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時代明朝沒事?對不起,異世界的歷史不太熟悉,不了解那個魏忠賢時代沒事的大明朝是啥樣的。


天啟元年

金軍攻陷瀋陽、遼陽;貴州奢安之亂爆發。

天啟二年

山東聞香教徐鴻儒起事;荷蘭人進犯澎湖;金軍攻陷廣寧、義州;河套蒙古入寇;貴州叛軍圍困貴陽,全城幾乎死絕。

天啟三年

在澎湖圍攻荷蘭人;奢安之亂還在打;安南進犯廣西。

天啟四年

荷蘭人離開澎湖,轉身就去了台灣;杭州、福寧駐軍因欠餉嘩變;廣州米價暴漲,百姓毆打知府;奢安之亂平定。

天啟五年

金軍攻陷金州、旅順;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在台灣開戰;金軍敗明軍於柳河。

天啟六年

金軍進攻寧遠,攻陷覺華島;蘇州民變。

天啟七年

金軍進攻錦州、寧遠;陝西澄城縣農民因縣令嚴刑拷打催逼納糧,在王二的率領下殺死知縣,扯旗造反,明末農民戰爭正式開始。

不知道上述這些算不算「沒事」。

至於東林,我做了個表,東林一百單八將(其實是109個人)的結局

劉懋之所以被單列出來,是因為裁驛遞這個主意就是他出的,雖然沒叛變,但是名聲之臭不亞於那幾個叛變的。



天啟七年七月十三

陝西廵按庄謙疏為公舉建祠以昭崇報,據榆林道楊嗣脩等通詳到臣,該臣看得廠臣魏忠賢貫日丹心,擎天鉅手,念念愛君,清明疆圍之洪庥,平日俱集,事事為國,綢繆防禦之訏謨,無時不用。年來宮中、府中清查節省不下數百千萬,其於勞苦窮商蠲免寬恤亦不下數百千萬,且三殿告成於,不日經始勿極,三王就封於一峕,沿途不驚,其為豐功茂德,真是超古軼今,合建祠而焚祝,敢具題而請。

奉聖旨:廠臣洪勛偉烈,藏在盟府,未易枚舉,建祠崇報,輿情安能已矣。准與舉行,及賜額名俱有旨了。

天啟七年七月二十二

廵按廣東晏春鳴按粵事竣,題述地方利病。得旨:據奏,粵中搜括抵餉其實攤派雜稅、抽扣兵餉、那移賦額,種種累害,及太平廠稅額外加派商人,困苦情獘,昭然甚悉,著即與改歸田畝,照地徵輸,以抵遼餉,俟遼事平日另議。

天啟六年十月初九

鎮守山海太監陶文言:關外潘家口、桃林界、嶺冷口等處每年所抽木稅等銀,通計四千有餘,原非正額之供,久作虛糜之耗,乞敕部酌議,或解助大工,或存留修築城堡。得旨:邊口各商貿易良苦,各口稅銀既不系正供,著盡行蠲免,以彰朝廷恤商德意。

天啟七年五月十八

浙直等處商人翁元等以鄚州藥王廟商稅蒙廠臣奏免,請許捐資建坊,以彰仁化,許之坊名,顯德流芳。

天啟七年正月二十三

免榷潼關、咸陽商稅,從陝西巡按庄謙請也。

這位有一定的可能性不知道下面這段

該臣等看得,潼關一路為秦晉要途,龍車一寨當秦楚要害,商賈輻輳,貨物鱗集孔道,便於營息,榷稅易於取盈,稅課大使額設已久,曆數十年民不稱厲。天啟七年,偶緣崔魏擅權,市恩商賈,致令潼關、咸陽、大慶、慶陽、鳳翔、漢中、臨洮、西安、三原之間一切報罷,而商賈熙攘之餘,不用以佐國家之匱乏,亦大失算矣。應如台臣議,遵循舊制,仍復稅課,以廉干之吏經營之,每歲可得二萬餘金,即作固原兵餉,抵充年例,甚便計也。蓋廣鼓鑄於省直以佐軍興,榷商稅於秦隴以哺嚴塞,均台臣所目擊而親試者,誠籌之熟矣。既經具題前來,相應覆請,恭候命下臣部,移文南京戶部及陝西、湖廣、雲南、順天巡撫並咨都察院轉行各該巡按御史,通行各屬查照鼓鑄、復稅原題事理一體欽遵施行。

崇禎元年十月十七日具題,

本月二十二日奉聖旨:是欽此。

知乎用戶:為何崇禎會在最後平反魏忠賢??

www.zhihu.com圖標

癌症中期被赤腳醫生瞎治成癌症晚期送進三甲醫院死了,然後還說三甲醫院辣雞連個赤腳醫生都不如,最後倒打一耙把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捅死還要吐兩口痰的就是題主這種人。


只有腦殘、鍵盤政治家才會YY什麼勛臣、文官、太監、皇帝保持所謂的政治平衡,就能延續明王朝。

明末的政治、財政、軍事問題靠這種幼稚園政治來維持統治,早gg了,還能活到崇禎十七年三月?

明王朝最基本的政治模式就是事歸六部,總由皇帝,哪來的武將勛戚、文官、太監政治平衡,皇帝在幕後下大棋。皇帝下大棋的結果要麼是政治效率低下,要麼是某個集團勾結之後一手遮天,並陷入永無寧日的黨爭內耗,大量的心思用在值黨,而非謀國。少數老成持重者也被迫離開朝堂。

魏公公最大的毛病是代皇言超過了底線,熹宗是死的早,熹宗不是身體不好,殺魏公公的肯定是熹宗本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