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2.5T森林人,行駛了有16W公里了,平時開車比較暴力。不想再去4S店保養了,想換個高端品牌的機油,和機油濾芯。但又不會選,忘懂行的朋友給推薦推薦個品牌。謝謝。


快手上有粉絲問夏姐,怎麼選機油?對夏姐來說,這是問題嗎?來,盤它!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機油分為礦物質油、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三大類。礦物質油是從石油中提煉而成的,早期被使用較多。合成機油是人工在實驗室合成的機油,是目前性能表現最好的,但是成本高價格貴。半合成機油是礦物油與合成機油按照4比6的比例混合而成,價格低於全合成機油,性能表現高於礦物質油。這裡為大家排序:全合成機油 &> 半合成機油 &> 礦物質油。

然後我們要了解下機油型號:我們經常會在機油包裝上看到例如5W-40的字樣,其實它是SAE級別標誌,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機油的粘度指標就是由他們制定且全球通用的。拿5W-40來說,5W就是防凍指數,具體數值,就是W前的數字減去35。5W就表示該機油可以保護髮動機在零下30度的環境下正常工作。W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其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低溫下有著更低的粘度和更好的流動性,能在冷啟動時提供給發動機更好的保護能力。至於後面的40,代表的是機油在高溫環境下的粘稠度,數字越高,粘稠度越高。但是並不是粘稠度越高就對發動機越好,不同的發動機對於機油粘稠度和流動性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並不是越粘稠越好。

在了解機油的大致分類和標準後,我們再去為自己的愛車選擇合適機油,如果你的愛車是大排量和帶有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建議你選擇全合成機油;小排量的自吸式發動機可以選擇半合成機油。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全合成機油不是適用於任何車輛,有一定時間的老車建議使用半合成機油。因為老車的密封性相對較差,全合成機油粘度低流動性好就很容易造成漏油現象,高粘度的半合成機油就更合適。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全合成機油和半合成機油更換周期是有區別的,全合成機油建議一年或1萬公里更換,半合成機油建議8個月或是7500公里更換。

以上就是夏姐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機油的一些基本知識,那麼現在你會選擇機油了嗎?還有什麼用車小問題,儘管來找夏姐


謝邀謝邀,老久沒來知乎,竟不知有這麼多的邀請,容我嘚瑟下先~~~

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機油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是稍微比較有那麼些許一丟丟...的經驗的(呵呵)

首保二保忽略不計了(用的4S提供的機油),三保起就想著給我的『寶馬』喝好的了,於是三保用的美孚;不得不說大品牌就是大品牌,各方面都挺好,但是價格貴啊!賊貴啊!貴的我下次捨不得用了(在這裡向我的馬道歉)

後來琢磨著要不換個牌子用用吧,畢竟真的有點喝不起,於是選擇了嘉實多;嘉實多也是大品牌,剛買車的不敢用小牌子。嘉實多用了好幾年,後來一次保養,在4S的慫恿下改了某個知名品牌(不太好,就不提名了)悔的我腸子青了,勞資剛買幾年的新車,忽悠我用的大粘度,真尼瑪是動力動力起不來,可能也是粘度選擇的不對,燒機油啊!半年8000公里那個給我燒的,果斷下次保養不用了,改回了嘉實多....今年看了下國內十大機油品牌,居然上榜了,表示懷疑...

後來的保養也逐漸嘗試了一些不錯的品牌,可能也因為新車變老車無所謂了,漸漸對名牌也不那麼追求了;現在用的是奧普頓的(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反正跟康普頓名字就差一個字),國產的,搜了一下是鎮江本土的牌子,還有一個龍蟠好像也不錯,不過沒用過。性價比各方面感覺還可以,可以說是找著了一個不錯的替代品。

不知不覺寫了挺多的了,但是還是沒有切入主題啊有木有!!!!

前面作為鋪墊啊,只是想告訴大家,挑選自己合適的機油呢,主要離不開一下幾點:

1.保養手冊上的建議級別,確定級別基本不會選錯

2.適合自己車齡車況的粘度

3.還是建議多嘗試幾款不同的品牌,然後再確認一個長期使用

先說這麼些,有空再更


看說明書,不過森林人用美孚一號5w30就可以

殼牌,美孚,或者專用機油都可以


請參照說明書,


按照說明書的標號選擇大牌的進口的最好,因為有api標誌的。國產的好像一般沒有


貴的就好,當然要買到真的。
美孚一號全合成,前提是真的機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