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这是未来。」

小米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呢?」

在中国手机价格居高不下时。

它是手机市场的粉碎机屠夫

在中国手机开始打性价比时。

它开发出了一部MIX

当中国手机开始大谈特谈全面屏时。

小米的智能生态已经走在时代之前。

当中国手机市场看起来开始稳定,

当大家开始吐槽

小米。没货耍猴

满屏广告,diss友商时。

MIX α。

「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

小米做到了。

没有花上一亿多的宣传预算。

没有给次级经销商留下三四百的利润。

小米一直依靠自己的行动,让我认识到了。

他一直遵循自己的初心,

「为发烧而生。」

他像是一个沉默的浪子,游荡在科技的原野。

有时从远方飘来他的故事,在人间流传。

那些故事告诉人们。

科技与未来。

他在探索。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这就是小米,

「我心中最酷的公司。」


作为一个从来没关注过没使用过小米的人,这次还是比较震撼的,虽然环绕屏的实际用途有哪些还有待检验,但是至少给我视觉上的震撼还是很大的。不知道很多人一见小米就喷是咋回事,我个人用的都是苹果,但是我看到这个也不会疯狂喷小米……反正你又不会买,喷啥,而且只是概念机,概念汽车看过吗,一个道理,能不能抢到也不一定也没量产。我看后续的情况可能会考虑买一部试试。理性看待吧,别一上来就喷。


现在这波量产前引流还是不错的,小米之家估计在量产前的这几个月其他产品的销售额会有所上升,但说实话我不看好alpha,我是基于公司一个项目的运作来考量的,先讨论alpha的使命,再讨论手机。

首先,alpha的使命,我认为是要将小米带入高端市场,这是前提。

然后再讨论手机,手机除了惊艳的屏幕设计,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亮点,而且入手后会有很多问题。

全新的屏幕设计,背面的屏幕部分除了用来浪费电和发热外,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应用场景,毕竟一块光滑的玻璃面没有触感区别的话,盲操也操不起来,而且拿起手机看背面信息的操作,我觉得很那个,并且后续APP估计也不会为那么一家独立开发背面屏幕的应用,现有的应用在适配上可能会出现很多的BUG

耐摔性问题,我怎么带套才能保护好2万的手机,前后都是屏碰一下就要报废,难道我也买一个玻璃柜供著吗?

这样的高售价, 能选的手机多了去了,叫好不叫座是常有的事,低销量摊不平研发成本,而且alpha的设计也是新体系,和数字和mix系列的系统很难做到模块通用吧,进而后续的维护也要独立维护,这些都很费钱费钱。

还有就是这个项目不挣钱得话,维护就要在其他得项目吸血,一家公司有一些吸血的项目很正常,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认为alpha带不了小米进入高端,那么alpha的使命就完成不了了,这样的话项目组得人收入就得减少,进而维护就成了吃力不讨好得事,持续不挣钱又未能达到目的的项目被砍掉也是常事。

基于以上我敢赌50包辣条,alpha量产后很快就会凉凉。。


小米只要存在,就会被喷,alpha这款手机,酷,完事了,我管他买得起买不起,股票是不是暴跌,黔驴是不是技穷,就说这款手机,就说这一瞬间,酷


2019 年 9 月 24 日小米发布售价 19999 元的小米 MIX Alpha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www.zhihu.com图标

贴一个之前的回答

我唯一在意的就是小米没有出mix4

所以我手头的mix3就是最后一部平价mix了嘛……

之后的小米10估计会大幅度提价,如果小米不再开一个系列的话我以后可能就要买不起小米了……

家境贫寒,在下告辞


不可折叠,所以环绕。

不能量产,所以概念。

不敢出货,所以高价。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以往,这种分秒必争的燃烧式热情只在电影里见到。如今在智能手机领域,也让我们见识到你追我赶的创新竞赛。

年初,华为 Mate X 与三星 Galaxy Fold 折叠屏手机著实令我们大开眼见;半年前,华为 P30 Pro 50 倍变焦 摄像头再次让众人领略科技创新的魅力。相比之下,一向标榜黑科技,以发烧为座右铭的小米反而显得低调内敛,大半年时间都没什么重大产品推出。

很多人猜测雷军在憋大招,会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展现小米的科技硬实力。事实也确实如此,不久前苹果、华为先后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下半年主打的旗舰产品。iPhone 11 系列与 Mate 30 系列都是各项性能均衡的旗舰机,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科技感不足,没有想像中炫酷。

就在这时,小米 MIX Alpha 横空出世,1 亿像素摄像头、180.6% 屏占比环绕屏,时隔 3 年,小米 MIX 系列再次惊艳亮相。依照小米官方介绍,Alpha 源自希腊字母 α ,在软体工程中代表了最初的版本。此次小米 MIX 新机以 Alpha ,也意味著小米站在 5G 时代的起点,为全面屏手机开创下一个未来。

全面屏进化史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回三年前,小米 MIX 刚刚诞生的时候。首创全面屏概念的小米 MIX 用实力征服全世界,中外媒体异口同声地夸奖,流失的米粉纷纷回归,大家都在惊叹小米的设计语言与创造力,感受到真正「黑科技」的魅力。

尽管小米 MIX 下巴异常宽,但在那个屏占比基本都在 85% 以下的年代,「三面都是屏」的概念还是让世人赞叹不已。接下来几年,全面屏成了潮流,大大小小的手机厂商纷纷快马加鞭,争分夺秒玩起了屏幕创新,想尽办法提高屏幕体验。

在全面屏不到三年发展史中,大体有四个里程碑。第一个当然是小米 MIX 概念机发布,新颖的设计开创全面屏时代。两年前,iPhone X 以刘海屏亮相,引得安卓手机争相模仿,可以说是全面屏第二个里程碑。至此,大大小小安卓手机,无论价格多少,无论产品定位,无一例外开始采纳全面屏设计。

此后,水滴屏、挖孔屏、超窄边框等设计层出不穷,可依旧没能突破瓶颈,直到 vivo NEX 诞生。通过升降前置,vivo NEX 彻底实现了正面都是屏幕。vivo NEX 、OPPO FIND X、荣耀 V20 等升降、滑盖全面屏确实惊艳了整个市场,也是目前最接近 100% 屏占比的全面屏。不过机械升降毕竟不大方便,还容易进灰尘,并不能引领全面屏手机发展趋势。

刘海屏不美观 ,滑盖屏容易进灰,仿佛都不是全面屏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在无数工程师一筹莫展之际,华为 Mate X 来了。折叠全面屏一出,顿时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外折方案,前后两面都是屏幕,前置摄像机与后置摄像机融为一体,彻底解决前置摄像机无处安置的难题。

全面屏发展到华为 Mate X 这里,几乎实现了所有理想设计,自拍性能不减反增,关键性能丝毫没有降低。可令人惋惜的是,折叠屏手机仍有先天不足——铰链。无论华为 Mate X 还是三星 Galaxy Fold ,折叠时用的铰链一直是个大难题,怎样让铰链在形态切换时不被异物渗入,一直没能够解决。这也是两款手机发布大半年依旧没能正式发售的原因。

吸取了华为 Mate X 教训之后,小米 MIX Alpha 决定放弃折叠屏设计,通过可弯曲的柔性屏把折叠屏手机彻底包起来,形成 360 度环绕屏。除了摄像模组位置,小米 MIX Alpha 全身上下全都是屏幕,整体观感比华为 Mate 30 Pro 瀑布屏更加震撼。尤其是屏幕亮起那一刻,不禁让人感慨:这就是未来手机的模样啊!

冲击高端市场

小米 MIX Alpha 售价 19999 元,价格恰好是小米初代手机的十倍,高昂的定价背后也凸显了小米冲击高端的野心。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小米虽然一直以性价比著称,可性价比的名号也限制了小米继续发展壮大。

9 年前,小米初创,不计利润的饥饿营销模式促使小米飞速发展壮大。当年小米的口号就是不靠硬体挣钱,未来小米的盈利方向在软体与系统。如今,三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小米历经红米品牌诞生、供应链危机、小米上市、红米分拆等多个标志性事件,可是小米的盈利目标一致未能达成。

上市之前,小米只需对创始人与天使投资人负责,微薄的利润搭配美好的故事,仍然具备不俗的吸引力。上市后,小米需要对全体股东负责,传统的性价比模式难以为继,软体服务迟迟打不开市场,引得股价跌跌不止。出于股东利益考量,出于公司未来考量,小米都要一款惊艳世人的手机,打破人们对小米的固有印象,为小米高端之路打开一条出路。

显然,小米 MIX Alpha 就被雷军寄以厚望。在发布会现场,雷军也谈及了研发这款概念手机的艰辛。他表示研发这款概念手机总共花费了他们两年的时间,总投入达到了 5 亿元人民币。MIX 概念手机的使命就是要不惜代价、不计回报、不考虑量产性,做出一款真正有颠覆性的产品。

作为全面屏鼻祖,小米 MIX 初代手机颠覆了智能手机固有的屏幕形态。如今,小米 MIX Alpha的问世,是否能带领全面屏形态步入2.0 时代呢?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一部可以直接拿来用在科幻电影里的手机。


牛逼是真的牛逼,买不起也是真的买不起。19999,家境贫寒,告辞。


看完发布会的第一时间,关闭电脑,用我的iPhone 7 Plus 打开手机淘宝,下单努比亚z20


目前针对mix alpha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实用性不足这一点上。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设计相对于当下的手机形势并没有在实用性上取得突破,至少暂时还没发掘出实用性高的应用模式。

但我们要知道实用性并不是手机的唯一刚需,对很多人来说视觉体验也相当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全面屏成为当前主流设计方向的原因——全面屏无非就是在同样大小的手机上显示更多内容,更别提2k屏、90hz屏幕、瀑布屏了,以上在当下被很多人认可甚至追捧的卖点,全都是为了讨好人的眼睛,完全谈不上任何实用性。既然这些技术都被认为是创新点,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双标地认为mix alpha是「堆料」。

退一步说,就算环绕屏最终没能探索出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模式,而且因为量产难度和价格等问题很可能会昙花一现,但这种探索行为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是在当前严重趋同化的手机设计潮流中试图寻找一种全新的手机形态。

智能手机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每一步都是在这样的探索中走出来的。探索不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路,但不探索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尘。

小米在漫天「没有创新」的批评中发布MIX alpha,或许不是正确的道路,但却是唯一可走的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