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這是未來。」

小米究竟是一傢什麼公司呢?」

在中國手機價格居高不下時。

它是手機市場的粉碎機屠夫

在中國手機開始打性價比時。

它開發出了一部MIX

當中國手機開始大談特談全面屏時。

小米的智能生態已經走在時代之前。

當中國手機市場看起來開始穩定,

當大家開始吐槽

小米。沒貨耍猴

滿屏廣告,diss友商時。

MIX α。

「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

小米做到了。

沒有花上一億多的宣傳預算。

沒有給次級經銷商留下三四百的利潤。

小米一直依靠自己的行動,讓我認識到了。

他一直遵循自己的初心,

「為發燒而生。」

他像是一個沉默的浪子,遊盪在科技的原野。

有時從遠方飄來他的故事,在人間流傳。

那些故事告訴人們。

科技與未來。

他在探索。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這就是小米,

「我心中最酷的公司。」


作為一個從來沒關注過沒使用過小米的人,這次還是比較震撼的,雖然環繞屏的實際用途有哪些還有待檢驗,但是至少給我視覺上的震撼還是很大的。不知道很多人一見小米就噴是咋回事,我個人用的都是蘋果,但是我看到這個也不會瘋狂噴小米……反正你又不會買,噴啥,而且只是概念機,概念汽車看過嗎,一個道理,能不能搶到也不一定也沒量產。我看後續的情況可能會考慮買一部試試。理性看待吧,別一上來就噴。


現在這波量產前引流還是不錯的,小米之家估計在量產前的這幾個月其他產品的銷售額會有所上升,但說實話我不看好alpha,我是基於公司一個項目的運作來考量的,先討論alpha的使命,再討論手機。

首先,alpha的使命,我認為是要將小米帶入高端市場,這是前提。

然後再討論手機,手機除了驚艷的屏幕設計,實在找不到其他的亮點,而且入手後會有很多問題。

全新的屏幕設計,背面的屏幕部分除了用來浪費電和發熱外,我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應用場景,畢竟一塊光滑的玻璃面沒有觸感區別的話,盲操也操不起來,而且拿起手機看背面信息的操作,我覺得很那個,並且後續APP估計也不會為那麼一家獨立開發背面屏幕的應用,現有的應用在適配上可能會出現很多的BUG

耐摔性問題,我怎麼帶套才能保護好2萬的手機,前後都是屏碰一下就要報廢,難道我也買一個玻璃櫃供著嗎?

這樣的高售價, 能選的手機多了去了,叫好不叫座是常有的事,低銷量攤不平研發成本,而且alpha的設計也是新體系,和數字和mix系列的系統很難做到模塊通用吧,進而後續的維護也要獨立維護,這些都很費錢費錢。

還有就是這個項目不掙錢得話,維護就要在其他得項目吸血,一家公司有一些吸血的項目很正常,但是最核心的還是認為alpha帶不了小米進入高端,那麼alpha的使命就完成不了了,這樣的話項目組得人收入就得減少,進而維護就成了喫力不討好得事,持續不掙錢又未能達到目的的項目被砍掉也是常事。

基於以上我敢賭50包辣條,alpha量產後很快就會涼涼。。


小米只要存在,就會被噴,alpha這款手機,酷,完事了,我管他買得起買不起,股票是不是暴跌,黔驢是不是技窮,就說這款手機,就說這一瞬間,酷


2019 年 9 月 24 日小米發布售價 19999 元的小米 MIX Alpha有哪些亮點和不足??

www.zhihu.com圖標

貼一個之前的回答

我唯一在意的就是小米沒有出mix4

所以我手頭的mix3就是最後一部平價mix了嘛……

之後的小米10估計會大幅度提價,如果小米不再開一個系列的話我以後可能就要買不起小米了……

家境貧寒,在下告辭


不可摺疊,所以環繞。

不能量產,所以概念。

不敢出貨,所以高價。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以往,這種分秒必爭的燃燒式熱情只在電影裏見到。如今在智能手機領域,也讓我們見識到你追我趕的創新競賽。

年初,華為 Mate X 與三星 Galaxy Fold 摺疊屏手機著實令我們大開眼見;半年前,華為 P30 Pro 50 倍變焦 攝像頭再次讓眾人領略科技創新的魅力。相比之下,一向標榜黑科技,以發燒為座右銘的小米反而顯得低調內斂,大半年時間都沒什麼重大產品推出。

很多人猜測雷軍在憋大招,會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時機展現小米的科技硬實力。事實也確實如此,不久前蘋果、華為先後召開發布會,公佈了下半年主打的旗艦產品。iPhone 11 系列與 Mate 30 系列都是各項性能均衡的旗艦機,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科技感不足,沒有想像中炫酷。

就在這時,小米 MIX Alpha 橫空出世,1 億像素攝像頭、180.6% 屏佔比環繞屏,時隔 3 年,小米 MIX 系列再次驚艷亮相。依照小米官方介紹,Alpha 源自希臘字母 α ,在軟體工程中代表了最初的版本。此次小米 MIX 新機以 Alpha ,也意味著小米站在 5G 時代的起點,為全面屏手機開創下一個未來。

全面屏進化史

當時光的列車緩緩駛回三年前,小米 MIX 剛剛誕生的時候。首創全面屏概念的小米 MIX 用實力征服全世界,中外媒體異口同聲地誇獎,流失的米粉紛紛回歸,大家都在驚嘆小米的設計語言與創造力,感受到真正「黑科技」的魅力。

儘管小米 MIX 下巴異常寬,但在那個屏佔比基本都在 85% 以下的年代,「三面都是屏」的概念還是讓世人讚嘆不已。接下來幾年,全面屏成了潮流,大大小小的手機廠商紛紛快馬加鞭,爭分奪秒玩起了屏幕創新,想盡辦法提高屏幕體驗。

在全面屏不到三年發展史中,大體有四個里程碑。第一個當然是小米 MIX 概念機發布,新穎的設計開創全面屏時代。兩年前,iPhone X 以劉海屏亮相,引得安卓手機爭相模仿,可以說是全面屏第二個里程碑。至此,大大小小安卓手機,無論價格多少,無論產品定位,無一例外開始採納全面屏設計。

此後,水滴屏、挖孔屏、超窄邊框等設計層出不窮,可依舊沒能突破瓶頸,直到 vivo NEX 誕生。通過升降前置,vivo NEX 徹底實現了正面都是屏幕。vivo NEX 、OPPO FIND X、榮耀 V20 等升降、滑蓋全面屏確實驚艷了整個市場,也是目前最接近 100% 屏佔比的全面屏。不過機械升降畢竟不大方便,還容易進灰塵,並不能引領全面屏手機發展趨勢。

劉海屏不美觀 ,滑蓋屏容易進灰,彷彿都不是全面屏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在無數工程師一籌莫展之際,華為 Mate X 來了。摺疊全面屏一出,頓時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外折方案,前後兩面都是屏幕,前置攝像機與後置攝像機融為一體,徹底解決前置攝像機無處安置的難題。

全面屏發展到華為 Mate X 這裡,幾乎實現了所有理想設計,自拍性能不減反增,關鍵性能絲毫沒有降低。可令人惋惜的是,摺疊屏手機仍有先天不足——鉸鏈。無論華為 Mate X 還是三星 Galaxy Fold ,摺疊時用的鉸鏈一直是個大難題,怎樣讓鉸鏈在形態切換時不被異物滲入,一直沒能夠解決。這也是兩款手機發布大半年依舊沒能正式發售的原因。

吸取了華為 Mate X 教訓之後,小米 MIX Alpha 決定放棄摺疊屏設計,通過可彎曲的柔性屏把摺疊屏手機徹底包起來,形成 360 度環繞屏。除了攝像模組位置,小米 MIX Alpha 全身上下全都是屏幕,整體觀感比華為 Mate 30 Pro 瀑布屏更加震撼。尤其是屏幕亮起那一刻,不禁讓人感慨:這就是未來手機的模樣啊!

衝擊高端市場

小米 MIX Alpha 售價 19999 元,價格恰好是小米初代手機的十倍,高昂的定價背後也凸顯了小米衝擊高端的野心。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小米雖然一直以性價比著稱,可性價比的名號也限制了小米繼續發展壯大。

9 年前,小米初創,不計利潤的飢餓營銷模式促使小米飛速發展壯大。當年小米的口號就是不靠硬體掙錢,未來小米的盈利方向在軟體與系統。如今,三千多個日夜過去了,小米歷經紅米品牌誕生、供應鏈危機、小米上市、紅米分拆等多個標誌性事件,可是小米的盈利目標一致未能達成。

上市之前,小米只需對創始人與天使投資人負責,微薄的利潤搭配美好的故事,仍然具備不俗的吸引力。上市後,小米需要對全體股東負責,傳統的性價比模式難以為繼,軟體服務遲遲打不開市場,引得股價跌跌不止。出於股東利益考量,出於公司未來考量,小米都要一款驚艷世人的手機,打破人們對小米的固有印象,為小米高端之路打開一條出路。

顯然,小米 MIX Alpha 就被雷軍寄以厚望。在發布會現場,雷軍也談及了研發這款概念手機的艱辛。他表示研發這款概念手機總共花費了他們兩年的時間,總投入達到了 5 億元人民幣。MIX 概念手機的使命就是要不惜代價、不計回報、不考慮量產性,做出一款真正有顛覆性的產品。

作為全面屏鼻祖,小米 MIX 初代手機顛覆了智能手機固有的屏幕形態。如今,小米 MIX Alpha的問世,是否能帶領全面屏形態步入2.0 時代呢?我們拭目以待!


這是一部可以直接拿來用在科幻電影裏的手機。


牛逼是真的牛逼,買不起也是真的買不起。19999,家境貧寒,告辭。


看完發布會的第一時間,關閉電腦,用我的iPhone 7 Plus 打開手機淘寶,下單努比亞z20


目前針對mix alpha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實用性不足這一點上。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種設計相對於當下的手機形勢並沒有在實用性上取得突破,至少暫時還沒發掘出實用性高的應用模式。

但我們要知道實用性並不是手機的唯一剛需,對很多人來說視覺體驗也相當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全面屏成為當前主流設計方向的原因——全面屏無非就是在同樣大小的手機上顯示更多內容,更別提2k屏、90hz屏幕、瀑布屏了,以上在當下被很多人認可甚至追捧的賣點,全都是為了討好人的眼睛,完全談不上任何實用性。既然這些技術都被認為是創新點,那麼我們也不應該雙標地認為mix alpha是「堆料」。

退一步說,就算環繞屏最終沒能探索出實用性很強的應用模式,而且因為量產難度和價格等問題很可能會曇花一現,但這種探索行為也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它是在當前嚴重趨同化的手機設計潮流中試圖尋找一種全新的手機形態。

智能手機發展到如今這個樣子,每一步都是在這樣的探索中走出來的。探索不一定能找到正確的路,但不探索就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喫灰塵。

小米在漫天「沒有創新」的批評中發布MIX alpha,或許不是正確的道路,但卻是唯一可走的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