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比如我有一个室友,整天闲话一堆。别人加入学生会,然后每天忙于开会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他自己却一直呆在寝室里,还整天说别人瞎忙,自己却很轻松。事实上,他整天除了上课和吃饭基本不出寝室,吃饭甚至都要叫外卖或者让我帮著带,当别人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他却说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他不想要奖学金,只想要毕业证。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他:你是不是独生子女。他说是。

我突然间明白了:不是因为他是独生子女而受到家里的溺爱而不想学习,而是没有人去衬托他的放纵和不努力,他没有对手。

就像今年某重点大学的十几名本科生被降成专科生一样,高中时他们的对手遍布全省,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当一切都结束以后,在那个都同样优秀的学校里他们失去了危机意识。他们认为,他们三年的努力可以为他们换来一个外表光鲜亮丽且又稳定的四年大学生活,可惜,一纸通知将这种空想化为泡影,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2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经验交流会在学校已经举办了很多年,每年都有学长学姐上台发言,告诉学弟学妹他们的一些经验。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学姐。当有人问她: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你为什么还能努力学习?她说:我的前面一直有人。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她不服输是因为她有一个姐姐,比她大两届,就读于一所重点大学,虽然她也是,但是排名终归有些差距。

所以她一直在努力,哪怕当所有人都在玩的时候,她也总是一个人默默的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第二年,她以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国奖,物理竞赛也拿到了一等奖。

她不想和别人比成绩,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哪怕是在太阳下也要勇敢的散发自己的光芒。3给自己找一个对手,只有成为对手彼此才可以比量。据说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在纵横疆场时没有一个可以匹敌的对手。无敌不是寂寞而是悲哀。但是这个对手一定要能激发你的潜能。曾经在图书馆遇到过一个学长,学长为了考研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可以说是最早来的,最晚走的,每天都是一个人,晚上那孤独的身影在路灯下被拉的很长很长。有一次我就问他:你每天一个人吗?他说是。我又问你这样每天不累么?他说:相比于累,我更怕考不上,我心目中的学校在全国招生人数很少,我不知道我的对手来自哪里,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能做的就是精益求精。学长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不知道对手来自哪里,只知道他们存在,我就不能有放弃的念头。潜在的对手最可怕,因为你从来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给你致命一击,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强大自己。

就像因为智能手机的崛起,著名数码相机品牌---尼康关闭了在中国的工厂,因为市场被智能手机侵占。按照传统逻辑,尼康最多被索尼、佳能等同行打败,但是,实际上打败它的居然是另一个行业---智能手机。对手无处不在,无物不包,唯有时刻保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心态,才能每次快对手一步,完成超越。有比较一切才会有意义。没有参照物的马拉松是会跑死人的。哪怕再远的马拉松,我永远知道,前面的那棵树都会使我离终点更近一点。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纵然时间流逝,但是这个观点依然保留了其本来的意义。所以,任何时候心中都要有一个对手,这样的时光才有意义。4说到给自己找一个对手,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鲶鱼效应,在满是危机的环境中生存,才能时刻逼自己奋斗超越。这样的情况在动物世界中很常见,没有谁能制霸整个种族,所以整个种族都在进化之路上继续前行,而领袖也在这样的争斗中脱颖而出。同样还有一个例子,曾经的胶卷帝国的突然崩溃。柯达公司正式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市值一落千丈。就是因为柯达十分抗拒新时代和新技术的来临。与其说是柯达公司没有意识到,还不如说是不愿意参与、推动数码技术的更新迭代,它步伐沉重的缓缓转身,却发现它离前行者越来越远。

柯达沉浸在曾经的胶卷帝国梦中,认为没有了对手,但却突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现在,时光过去了两年,当我现在在学长学姐当初的位置时,看著下面的学弟学妹,我依旧想告诉他们:大学四年能有一个对手这不是悲哀,而是幸运。有了对手你才知道你有多强,既不狂妄自大又不自卑。因为我有对手,所以三年来我不敢放松,就像两年前的那个学姐一样,不是在追赶,而是在试图超越。对手带给你们的不是压力,而是征服超越过后的快感和受用一生的精神与不断超越的信仰。愿大家都能在生活中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不负将来,不念过往。有一天能对来时的方向大喊一声,我会对得起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