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高中生一枚~进入知乎后有感而发,著实让我见了不少新奇的东西,进而想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强大的思维,还有构建并完善一个比较正正确的三观

万能的知友啊!尽情分享你的想法吧,期待你的回答哟~谢谢你们!


一个习惯+三个途径

一个习惯是:思考的习惯。该习惯能持续的给你提供力量,以及引导和监督你朝著「相对正确的三观」迈进。

一个是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在历史浪涛中依旧能流传、也被一代又一代人推荐的书籍,其实就是书籍作者对「三观」的塑造的表达,这么久了依然有价值被认可,那么就属于「相对正确的三观」,阅读可以使你认识它们。

一个是阅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得知何为大家喜欢的,何为大家厌恶了,这里不是说跟著大家的喜欢或者厌恶就是从众,说的是看他们身上哪些行为、表现是被这个社会接受和推崇的,那么依次学习就是在塑造自己「相对正确的三观」。

一个是阅事:这个更容易理解,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来觉察自己是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思考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那么是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部分,那些不是,之只细化他们,从而找到那些你自己喜欢,别人也不排斥的思考及行为方式,就是塑造「相对正确的三观的过程。」


一句话,思考,用事实数据说话,而不是靠感觉。


读「好」书

如果是为了以后工作生活更顺利,还是以社会实践为主吧,书本里是学不来的,书只能让你的知识储备更丰富

思维,观念,行为方式,都是需要实践的,书只是一个辅助


看好作品!

喜欢文字的去看书

喜欢看画的去看电影

豆瓣9分不落的看

管他什么灵域的呢

看就完了

这是比较轻松的方法了


谢邀。

阅读不行,不够。

要经历才行。

我大学开始创业,赚了几百万,然后两年前毕业的时候买房,创业和买房过程中,我对金钱的价值,房子的意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甚至世界的金融体系有了一个认知。

也是创业过程中,我对互联网公司的本质也有了很多的理解。

之前我也关注了,也了解了这些,但是只听人说,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比如我知道货币是贬值的,房子是涨价的,但是贬值是什么概念,涨价又是什么概念,一月一千多生活费的我只能网上骂骂算了。

但是我赚了钱的时候,算了下就知道了,一百万现金,在目前的温和不刺激的通胀下,一年购买力贬值9万左右。。。

也就是说一月8000块,我是很节省的人,一月单纯生活费2000不到。

而房价涨幅呢,一年涨百分之8吧,已经很低了。200万的房子,一年涨16万。。一月一万多。。。

不买房,钱存著,一正一反一月两万,这谁受得了。

这是一百万,如果几百万上千万呢?

所以省钱这种事,就是穷人才会做,但是穷人没办法不省钱,我一月一千多生活费的时候必须省,不是那时候省下的几千块我后面也没机会做生意创业。

这样的话就理解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火爆,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中国大部分中产阶级,其他投资渠道都不靠谱,股市不说了,换美金管制,去投资金融产品暴雷。

这里又有了疑问,为什么要通胀呢?

通胀是因为货币超发,货币超发是怎么回事?国家直接印钱吗?那是不是想印多少印多少?

买了房,知道了。原来是通过债务发放的。

国家把你的信用,你的未来换成钱,交给开发商,开发商拿了钱,买地,买地盖房子。这样你的未来,转了一圈,被国家吸走了。

整个过程就是国家盖起来了大楼,基础建设人们生活品质等等都快速的发展了。

也就是超发的货币都是未来的钱,是通过你的信用来超发的。

国家怎么调节市场呢?

想刺激了就调低首付款比例,降低贷款利息,让原来出不了首付的人现在出的起了,于是这个人在国家账面上从一无所有,变成了几百万可支配的现金。

想收紧一点呢,就反其道而行之,大家买不起房子了,就把钱用来吃喝拉撒,买车泡吧了。

不免好奇了,这套东西是谁制定的呢?古代好像不是这么操作的啊?

查了查,原来是跟美国学的,美国的凯恩斯主义提出的这套放水大法,这时候如果想深入了解,就可以买一本相关的书来看了。

了解了这些,你对世界局势,中国的外汇政策,包括美国的国债问题,对世界各国关系都会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也不会被一些虽远必诛之类的论调带跑偏。

这些只是一方面,这几年还学到了很多东西,总而言之就是经历,社会,才是最好的老师,才能学会和理解最深刻的知识。

没有经历过,只看书上网上写的降息加息,降低调高房贷利率,就只能干巴巴的背诵,也没什么用。


谢邀、问题不错,当你发现自己迷茫的时候已经先于同龄人一大步,毕竟别人可能还在为有好感的女生找搭讪的玫瑰。

那既然是在答题,说点吧关于观念的吧。

观念体系(观念系统)

观念体系,即把观念零碎的部分系统化,而科学观念体系则是先进的、进步的观念系统。

1组(每组10个构观念)

哲学—信仰观念,个性—自我观念,

目的—目标观念,人性—天性观念,

人权—民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

宇宙—天体观念,地球—空间观念

土地—能源观念,资源—人口观念,

2组

自然—环境观念,物种—关联观念,

国家—公民观念,社会—契约观念,

政党—党派观念,共和—共治观念,

政府—政治观念,宪法—分权观念,

选举—专制观念,世袭—窃盗观念,

3组

自私—无私观念,人道—人伦观念,

侵占—抢夺观念,给与—奉献观念,

分工—协作观念,学习—教育观念,

劳动—创造观念,文化—人化观念,

正义—理性观念,自由—秩序观念,

4组

情感—情绪观念,法律—法制观念,

性格—风格观念,人格—境界观念,

修学—修为观念,宗教—宗法观念,

人类—人文观念,价值—美学观念,

生存—竞争观念,依存—协作观念,

5组

生态—环境观念,疾病—卫生观念,

交往—交流观念,壁垒—沟通观念,

通讯—流通观念,生活—工作观念,

城市—乡村观念,世内—世外观念,

斗争—妥协观念,批判—理解观念,

6组

道德—情操观念,心理—心灵观念,

舆论—宣传观念,权力—监督观念,

平衡—制衡观念,商业—市场观念,

经营—营销观念,广告—传媒观念,

管理—决策观念,策划—执行观念,

7组

规划—设计观念,合同—规则观念,

系统—整体观念,信息—控制观念,

结构—功能观念,科学—组织观念,

经济—济世观念,战略—战术观念,

决策—运筹观念,革命—运动观念,

8组

理论—实践观念,过程—动态观念,

知识—智慧观念,博弈—选择观念,

速度—效率观念,方式—方法观念,

矛盾—辩证观念,肯定—否定观念,

对立—统一观念,量变—质变观念,

9组

继承—历史观念,批判—发展观念,

过去—未来观念,动机—需要观念,

环境—生态观念,斗争—锻炼观念,

遗传—进化观念,稳态—突变观念,

范围—范畴观念,绝对—相对观念,

10组

精神—实体观念,逻辑—秩序观念,

生物—生理观念,现象—本质观念,

形式—内容观念,原因—结果观念,

偶然—必然观念,现实—可能观念,

理想—实际观念,工具—符号观念,

11组

技术—方法观念,文字—数字观念,

描述—量化观念,前进—后退观念,

精确—模糊观念,连续—离散观念,

概率—统计观念,集合—空间观念,

几何—拓扑观念,线性—级幂观念,

12组

实验—检验观念,感觉—直觉观念,

模型—模拟观念,分析—比较观念,

时代—创新观念,平衡—对称观念,

等级—层次观念,标准—参照观念,

内因—外因观念,联系—作用观念,

13组

地位—地境观念,生活—工作观念,

传统—现代观念,封闭—开放观念,

真实—虚假观念,现在—未来观念,

人才—伯乐观念,比较—鉴别观念,

安全—保障观念,风险—保险观念,

14组

投资—理财观念,现金—金融观念,

自然—人为观念,表象—本质观念,

精神—物质观念,意识—存在观念,

对象—映像观念,想像—抽象观念,

等待—忍耐观念,前进—后退观念,

15组

力——作用观念,边际—支点观念,

逻辑—规律观念,繁衍—繁殖观念,

科学—学科观念,文学—数学观念,

闲暇—娱乐观念,生命—死亡观念,

情欲—色性观念,毒品—麻醉观念,

16组

时间—人间观念,敌人—朋友观念,

轮回—循环观念,瞬间—永恒观念,

国度—国别观念,国界—边界观念,

民族—国际观念,人种—种族观念,

佛理—禅宗观念,基督—真主观念,

17组

儒法—释道观念,陆地—海洋观念,

河流—山川观念,水土—方言观念,

军事—强权观念,匪患—强盗观念,

暴力—野蛮观念,和平—文明观念,

官方—民间观念,正统—山寨观念,

18组

网路—互联观念,诚实—虚假观念,

谎言—欺骗观念,自欺—欺人观念,

愚昧—落后观念,光荣—耻辱观念,

利益—收买观念,活命—屈辱观念,

从众—苟活观念,麻痹—屈膝观念,

19组

食色—活法观念,和平—暴力观念,

强权—抢掠观念,同流—合污观念,

20组

军队—军人观念,建设—破坏观念

暴力—战争观念,权力—规则观念

规则—法条观念,内政—外交观念

建设—建造观念,毁灭—破坏观念

爱和不爱观念, 有或无观念

到这吧,以上提供了解,

咱也不带白嫖的,点个赞再接著看不迟!

基本解释

思想意识:传统观念;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当成党内干部一样来看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经历后的思想上的一种总结

面对客观现实而产生的思想。《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即事》:「桃价不如花价高,时人偏嗜以钱豪。桃农便有新观念,只卖桃花不买桃。」

到这你可能也还是云里雾里,观念大致以上20组,有的没的一大堆,记是记不住的,实际他们来源你的生活,取决于你的知识储备和认知领域,这些东西要么跟生活动过手你悟了,要么你端茶倒水的请教过懂了,要么你书本里划船见了,要么你号子里被吓尿经历过明白了,还能有啥方法么?

所有的经验别人的你拿不走不是,自己就慢慢积累呗,都是头一次做人,你所需要的是怎么提高你的价值,而非思考人生。

最后,建议你好好读书,大学确实有改变一个人轨迹的能力,这就是高中时候跟你半斤八两的人转身去了北大直博,你找个普通大学四年就业的差距,你们没去大学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丢丢的优秀会嫉妒,可等到差距越来越大,你就只有羡慕的资格。

无关格局、思维、观念、视野、三观等等。你做好该做的事儿,就是追求这些东西的最佳途径。


这些都概括为"心智"。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心智。

赛斯曾说:「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都是心智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和三观是由实践逐渐形成的这两个基本原理。也就是说想提高心智必须要靠实践,即经历。通过经历才能让你的心智成长,但必须是有意义的,能够促进你成长的,比如看了一本富有深度能带给你思考的好书,经历了一些人世悲欢让你有了自己的思考启迪顿悟,这些都可以,只要是有意义且能促进你心智的成长。通过学习也可以,看各种专业书,读各种经典精粹,学各种技能,思考各种问题,当然还要有元认知能力,自省自查等等太多了。

但要注意没有意义的经历是不会提升你的心智的!例如:玩了一天的游戏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之大,自行体悟。


脑洞教育:灵感,是想像力海洋里的鱼?

zhuanlan.zhihu.com图标脑洞教育:为什么你的想像空间就不如别人的好使呢??

zhuanlan.zhihu.com图标脑洞教育:为什么你的逻辑思维总是不够严谨清晰缜密?(深度好闻)?

zhuanlan.zhihu.com图标脑洞教育:知识是想像力通往现实之间的桥梁(深度好闻)?

zhuanlan.zhihu.com图标脑洞教育:想像力人才很牛,但我还是劝你不要轻易开脑洞?

zhuanlan.zhihu.com图标脑洞教育:浅谈想像力的等级与中国式教育?

zhuanlan.zhihu.com图标脑洞教育:想像力,想像力?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有说多读书,有说多遇事的。

当然重在选择。

很多知识分子仍在执迷不悟,很多受尽沧桑的人也只图功名利禄。

你是个高中生,说一些所谓干货并不能改变你自己的人生。只愿你能在别人给你规划的路,或者你脚踏出来的路上,珍藏著你今天的这份热情。

再多的花花世界朗朗乾坤,也得要你保有自我为前提。

记住你的这份赤子心,你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正确的三观的。


唯一的可能是你能够代入其中,以书中人的角色思考,抉择

而且你读的必须是现实主义、社会小说

而能够让你代入的,基本都是和你现实经历类似的故事

所以,究竟是现实教育了你还是小说教育了你,难说


谢邀~我要说这个答案主体部分是从我以前回答复制来的会不会被打哈哈哈哈

我也是学生,并且永远是个学生。

我自己奉行「万物为师,持续学习。」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进入社会,真正跟大人打交道还是有些遥远。这个答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可说谁对谁错。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学生,站在学生角度上来回答~

学生还是多读书吧,先丰富自己,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话说前面,高中生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大学努力塑造自己,多读书然后再努力与社会接轨。

一句话一本书如果你觉得三观很正的话,只能证明你和创作的人三观很合,没有绝对三观正的事物,即没有绝对的对错或判断标准,只有绝对的得失与利益。

人真的很复杂,这种东西全看人在基本人格和三观形成后自己的选择。我有同学高中起去法国读书了,回来发现我跟她思维模式三观完全不同,这不怪她,这就是基本人格和三观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这个环境中形成的。

如果说绝对正确的三观的话不可能,但相对正确的我认为只有一种,那就是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物。我正努力在余生越来越能做到这点。

多读书的意义是多去体察思想,更为深刻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但不能停止思考,你要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思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完全由自己判断。这是我觉得的读书的真正意义,不是让读者接受方法论和自己的三观、看法等,而是应该引发读者思考,教会读者独立思考,思考之后才去形成自己的三观,引导ta去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入世,过好这一生。

加油,多读书真的会让你进步很多,自己选择,听从自己的心。努力学习,去观察,更加入世,形成好的品质,结交好的朋友,那会是你一生的财富,去与有同样好品质的人相聚。


看科幻小说吧。

现实小说和魔幻现实小说终究脱离不了现实,科幻小说里的设定很多是全新的视角。爱情亲情友情,人类文明公约的道德和正义,政府设立的法律,当以上这些东西失去效力之后,拥有智慧的人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更值得探究。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社会才是最好的老师


自己的选择吧……


t谢邀!回答之前,先看了别人的回答。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感觉自己没有那些每个月赚几十万上百万大咖回答的牛逼。

w但是我敢说,我说的都是自己的亲身体会。回归正题。想要改变思维、观念、视野以及行为方式,说明题主是一个追求上进,不断精进自我的人。但是


谢邀

我觉得一方面是看书,一方面是经历吧。

看书不一定要什么哪一本火就看哪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好书都会有所收获的。

还有就是经历吧,吃亏有时间真的是福,会明白很多事情,多找找锻炼自己的机会。


看了答友的回答,我憋不住了

想去年,我刚毕业,每月的工资不到200万,但是我活的开心,充实,积极。


别问我原因,问我就是看书,学习,逛知乎

分割线上面的内容就是我看书成果的展示

如今深谙生活之道,掌握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技能。


正文开始了

想通过阅读来改变三观,认识世界,方法众多,现在就个人认识做如下解释(如有雷同,幸甚至哉)

1.如果你想短期内通过阅读做出改变,或者看到成效,就一定要做好选择

看哪些方面的书,如何看书,如何反思,精进

这条路你要先在脑子里走通

例如:

你现在开始看《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淘宝去购买?

你想想要几天看完(建议看一本书不要超过两周)

看书时候做不做笔记

如何勾注心得

看完以何种形式总结(思维导图or读书心得)

在看书的这几天,你就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身边人、自己的交流方式,然后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做一融合、改进

看完这本书,列出来自己的相关问题,看看书里的疏导,解解自己的心结,给自己列出药方,然后时常拿出来提醒自己。[完]

2.如果你不急于短期内看到成果,记住:

你现在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将化为你的血肉,融入你的骨髓。伴随你的余生。


类似的问题很多,类似的答案也很多,类似的高赞答案也很多。

推荐问题: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

www.zhihu.com图标

推荐答案:(我不觉得其他高赞答案比这个好)

更简单的概括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没有一定的积累,都是废话。

可以查看我主页的几篇文章,有一些数据,可能会刷新一些你的认知。


非常感谢邀请。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无解。

是因为何,以下说明。

我先摆出三个问题:

1.何为「正确」?

2.何为」三观「?

3.何为「正确三观」?

笔者看来,三观是属于形而上的内容,并不是形而下的内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于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环境不同,经验不同,所以人与人均有不同。所以说,三观是否正确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你三观很对。」的潜台词是「你的三观和我的很相似,我认为我的三观是正确的,所以我认为你的三观是对的。」所以说,「正确的」三观是大部分人的三观,因为当大部分人认为是「正确」的时候,你的三观是正确的。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正确」的事物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是,又从哪个角度来看和解释呢?

能想起清楚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泻药,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还挺有道理。

「把一个人放进现实社会里,便是对最好的成长方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