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4 日谷歌正式发布了 Android 10 正式版,并首先面向 Pixel 系列设备推送。小米、Essential 和 OnePlus 等,还会将手机第一批更新到 Android 10。

对比 Android 9,Android 10 有哪些系统级的更新?实际体验怎么样?


Android 10有一些变化值得用户和开发者关注,其中某些特性是非常实用的,大概给大家列举下新系统有哪些新特性。

隐私增强

Android 10系统对隐私保护增强了许多,比如说:

  • 普通应用再也无法获取IMEI,无法获取通用的设备串号,无法获取真实的mac地址。Google 终于推出了这一终极杀招,但是这个特性来的实在是太晚了;而且这一特性根本治不住国内毒瘤。比如说我上次全新安装抖音,没有给它任何许可权,过了2天突然给我推送一个通知,直呼我的微信名,告诉我一个微信好友发布了新视频;细思恐极。
  • 定位许可权细分。现在多了一个「仅允许正在运行的app使用」,这个学的 iOS,非常实用。
  • 限制后台程序启动界面。在 Android 10之前,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打开某个APP(比如知乎),然后立即压后台去了别的APP,过一会儿弹出了知乎的界面。这个在 Android 10上不会再出现了。
  • 存储许可权引入 Scoped Storage。不过这个只对 target API 为 29 以上的应用才生效,因此现在基本没什么用;不过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吧。但是这个如果做得太过了,Android 就不好玩了。
  • 除输入法外的普通应用无法在没有焦点的时候访问剪切板。这功能还算有用,现在有挺多app在后台复制支付宝的吱口令,这个应该可以避免。不过,按照国内app这尿性,以后是不是会多出一堆输入法应用?

系统增强

  • 夜间模式。这功能其实早就该有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iOS 跟 Android 到现在才有,关键还在那一顿宣传。每次半夜打开手机,那可是亮瞎狗眼;然后荣耀手机自动亮度调节可真慢,过几秒才变暗,我已经瞎了。
  • 系统全面屏手势。这个是真的方便,用了再也回不去了。
  • 支持5G。大势所趋。

然后,Android 10 又或多或少地收紧了一些许可权,开发者需要特别注意:

  • 无法使用反射调用的非系统API进一步增多。这个嘛阻止了大厂滥用API 瞎搞,但是对太极这样的黑科技APP来说非常不友好。不过呢可以用我写的一个库绕过此限制,在 Android 10上目前也能用:https://github.com/tiann/FreeReflection
  • 系统库位置发生变更。原本很多 /system/lib 目录下的库已经移到 /apex/下。这一点可能影响动态查找符号,特别地,bionic c 库和 linker 的路径发生变更,需要特别处理。
  • XOM(仅可执行内存)机制引入:系统的可执行文件和共享库被映射为仅可执行内存,不可写也不可读,只能执行。这个是为了防止代码重用攻击。目前这个特性会影响太极在 Android 10上的表现,但是已经找到办法处理了,最新的太极在 Android 10上可以正常使用。
  • SCS(影调用堆栈):安全性增强,用以抵御「函数返回地址攻击」。蓝牙系统和 audio 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普通APP无法在自己的可写目录(比如数据目录/data/data/&

    调用 exec 执行可执行文件。这个也是一个安全性提升。不过这个特性不影响动态载入代码,也不影响你执行你自己的不可写目录下的文件(比如 /data/app/&

    /lib)。但这个对某些开发者工具影响比较大,比如有人在 Android 上编译 GO、Lua 或者使用 gcc 之类的,生成的目标文件就不可执行了。不过这个路不会堵死,不论用 proot 还是直接采用 QEMU 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 API target 29 的应用无法再使用匿名共享内存(ashmem)也无法通过 ioctl 系统调用控制ashmem,只能使用系统提供的 ASharedMemory。
  • API target 29 的应用无法再使用 dex2oat。系统也不会在应用程序进程调用 dex2oat。这个功能会影响太极的「优化」和「取消优化」,太极的初期比较依赖这功能,现在已经无关痛痒了。
  • 类载入导致的 AOT 行为有部分变更:自定义classloader载入的类不会再被 AOT 编译,通过系统 classloader 载入的自定义dex只会在后台被编译。尤记得在 Android 5.0 ~ 7.0 时代,大家都在寻找「快速载入dex」的方法,想尽各种办法取消classloader的 AOT 过程。当时的支付宝 quinox 容器在启动阶段会载入数百个bundle,禁用dex2oat会极大提升启动速度和减少卡顿。不过 Android O以后引入 InMemoryDexClassLoader 让这个奇技淫巧落入了历史的尘埃,Android 10 引入的这个机制算是盖棺定论了。
  • Project Mainline 引入,可以直接在 Google Play 上进行系统行更新;今后 Android 的进化会更加迅速。
  • ART性能优化。据说是改进了分代GC机制,对app速度估计没啥帮助,流畅度可能会提升一点。传闻隔壁 iOS13 app启动速度提升了 2 倍?

总的来说,

  1. Android 10 在隐私保护系统安全方面有极大的增强。
  2. 全面屏手势和夜间模式对用户体验也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国内定制ROM在这方面已经比 Google自己做的好很多了,只能算中规中矩吧。


半年前,我们曾对 Android 10 首个内测版进行了体验,彼时的 Google 只放出了新功能展示,卡顿、发热和闪退的情况时有发生,仅能让敢于吃螃蟹的用户们尝个鲜。

而历经了 6 个测试版的迭代后,9 月 4 日,Google 终于发布了 Android 10 正式版,我们的 Pixel 3 手机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更新推送。

试用了一整天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 Android 10 正式版在多个方面的改进,这次主要来聊聊几个关注的重点。

暗色主题和全局手势操作,是你在 Android 10 中看到的最直观变化

初看之下,Android 10 正式版的主屏仍和前几代系统保持了一致,如果你想换个口味,可以打开「暗色主题」的开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暗模式」。

之后,不管是抽屉菜单、设置和应用的界面按钮,都会由「白底黑字」变成「黑底白字」,我之前在内测版中遇到的反白、反转色问题,也均在正式版系统中得到了修正。

▲ 黑暗模式确实会比全白背景更省电,这和大多数中高端智能手机正在使用的 OLED 屏幕有关

不过,目前 Android 10 黑暗模式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系统界面和 Google 自家的一些应用,大部分第三方应用,还有微信、微博等国内主流应用,都尚未支持新的暗色主题。也就是说,你在这些应用内看到的仍然是白色背景。

考虑到不少定制 Android 系统都已经加入了系统级的黑暗模式,而苹果 iOS 13 也在推动第三方开发者尽快适配黑暗主题,相信再过一两个月,应用的适配情况会有所好转。

▲ 侧滑返回的手势可以调整触发的灵敏度

交互是 Android 10 的另一大直观改变。Google 在第三版内测系统开始引入全局手势操作,用户启用后,屏幕底部便不会再出现虚拟按键和导航栏,只会剩下一个指示条,上滑返回主屏、侧滑返回上一层的操作逻辑也均和 iOS 保持一致。

▲ 图标的回弹效果看著很有动感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内测版,Android 10 正式版的手势识别准确率有了明显提升,一些返回动效也做了调整。比如当你上滑返回主屏时,会看到图标有一个小回弹效果,更直观的看到交互的变化。

此外,在「左右滑动导航条,快速切换多任务」这项操作上,此前测试版的操作也十分生硬,而正式版则变得顺手不少,我基本没有遇到「卡手」的情况。

▲ 图片来自:Android Central

总的来说,经过多个版本的微调,Android 10 这套手势基本能取代原有的虚拟按键操作了。

哪怕是现在模仿 iOS 手势的厂商已经有很多,但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流畅性、跟手程度和动效等方面有所欠缺,而 Android 10 这套应该是我目前体验过的最接近 iOS 效果的手势操作。

不过,新的手势交互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如之前文章所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手势操作区和部分应用菜单之间的冲突。

一个是 Google 助理与上滑手势的冲突。现在,Google 助理只能从屏幕边角区域上滑才能呼出,为了降低用户的理解门槛,每次你返回主屏时还能在屏幕左右边缘看到两条小曲线,那就是呼出的手势区域,2-3 秒后便会自动消失。

▲ 对于使用侧滑抽屉栏的应用,Google 曾在 I/O 大会上给过一个方案。用户在滑动操作时,可以优先呼出菜单栏,之后二次侧滑才会出现返回操作

另一个问题,是「侧滑抽屉栏」和「侧滑返回」手势的冲突。前者作为 Android 应用的设计规范之一,启用手势后就只能直接点左上角,才能呼出这些应用的侧滑菜单,换成是屏幕大点的 Pixel 3 XL,估计会更吃力。

▲ 图片来自:Arstechnica

如果你依旧不习惯手势操作,Android 10 也保留了传统的三按键和 Android P 时代的二键设计,你可以随时在设置中修改。

通知栏和许可权管理都变得更好用了,还有新加入的专注模式

人工智慧是近几年 Google 强调的核心,在 Android 10 系统中,Google 便尝试将机器学习技术运用在 2 个功能中。

首先是下拉通知栏,新的「智能回复」可以自动根据短消息或邮件内容,给出一些 emoji 表情或「谢谢」这类的回复短语,你只要点一下就能实现快捷回复。

此外,如果消息中附带了地址或视频信息,通知栏内还会弹出地图等应用按钮,相当于一个快速跳转的超链接。

可以看出,Google 也希望进一步扩展应用的入口,而不是仅仅找到图标,再点开应用。

其次是「Live Caption」实时字幕功能,它能够自动为手机中正在播放的影片或音频配上字幕条,不仅包括 YouTube 和 Instagram 这类应用,也包括用户自己拍摄的视频,方便听觉障碍人士更好地理解有声视频。

而且,这种音频识别是在完全离线的环境下运行,所以不会把用户数据上传至云端。该功能会在今年秋季推送到 Android 10 系统中。

▲ 对于外卖、打车和地图导航等第三方应用,需要更细化的定位许可权管理

Android 10 系统还对安全和隐私方面进行了加强。像 GPS 定位、摄像头/麦克风、相机等感测器调用都有了更细化的许可权管理。

如果一些第三方应用正在调用非必须许可权,系统也会发出通知提醒用户,我在测试版体验中就遇到过几次。

另外,今年 Google 还推出了「Project Mainline」项目,目的是将 Android 系统中涉及安全隐私以及像 OpenGL 这样的通用介面模块划分出来,进行单独管理,未来官方就能直接通过 Google Play 商店修复漏洞,而无需每次都等待大版本系统更新。

▲ Google 将很多 Android 预装应用都搬到 Play 应用商店中,更新频率也很高

这种策略也运用在 Android 自带的系统应用中。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我几乎每隔 1-2 周就能收到简讯、电话、相册等基础应用的更新提示,这意味著用户可以在系统更新前就用上新功能,并保持更快的更新频率。

最后,用于记录使用习惯的数字健康应用也新增了一项「专注模式」,它类似于一加手机内置的「禅定模式」(Zen Mode),你可以自行选择想要屏蔽的应用,之后每当开启「专注模式」时,这些被屏蔽的应用图标就会变成灰色,且无法被打开,减少你上班摸鱼的时间。

Android 10 不再有甜品名后缀了,它希望变得更接地气

在 Android 10 发布前,Google 已经公布了一项重大调整——将甜品名作为 Android 系统后缀的传统被抛弃了,而且「Android」的文字 Logo 也由绿色变成了黑色,还微调了经典的机器人头像。

这么做的原因,和 Google 希望降低大众用户对 Android 系统的理解门槛有关。

▲ 全新的 Android 标志和小绿人头像。

过去,你在每一代 Android 系统中都至少能看到 3 个命名,以上代 Android P 为例,你既可以喊它「Android P」,也可以喊「Android Pie」。

而一些媒体和用户则倾向于使用「Android 9」这样的数字后缀,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民间用「G+数字」来为 HTC 各代手机命名的做法,因为很多人根本分不请官方的独立英文单词指代的是哪台手机。

▲ 历代 Android 的甜品后缀

Google 官方也在博客文章中强调,如果一位新用户不熟悉 Android 的甜品名规则,基本无法分辨出新旧版本,何况,也不是所有甜点都受到大众的喜欢,但至少数字是全球通用的。

「Android 已经是一个全球化品牌,它在印度和巴西地区的使用人数甚至超过了美国。如果我们继续用英文单词的甜品来命名,显然是不妥当的。」Android 品牌总监 Aude Gandon 解释道。

▲ 例行彩蛋环节

为了淡化概念,从这一代 Android 起,它就只有「Android 10」这一个名字了,而明年自然就是「Android 11」,以此类推下去。

Google 希望借这次改变,让 Android 变得更平易近人,去迎接它的下一批十亿用户。

但本该把控主导权的 Google ,如今也成了被动的一方

Android 系统的「碎片化」问题曾困扰 Google 多时,去年,Google 引入了「Project Treble」机制,自己与晶元厂商合作承担一部分底层编写工作,从而加快其它定制 Android 系统的适配效率。

新机制确实带来了好的变化。事实上今天收到 Android 10 系统更新的设备并不只有 Google 自家的 Pixel 系列,像 Essential Phone、Redmi K20 Pro 和一加 7 系列也都第一时间发布了更新包,大部分主流厂商对于底层的跟进速度也都积极许多,与前几年反应缓慢、每次都要拖 1-2 季度才会推送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Google 对定制 Android 系统的控制力似乎也到此为止了,对大部分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它们仍会继续做自己的功能,打造独立的账号体系,发展应用商店和各种服务。

原生 Android 与定制 Android 系统早已身处两个世界,就算在开放体系下,作为生态主导者的 Google,也应该严格控制著 Android 系统核心功能迭代,比如操作逻辑,但如今的它却更像是被推动的那一方。

▲ 图片来自:Digital Trends

Android 10 中出现的手势操作和黑暗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实话是,对大部分国内 Android 用户来说,这两者都不算什么很新鲜的特性,因为它们早已存在于 MIUI、EMUI 和 Flyme 等定制 Android 系统中,有的甚至比原生 Android 做得更全面,也更好。

连 Google 自己也承认,Android 10 的手势交互研发是被迫加速的,因为团队看到「许多 OEM 设备制造商都在做自己的手势交互」,但纷繁复杂的交互逻辑并不利于第三方开发者,那意味著每个人的应用都需要适配多个版本。

可以预见的是,随著智能手机市场的高度集中化,这种「单打独斗」的情况还会更多。当设备制造商开始用更具粘性的扩展服务来维系自己的用户群,Google 与它的 Android 系统,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题图来源:Android Central

本文作者:木斯


谢邀。最大的改变是安全方面,越来越像iOS了。

  1. (注: 经提醒查了一下,不强制,仅在目标系统为Android 10的情况下如此) 引入了「沙盒」机制,每个App只能访问自己特有的目录+系统设定的公有目录,比如照片和音乐目录。
  2. 禁止了很多获取设备唯一标识符的方式(如IMEI等),国际版的目前看来只能取GAID。

以上两点,对于用户来说,安全性是飞跃式的提升;对于开发者来说,几乎是所有的App,不做适配就无法在Android 10.0上运行「编译目标为Android 10的App」。

- - - - 补充:

我负责的App在五月下旬适配了Android 10;估计其他大厂的应该也早就适配了。


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10,这是安卓的第十个大版本更新

雷科技(微信:leitech)在第一时间将手中的Pixel手机升级,一番体验后我们发现,早前安卓系统的那些青涩痕迹已悄然褪去,呈现于眼前的新版本颠覆了我们关于它的固有印象

从表到里,安卓不同于以往

全面屏的到来让手机屏幕面积大幅度提升,厂商除了要烦恼怎么放置前置摄像头,还要考虑如何实现单手操作。

早在2011年的Android 4.0,高瞻远瞩的谷歌就加入了虚拟按键导航。然而他们还是没能料到,虚拟按键在全面屏上需要面对有占用画面过多、操作不便的尴尬。

到了推出自家全面屏手机的第三年,谷歌终于在Android 10引入了手势导航

它的使用逻辑和不少国产安卓机完全一致:画面上没有任何按键,从屏幕底部上划回到桌面,左右边缘向内划动进行返回,从底部短暂上划并暂停则能进入多任务界面。

此前曾有过不同的全面屏操作方式:Android 9使用了「药丸」导航,将按键精简只剩一个home键来操作;第三方定制系统对应「三大金刚」按键的底部上划;还有依靠屏幕边缘来操作的手势导航。

不同的交互让安卓机体验无法在各个品牌间保持一致,换一个手机就要重新学一次用法,对于消费者来说多少不方便。如今Android 10使用上手势导航,不仅方便了使用者,也意味著谷歌开始让安卓回归统一体验

在Android 10中得到重新设计的,还有整个系统的动画效果。配合手势导航的高效,系统动画也随之变得更为快速,高帧率多细节的应用打开、切换、退出效果无不让人愉悦。

应用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每一个步骤都通过动画清晰展示,卡顿和延迟也都被新版系统消灭光。谁还要说安卓不好看,小雷肯定会第一个反驳

OLED如今已是中高端手机首选的屏幕材质,它有著每个像素点可以独立关闭的特性。基于此,Android 10将黑色主题升级为黑暗模式,打开后系统的每个角落都会切换为更适合夜间使用的深色,不仅护眼也能节省耗电。

黑暗模式并不会强制将全部应用变成黑色,应用需要接入新的介面,才能实现一呼百应的效果。因此谷歌应当加速推动第三方应用适配,不过在那之前,谷歌得让还没适配的自家应用跟上Android 10正式发布的节奏。

应用许可权管理的进一步增强,也是Android 10诸多改进中与用户体验紧密相关的一点,不管你是否在意都会因而受益。

通知数量、电话许可权、随机MAC地址,这些与隐私和实际体验挂钩的许可权都被整合到设置项中,只要愿意你就能自定义出隐私保护前所未有强大的安卓手机。还有定位许可权,你现在可以设置为仅在打开应用时可以定位,不用担心耗电或是被恶意追踪。

智能手机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不少人也因此更加容易分心。为帮助人们专注下来不被手机影响,Android 10加入了静默通知以及专注模式

过去无论是哪种通知,手机都会无差别地提示你,而现在系统会自动分析出不必要的通知,让它们悄悄地出现不去打扰用户。

一加7系列手机的禅定模式让人印象深刻,打开后强制关闭绝大部分功能的设计,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又喜欢。Android 10的专注模式与其相似,却又没有禅定模式那么激进

(图片来自9to5google)
(图片来自9to5google)

它只会暂停你选中的那些应用,并在你点击图标时告诉你:现在还不是时候。

多厂商同步更新,和等待说再见

提起Android系统升级,人们免不了会谈起谷歌以外的第三方厂商机型,等待新系统的漫长时光。几年前甚至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谷歌发布新版Android后,厂商才刚刚给旗下机型正式推送上一版系统。

为了解决Android阵营中,因不同厂商间系统更新节奏不同而造成的生态割裂问题,谷歌一直在推动系统适配方式的改变。Android 9时代谷歌引入了Project Treble,这个强制要求将手机上层系统和硬体控制部分分开,大幅减少了系统升级的工作量。

到了Android 10,我们见到了Project Treble的开花结果:谷歌向Pixel手机正式推送更新的同一天,Essential、小米、一加也公布了基于Android 10的系统更新

Essential的系统定制程度不高,使得这一品牌即使放慢新品推出节奏,也能第一时间为上市两年的PH-1推出更新。不过这和中国的用户关系不大,Essential始终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听过的人少用过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最让人意外的是小米,红米K20 Pro直接得到了基于Android 10的MIUI 10更新,而且是面向所有用户的稳定版。相比之前的版本,新系统基本没有肉眼可见变化,这是因为小米将Android底层和MIUI功能实现进行了分离。想要UI上的新东西,还得看MIUI 11。

一直以来都主打原生风格和轻快体验的一加,也推出了基于Android 10的国际版系统氧OS公测。虽然还不是正式版本,不过这也意味著国行版的氢OS也不远了。一加官方在论坛表示,待到安卓应用兼容性稳定后就将推出正式更新

华为、诺基亚等厂商都给出了更新的时间表,相信不用等待太久,大家就能将自己的安卓手机升级到Android 10。谷歌想要安卓在不同厂商设备中都能同步更新的愿望,这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得到改变的还有交互方式,无论是提前用上全面屏手势的国产厂商,还是跟随谷歌的国际品牌,在更新后都能使用上新的手势操作。从虚拟按键开始变得混乱的安卓手机交互,终于能够再度统一

安卓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系统

Android 10让安卓有了全新的面貌。

一方面谷歌在积极改变,他们为安卓带来了新的品牌标识,相比过去更加时尚更平易近人。

同时系统名称被简化,现在就叫Android 10,没有甜点代号也没有英文缩写。之后的更新也会延续数字命名,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轻松理解,不需要去琢磨缩写背后甜点代号的含义。

在保证体验一致这件事上,谷歌新引入了Project Mainline,将过去固定在系统中的部分组件模块化拆分。用户可以直接通过Play商店更新这部分系统组件,苦苦等待厂商提供更新的煎熬消退不少,过程也简单到甚至不需要重启手机。

除了收回系统的控制权,谷歌也有尝试用新的方法帮助厂商在产品上实现功能。谷歌给出的方案是在系统中预留相关介面,即使谷歌自家的Pixel手机用不上,厂商也能基于这些介面开发功能。

如此一来,多少能回避厂商花大力气开发新功能,之后却发现和谷歌「撞车」的尴尬。折叠屏以及桌面模式就是这样的例子,Pixel 4可能不会有这些功能,但厂商能够就此进行定制化开发,将来谷歌完善之后也不会有冲突。

你可以在更新了Android 10且支持视频输出的手机上,体验到原生的桌面模式。不过也正如谷歌所说的那样,如果厂商没有进行定制化开发,就只能看到像是把手机屏幕横过来放大的安卓桌面环境。

另一方面是,手机厂商们配合谷歌的动作也变得更快了。不仅仅是积极跟进系统更新,在安卓无法正式进入中国的功能上,厂商们也合作起来共同向用户提供一致的体验。

根据资深Android系统开发者袁辉辉的说法,谷歌在上半年对应用程序在Android 10的兼容性进行了考察,全球前1000应用中不达标率为4.3%,在中国前1000应用中这一数字达到了17.6%。

中国应用开发者的不规范,也让安卓一直背负著「综合体验不如iOS」、「应用生态割裂」的评价。好在谷歌和国内厂商依旧保持热情,共同以方向一致的手段来维护安卓应用的健康

定制系统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许可权管理机制,厂商之间还通过成立统一推送联盟这样的合作组织、通知开发者强制适配新版本API等手段,来保证安卓手机用起来简单又流畅。

在新版系统中,谷歌删除了基于NFC的数据分享功能Android Beam,改用Fast Share来满足文件分享需求。小米、OPPO和vivo推出了互传联盟,代替谷歌来实现国产手机的跨设备传送功能。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安卓手机都能有较为接近的体验。

已经登陆数十亿设备的安卓,如今完成了多个维度的进化:界面上流畅迅速,功能丰富程度赶上了定制系统。至于过去一直被人诟病的体验,安卓已经可以和iOS有来有往,不再有那么大的差异

新的品牌名和视觉效果,新的用户体验与生态环境,都意味著这个系统从Android 10开始再次出发。无惧对手威胁且颠覆了自我之后,进入新十年的安卓该往何处走?这是留给谷歌的下一个问题。

或许我们已经看到了答案:折叠屏、桌面模式以及其他变化,不仅是在完善功能也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满足了手机当前的需求,更要看向下一代,安卓正是因这种驱动力而不断前行。


雷科技,聚焦科技与生活。关注雷科技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得更多科技生活相关的文章内容。

到公众号回复:搞机。还可获得小雷给你准备的搞机技巧百宝箱哦~所有关于手机微信等相关搞机技能,雷科技帮你一键搞定。


不强制沙盒。要等Android 11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