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0 月 23 日,富士发布 X-Pro3 相机。该款相机搭载 2610 万像素 APS-C 画幅 X-Trans CMOS 图像感测器以及 X-Processor 4 图像处理器。连拍方面,富士 X-Pro3 机械快门可实现 11 张/秒高速连拍,而在电子快门(1.25× 裁切)情况下最高可实现 30 张/秒超高速连拍。视频性能方面,该款相机可实现 DCI 4K/30p、4K/30P 以及 Full HD/120p 视频拍摄。据悉,富士 X-Pro3 相机将提供经典黑、石墨灰以及香槟金三种机身颜色版本可选,其中经典黑版本售价 1,799 美元(约合 12,750 元人民币),11 月 28 日上市销售;石墨灰及香槟金版本售价 1,999 美元(约合 14,150 元人民币),12月中旬上市销售。

相比较富士 X-Pro2,富士 X-Pro3 有哪些提升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亮点和有意思的地方?新相机的目标人群有哪些?什么人群值得购买? 什么人群不值得购买?总之,对于这个系列的新款相机你怎么看?


对这个这个双面屏设计非常感兴趣,可翻折 180 度,方便低角度取景。后置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胶片模拟、白平衡和其他类似于胶片相机的图像设置,也可以设置成「标准」模式,显示快门速度、ISO、剩余张数和其他拍摄设置,还真挺复古的。

其实富士 X-Pro3 基本上可以看作是 X-T3 的性能套上了 X-Pro3 的文艺外壳,4K/30P 的视频拍摄性能稍有降低,可谁会用一块没有「显示屏」的相机去拍视频啊,所以视频性能不关注,产品本身定位就是小众用户,大概是更纯粹的街头摄影师,但生活中能有几个这样的纯粹玩家?我认识的大多都玩徕卡。

所以还挺担心富士 X-Pro 3 的销量,如果单纯以外观作为卖点,在性能方面与 X-T 系列拉不开差距,市场定位真尴尬的,毕竟自家的 APS-C 旗舰系列还有一条 X-H 的产品线,所以在这里我也想问一下各位,质感更强(真的强,X-T 系列的塑料感很强)、强调复古拍摄方式的 X-Pro 系列,究竟对你有多大的吸引力?

想上手玩玩了,附上几张之前用 X-T30 拍的照片


谢邀。作为富士长期的X100F和X-T3用户,看了X-Pro 3也来发表一下感想。照片就不放了,毕竟和相机本身没什么关系,加了后期谁TM还看得出你是A7RIV拍的还是eos m6拍的。想看我照片的(好了我知道没有)可以看我ins。

先一句话概括吧:X-Pro3就是个有钱人的玩具,有钱买来玩玩挺好的,又漂亮,又有ovf,又有复古小屏。

但是拿来干活,我只能说,好好的有X-T3为什么要买X-Pro3,毕竟硬体方面和X-T3完全一样,X-Pro 3在牺牲了4K 60P,没有HDMI output的情况下,价格徒增了几百刀。宣传的钛合金自然好,但是我就问一句:我们一直在用的铝合金,大家在什么时候感觉到它强度不够了么?

X-Pro3无疑是个好机子,可惜,太贵了。喜欢的各位坐等降价到1000的时候入手。不想等的可以买X-Pro2,毕竟X-Pro系列就是个照片机(富士自己也没想著你用它拍视频),X-Pro2的静态照片性能和X-Pro3也没有差很多。

最后来讲讲那个备受争议的翻转大屏。个人觉得,加个复古小屏确实很棒,但是,为什么不能搞成佳能那样,360度,想怎么翻就怎么翻的设计??想用大屏的时候把大屏放在外面,不用的时候(装逼的时候)把小屏放在外面,难道不好么。

最后的最后,去掉D-pad什么鬼???差评。


我只能说富士你的IBIS技术真是差到姥姥家了,这么大一个机身还塞不进去,隔壁S家机身不比你大多少的全画幅相机早就IBIS加持了呢。

翻转屏,当然是非常的脱裤子放那啥的感觉,只是也不是不能忍,好歹落个」有个性「的评价。

视频爱好者?去去去,你们不配使用X-Pro3。等等,我挺喜欢你们口袋里的钱的,要不你们都买个三脚架?什么?你们说手持拍视频比较灵活?太不严肃了,出门左转,哦不,不要出门,左转就行,X-T3在那边等你。

就我个人来说,手里拿著X-T2,没IBIS我不掏钱的。X-H2?你长的比全画幅还大,脸呢?


兄弟,xp3还没发布呢


xpro3感觉不如xpro2性价比高,xp3卖的是胶片预设


X-Pro 这个系列在富士相机里面一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系列,据说之前的 X-H 系列都停止了。

我一直在用 X-E 系列,最早的 X-E1 配一个 35mm/1.4 的定焦头,随身携带,拍了很多照片,最近刚刚升级了机身到 X-E3系列,镜头还是 35mm/1.4,使用频率应该是非常高了,身边很多朋友之前买的 X-Pro1 和 X-Pro2,大部分都很少见拿出来拍。

X-T 系列的性能非常接近 X-Pro,但是,我不太喜欢 X-T 的外形设计,X-E 系列带给我很好的外观视觉,另外,这么多年的使用,对 X-E 系列的操控也是非常熟悉,这,非常重要,不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另外,富士的全画幅和中画幅数码相机,也是有很大吸引力的,X-Pro,不知定位在哪里。


X100F是我的备机,正好对比谈谈我对X-Pro 3的一点看法。本质上说,X-Pro跟X100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可换镜头,一个是定焦。优点就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主要说说问题。

操控方面,X100F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唯一觉得特别不方便的就是那个快门速度和iso二合一转盘,X-Pro 2也是这种转盘。我是希望它们能分离,把其中的一个功能分配到曝光补偿的转盘位置,然后把曝光补偿做成一个Fn快捷键。以我自己的使用习惯,因为基本都是用M档,所以曝光补偿使用很少,而快门速度和iso经常需要调节,所以这俩功能集中到一起很不方便,不能快速调节参数。

快门速度和iso二合一转盘还没变

我的主力机是尼康D4s、D810和Z6,曝光补偿都是按键调节,无需占用硕大的转盘面积,调节起来也跟方便。所以,既然富士想把手动操控做到极致,这些方面应该继续优化。然而X-Pro 3还是沿用了这个二合一转盘,让人感到失望。

尼康的曝光补偿按键是个好解决方案

另外就是翻转屏。这个倒不是必须要改的,没有翻转屏也能用,但有翻转屏当然更好,毕竟有些视角用翻转屏加触控来得更方便。

我的要求很低,X-Pro 3的翻转屏做成X-T3那样就行了,实用,方便。然而真机曝光后,X-Pro 3这个翻转屏的脑残设计真让人感觉无语。有小屏没关系,挺好的,可以提升复古逼格,但关键是大屏只能下翻才能用是个什么鬼?

小屏提升逼格

这是完全没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吗?毕竟这是个数码相机,不是胶片机,绝大多数人拍完之后是要实时回看照片的,然而这个设计每次回看都要翻一次屏,想想就心塞。

然而翻下来才能用大屏就很脑残了

可能有逼友会抬杠说我拍照就不回看啊,就是对拍照技术这么自信。好吧,你是大师,依然沿袭了使用胶片机的优良习惯,都是一卷拍完回家自己冲洗回看。可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大师,他们需要拍几张回就看一下,看看拍摄效果。你要真那么喜欢数码相机不回看,为啥不买徕卡M-D呢?逼格还更高不是!只是这款16年才上市没多久的机子去年就停产了,你看,情怀有时候也得让位于现实,就算徕卡也不好使。

徕卡M-D,没有显示屏

要保留小屏,可以做成佳能那样的侧翻轴,这样你喜欢小屏就把小屏翻外面,喜欢大屏就把大屏翻外面,取景角度也能保证。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这样设计的话屏估计会略厚,但我觉得稍微厚点没关系,总比目前这个抽风的下翻设计要强。要么就搞成X-T3那样的翻转屏,有没有小屏真的不重要,那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真想两面都有屏,为什么不用佳能这种侧翻屏呢?

本来还想著如果X-Pro 3的操控能有期望中的改变,那就入一台。看了真机照,瞬间解毒了,我还是安心用X100F吧。

除了Z6那张图片,文中其余图片均来自网路,侵删。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李药师-666

摄影、HiFi、音乐、读书,这些话题都可以聊


我觉得富士这样忸扭捏捏的,太像日本人的性格了。

明摆著你就是想钻「摄影艺术要有范儿」的空子卖器材,从浪射流一开始不就这样。但又扭扭捏捏的,非要表现出「咳咳,我们也是,对相机技术是很有爱的」。

就这反转屏?!,您当真喜欢双反您就做一个,做一个,我买,我买不行吗。

一种浓烈的立牌坊,牌坊重,立得很累的感觉。

贵富士,您就直接,出一个全画幅机子,没有骚功能,只有胶片机那点基本功能,哎,成本拉下来。

但是带全套富士胶片滤镜,全套。直出就是富士官方胶片色,从富士建厂以来全套胶片滤镜。

卖,就完了。

保证比现在这样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改动尽显日本人做事不干脆的范,盈利高得多。怕不是能把CN两家入门到中端直接打爆。

有「机械技术需求」的消费者真的少,干脆点,卖范儿就动真格的卖,滤镜都开出来。行吗。这都多少年了,浪射浪射,也没见你浪,憋出个阳光下复古液晶屏………有技术需要做个肩屏得了您这中二病的欲语还休是哪出阿。


这么大一个机身了还是没有机身防抖。

外形上吧溜肩是真的丑,x100f的造型最好看了。

小屏感觉不适合回放刚拍的照片。

一万三的价格可以买a7m3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