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標準的微觀經濟學中,短期被定義為企業無法改變廠房、機器等所謂「固定成本」的數量而僱傭的勞動力數量可以被改變的時期(因此勞動力被稱為「可變成本」)。而長期被定義為廠房、機器、勞動力等投入要素的數量都可以被改變的時期。

然而在非主流微觀經濟學中,標準微觀經濟學的短長期概念通常會遭到批評與挑戰。其中一個原因是,標準微觀經濟學是依靠對「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劃分以及前者的數量是否可以發生變動來區分短長期的。然而一般非主流經濟學家認為在每一次生產過程當中,一定數量的機器會成比例地配套給一定數目的勞動力。因此,企業有多少機器,就會成比例地僱傭多少由機器的技術標準以及企業規章制度和社會文化習慣規定的勞動力。即使出現了企業通過調整勞動力數目以測試機器生產效率的情況,也只是偶然現象。在大多數時間裡,機器、原材料、勞動力以固定比例投入到生產過程當中才是常態。因此,勞動力在這種意義上不能被視為「可變的」而應該視為「固定的」或「相對固定的」。這一事實導致了標準微觀經濟學的邊際產品概念在非主流經濟學和商業實踐中沒有意義,這個概念只存在於標準微觀經濟學的體系之中。通常,非主流微觀經濟學將成本劃分為直接涉及到產品生產的「直接成本」和間接與生產有關的「間接成本」。

成本的劃分不同導致了非主流微觀經濟學的短長期概念與標準微觀經濟學有所不同。首先,生產被視為由一個個生產過程組成。長期的生產不過是由一個個生產過程組成的。短期指的是廠商生產技術條件沒有發生改變的生產過程的集合。長期指的是廠商技術條件(可觀測到)發生改變的生產過程的集合。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短期與長期的時間含義既是確切的又是不確切的。它是確切的,因為只要技術條件發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長期。技術條件是個清晰的衡量標準。它又是不確切的,因為對於每個生產過程而言,其技術條件何時發生改變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時間表」。因此,在非主流微觀經濟學中,短期與長期的劃分是相對確切的


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問題。簡而言之,這兩個概念是沒有確定的時間含義的。

我的理解是 「短期」來源於short run,而「長期」是long run。這兩個詞雖然在中文裡有較為明確的時間含義,但short run本身的意思是temporarily,暫時的;而long run有一點eventually的感覺,最終/最後的意思。

所以與其說是短期和長期的對比,不如說是暫時的效應和永久的改變之間的對比。那麼這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說經濟系統受到的衝擊是暫時的,那麼這就是個「短期」的效應,而「長期」不會產生變化。反之,如果這個衝擊是長遠改變的某件事情,那麼「短期」和「長期」都會有變化。

凱恩斯說的"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你想想,是不是其實最後和 "Valar Morghulis" 一個意思。


短期和長期不是用時間來定義的,在微觀中是以生產要素和生產規模能否改變來定義的,比如短期生產函數中的資本要素(廠房、機器)你買了總不能就再拆了吧,這個買了就只能用這個規模來生產,只能選擇能不能多僱傭少僱傭,這個就是短期;長期就是你的廠房也可以隨便動,機器想用就用想買就買隨意變動。

宏觀中分為短期中期長期超長期,我也學的不是很好,以AS曲線為例:短期就是凱恩斯區域,這個短期就是工資無法變動的時候,比如我簽了個合同,這個合同規定我的工資是多少,在這個合同之內物價就是翻1000倍我的工資還是這麼多;中期就是新凱恩斯或者盧卡斯提出的AS曲線右上方傾斜的區域,長期就是指的國家能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勞務生產出國家所能在這個技術層面上生產的最多的產量,此時總產出是一個固定值,也就是古典區域;超長期就是研究很長時間內為什麼經濟會發展gdp會一直上升,一般就是指技術水平可以變動(想想工業革命是不是超級長的一段時間)


短期是指至少有一個要素不變的生產周期

長期是指所有的要素都可變的生產周期。

這兩者並不是按照時間來劃分的。按照生產要素是否可以完全變動來劃分


短期:生產過程中有一部分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無法發生改變。(一般指勞動可變,資本投入量不可變;短期有可變生產要素與不可變生產要素)

長期:在生產過程中全部的生產要素投入量都是可變的。(勞動、資本都可變,往往發生規模的變化,長期只有可變生產要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