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两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列席。(AP)

2020年中国两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列席。(AP)

你应该知道的是:中国疫情周期领先全球、最早获得控制,全球投资人都在关注其经济能否顺利重启。尽管武汉、吉林等地出现疑似第二波感染,但目前新增确诊仍没有见到快速飙升。总经研究社群财经M平方分析,未来中国经济有机会延续回升趋势,走出衰退幽谷。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5月15日,中国统计局公布4月份重要经济数据,延续3月经济回温趋势,以下为M平方关键解读: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一、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衰退幅度减少,以高技术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较快

中国 1-4 月 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年增 -10.3%,降幅明显缩窄,而 4 月才完全解封的中部疫情重灾地区,累计年增 -20.3(前 -27.8%),回升速度较其他地区缓慢,为主要拖累原因。以下分别观察投资占比前三高的制造业投资(32%)、房地产投资(23%)、基础建设投资(32%):

中国 1-4 月 制造业投资 累计年增 -18.8%,行业走势分化,其中传统行业投资回升较为缓慢; 房地产开发投资 累计年增 -3.3%,房市供需两端均有所回升,观察供给端:由于今年为房企交房高峰期,带动供给端好转,而房市需求端,伴随 Q1 房贷利率持续走低至 5.6%,使 4 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新增 4389 亿,衰退有所改善,也让中国 4 月 50 家龙头房企销售额回到正成长,年增 +3%。

中国 1-4 月基础建设投资累计年增 -11.8%,基建为今年中国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而从基建领先指标-4 月挖掘机销售大增 +59.9%,即可预期今年的基建投资强度,未来仰赖下方两大政策助力:

专项债:专项债提前下达三连发,已累计提前下达 2020 年限额 2.29 兆元,主要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环保;能源水利等基建项目占比达 85.3%,同时可用于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占该省专项债规模的比例可突破 20%,放大专项债资金杠杆效应。

基础设施公募 REITs:4/30 中国证监会与发改委发布「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试点通知,本次试点内容针对经济重镇和补短板行业。未来 REITs 能达到两大优势,一方面,在不增加地方政府杠杆率的状况下,为基建项目提供新的长期资金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能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实现提前变现。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二、 天量信贷持续高增长,体现实体经济回温

中国人行年初至今不断实施逆周期调节:降准、降息、再贴现、再贷款,货币政策「价」与「量」双管齐下,释放资金,令市场利率维持在历史低档,贷款利率亦继续下行,Q1 一般贷款平均利率大幅下降至 5.48%,市场资金成本明显降低,使中国 4 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年增 12%,信用大幅扩张。

居民贷款、企业贷款、表外融资、企业债融资各项皆相较去年成长超过千亿,资金正在流入实体经济,体现实体经济回稳、资金无断链问题,同时贷款高增长也同步带动存款上升,4 月 M1、M2 双双上扬,货币运行机制良好、货币乘数回升,上述金融数据的转佳趋势,意味著未来经济复苏的趋势。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三、 中国企业复工复产率上升,工业增加值重回正成长

中国 4 月企业复工复产率达 90% 以上,加上海外停工致中国生产替代效应,使中国 4 月 工业增加值 年增+3.9%,企业整体生产重回正成长。

分三大类来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业 +0.2%,均保持改善趋势,不论是上游原物料产量保持稳健增长,还是传统产品产量多由负翻正,甚至高技术产品维持亮眼表现,因此可看出复工复产顺利进行!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从上述投资、生产数据持续回稳下,中国 4 月企业端表现回到了去年同期水平,未来能否维持或更进一步端看民众消费回温力道到底如何?

四、中国民众消费回暖,汽车消费回稳至去年水平

在中国疫情受到控制下,民众消费意愿持续回升,4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 年增 -7.5%,降幅缩窄,其中餐饮收入 -31.1%,拖累整体消费成长,仰赖实物商品线上零售强力支撑,年增 +8.6%。其中,重要耐久财消费项目指标看到明显好转迹象,如:汽车类 0%、通讯器材类 +12.2%,其中 4 月 乘用车销量、手机销量分别年增 -2.47%、14.2%,从谷底回升速度之快,尤其从手机项目中更可看到消费报复性反弹的迹象。

展望未来,中国 4 月消费全面回升下,随著 5 月放开更多生活、娱乐场所限制,以及中国各地政府持续根据自身特点推出消费券,主要针对餐饮、旅游、零售、住宿、体育等行业,累计金额超过 190 亿,其中以发放金额较大的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截至 4/26 已兑付政府补贴3.75 亿元,带动杭州消费 41.01 亿元拉动效应约 10.9 倍,显示消费券成功拉动短期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总结来看,中国 2 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至今,4 月经济持续好转,供需两端均因复工复产而回稳,经济发展趋势大致按照 2 月报告所述【中国武汉肺炎肆虐大中华地区,最完整的经济分析!】,疫情过后经济数据逐步 V 转回温。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趋势,5 月中国政府开始放宽生活场所、娱乐休闲场所等疫情控管限制,同时在政策主轴「六稳」与「六保」下,两者皆是以「就业稳定」为首要目标,政府势必得持续推出财政、货币政策挹注经济(建议关注 5/21~5/22 召开的中国两会会议),民众已经开始外出消费,而企业方面则在欧美缓慢解封下回补,内、外需回稳下,未来中国经济有机会延续回升趋势,走出衰退幽谷。相关出口型国家(如:4 月台湾对中国出口+14.02%(前 +3.44%)、原物料需求(如:铁矿砂、铜)均有助益。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财经M平方,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林彦呈

◎加入《下班经济学》粉丝团,给你更多财经资讯 

◎订阅《下班经济学》YouTube频道,精彩节目不错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