。

至於今年,小米產品比OV落後或許更多的是小米上市為了求穩,產品層面比較保守,不然你看之前哪一年小米產品會落後這麼多?

最重要的是,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小米不是一家沒有技術追求的企業。

只要小米能這樣持續地對技術大力投入,那麼未來可期,大家只需要再耐心點。

二、有人質疑為什麼生態鏈研發費用算20億?

這是小米ipo時披露的小米員工數據,小米研發人員總共是5515名,研發人員主要分佈在手機部和MIUI部門。哪怕按照表中的員工數據大致估計,生態鏈研發投入也遠遠不可能佔比達到總投入的33%。

所以說20億這個數據分配給生態鏈研發投入只可能多不可能少。

20億這個數據是為了說明小米扣除生態鏈的研發投入不會低於40億。

更確切的數據我也沒有,大家自行判斷。


太少了 滴滴半年研發費用都70個億 (逃


OPPO的這40億多嗎?和華為比起來不多,和小米的今年可能投入60億比起來也不夠多。

但我們需要明白,研發總投入和產品並不直接掛鉤,且與我們大眾所理解的甚至相背離。

舉個例子,小米8應該是今年的真香機,而R17則是「智商稅」。

但實際上,OPPO花在R17身上的研發投入未必比小米8少。

我們所關注的驍龍845,imx363,UFS、康寧大猩猩玻璃這些東西,無論小米還是OPPO,都是自供應鏈採購的,他們的成本屬於物料成本,而非採購成本。

餘承東說,華為在手機上的研發投入可能超過了國內手機市場的總和,這數據應該是沒問題的,但人所說的和我們所以為的可能不太一樣。

比如海思麒麟soc的研發費用非常高,這是華為手機研發的重頭戲,但同時代ovm所採用的驍龍soc的技術含量並不比麒麟芯低。

驍龍系列soc的研發同樣需要花重金,只是這對於ovm來說是屬於物料成本而非研發成本的。

這也是為什麼小米採購驍龍845需要花80-100美元,但蘋果的物料成本表裡A系列晶元的成本只要20-30美元。

因為前者裡面攤銷了大量的研發成本和知識產權成本,而後者主要付出的是生產成本。

有人說,OPPO明年研發投入才40億,小米今年就60億了,OPPO垃圾,這麼說明顯是錯誤的。

研發投入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是研發活動過程所產生的全部經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設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以及其他的雜項,如差旅、會議、快遞、列印費等,以及管理費。

一般來說,研發的項目越多,研發總費用越多,對於小米來說,其核心團隊和人員最多的部門是miui,而miui部分的費用都是研發費用。

我們知道,miui適配機型多,迭代速度快,這都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人手多就意味著研發投入多。

而OPPO,每年的機型很少,系統迭代速度很慢,且很多機型,尤其是中低端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也更新不了幾次,且OPPO曾經的UI像素級借鑒(你懂的)ios,設計和創意的部分少,投入自然低。

miui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投入確實多,系統迭代快,研發投入也確實大。

正是因為小米的這種快速迭代,導致系統經常出現不穩定,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剛買回來的小米手機,雖然可能會缺失一些功能,但體驗是正常的。

一旦更新,很可能出現異常發熱,卡頓等系統不穩定現象,尤其是異常發熱和續航尿崩,這應該是所有米粉都遇到過的,當然,小米下一個版本會修復,但這麼反反覆復,體驗自然就差了。

在miui上花大力氣投入是好事情,OPPO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纔有了coloros6.0,但小米在miui的技術研發和更新迭代的策略上是有一些問題的,小米需要多花一些力氣去打磨miui的穩定性,而不是每週五更新。

以及,小米在手機研發之外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小米電視的研發,比如澎湃的研發,以及其他小米自有的產品和一些技術儲備的研發。

尤其是澎湃這種基礎研發,見效慢,投入大,相對而言。OPPO的業務基本只有手機,且一年就打磨R系列那麼幾款手機,今年復活了find,項目相對小米少很多,研發投入更為集中。

所以我們在OPPO上更容易看到研發成果。

正如我說的,曾經我們以為的「小米研發黑科技,OV營銷騙錢」是錯誤的,而今以為的「OV研發黑科技,小米低價續命」也是錯誤的。

把高性價比產品等同於研發成果,把低性價比等同於山寨同樣是錯誤的。

性價比是商業考量的結果,產品定價是商業策略的一部分。

對於小米或者OPPO,小米8或者R17,驍龍845,大猩猩玻璃,UFS,imx363這些不屬於研發成本,產品的工業設計、元器件堆疊、天線設計、可靠性測試,這些纔是終端廠商的研發投入。

小米今年的研發投入可能達到60億,OPPO則低於40億,可能只有30億,但OPPO給出的答案是find X,而小米卻是mix3,這是需要小米去反思的。

對於OPPO來說,40億研發投入並不少,這也是OPPO決定走技術路線之後的結果,在這之前的研發投入更低。

這個數字相對OPPO來說可能很多,但相對於華為甚至是小米來說,卻不夠多。

沈義人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顯然是失策了。

但總的來說,這是好事情,因為國產四大品牌,除了華為,其他各家也都開始大力研發了,OPPO這40億預算不說了,小米三季度研發投入達到了15億,同比暴增90%就是非常好的信號。

無論貿工技還是技工貿,最終都逃不掉技的研發和突破。

國產手機四大品牌,未來一定會是全球最具實力的品牌,而不是而今這樣只有低價和性價比。


OV搞 研發的錢肯定大部分都是用來研發手機了,小米就不一定了,拖鞋,襪子,內褲什麼的都已經研發好了,估計這會兒肯定在路上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