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相比其他印象派畫家,梵高的畫色彩種類實在是太少了,感覺他不怎麼調色,而且還不洗筆的樣子,一種顏料用得很滿……他這麼做是故意的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首先,原作純度不高。調和方式受印象派影響很大。其次,造成你認識的原因大體是印刷品帶來了。博物館推的書顏色能做到八成接近的書找都不好找,更別提其它渠道了。建議還是直接去看原作,不用我們在這說東說西拿各種翻拍的圖說事,相機你實際拍下就知道,拍不出來。 有時候做這行,單為了一個人,一張畫而去一個國家,也是值得的。


首先..梵高的作品屬於表現主義,跟印象派關注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技法顏色上來說沒什麼好比較的..其次別看了國內一些印刷品就認為原作就是這樣的.....一定要看到原作之後才能下定論ps:說錯了一點..梵高是後印象派的.準確的說是他啟發了表現主義...
繪畫的本質是表達感受,而感受的強烈程度,與傾向性因人而異
梵高原畫的顏色並沒大家印象里那麼純。至少大部分作品不是,這是我拍的原作


這個還是要看過原畫才能判斷是否他喜歡用純色吧。畢竟顯示器有色差。有時候看上去是純色,但實際上是調過的。

我也來補點原作


梵谷想讓他的畫具有他欣賞的日本彩色版畫那種直接而強烈的效果,他渴望創造一種純真的藝術,不僅要吸引富有的鑒賞家,還要能給予所有的人快樂和安慰。

他喜歡用純色點劃的繪畫技術,使用一道一道的筆觸,不僅使色彩化整為零,而且傳達了他自己的激情。

梵谷的重點不是關心正確的表現方法。他用色彩和形狀來表達出自己對所畫的東西的感覺和希望別人產生的感覺。


我就來胡說幾句吧~

第一,從畫面直觀感受上來說作品的確色彩飽和度要高於早期印象派藝術家。但是說沒調和過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人認為把梵高歸類於後印象主義有些牽強,嚴格意義上說來應屬於表現主義範疇。也就是說,他的繪畫作品的方向已經不再是早期的印象派畫家的以研究光和色的真實呈現了,而轉由表現人自身的異化和對生命的認知,而且更加關照藝術家自身的個人化情緒。
第三,梵高不是正規美術學院出身,沒有受過嚴格的寫實繪畫訓練,對於巧妙的灰色層次把握沒有深入的實踐體驗(當然絲毫不影響作品的感染力和思考的深度)。所以也就可以用簡單純粹的色彩營造出直逼人心的畫面感染力。
最後,不應該把藝術家以類別來概念化對待和研究,每個藝術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鮮活的個案,藝術史也只是一部人撰寫的史書,其中的紕漏和偏頗應該求真的探索考證。
歡迎探討,希望答案令你滿意~
性格經歷當時的心情造成
梵高的繪畫借鑒了日本浮世繪的顏色


說點個人看法。梵高那個時期的畫家受日本世博會的衝擊很大,非常喜歡浮世繪,喜歡日本畫的那種平面感。這種繪畫比起傳統油畫更強調構成感。這種比較平面的畫面配合純色的分割會十分工整美麗。至於顏色少,這個真是冤枉,建議按樓上說的去看大圖,非常豐富,不是色相相似就是同一種顏色。純色給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以至於會讓人忽略細節。至於洗不洗筆,沒有親眼見過,誰知道呢~
居然有人在這裡問這種好傷我這個大粉絲心的問題。哭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