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兩個人因爲長相問題而成爲衆矢之的,這兩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和魏延。司馬懿是“鷹視狼顧久後必反”,魏延呢,是“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司馬懿後來果然反了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而魏延,卻是因爲這個“反骨”背了莫大的黑鍋而屈死。

  因爲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魏延在民間的口碑不太好,天生反骨、撲滅諸葛亮續命的七星燈,都讓人對魏延產生了不好的印象。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魏延是蜀漢集團戰功最大的將領,僅次於關羽和張飛。魏延長期鎮守漢中,爲蜀漢抵禦來自曹魏的威脅,可謂功不可沒。

  但是魏延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會處理和同僚的關係,基本上蜀漢集團的高層中,沒有幾個人喜歡魏延,特別是文官集團,諸如楊儀,和魏延勢同水火。諸葛亮也很清楚這一點,一旦魏延掌權,整個蜀漢集團的官場恐怕要進行一次大地震。所以在五丈原病逝前,諸葛亮把軍權交給了楊儀和姜維等人,想讓權力來一個平穩的過度。

  魏延不願受到楊儀的束縛,在退軍途中將棧道燒燬,反攻楊儀,然而部下不服,他們只聽從後主劉禪和諸葛亮的命令,可此時劉禪與楊儀站在一邊,認爲魏延是謀反,部下自然不願追隨,魏延自己則在敗逃時被楊儀派遣的馬岱斬殺,馬岱拿着魏延的頭顱送到楊儀面前,楊儀還踩着魏延的腦袋並嘲笑。

  親兵不忍魏延死在荒郊野嶺,冒着生命危險將屍首埋在漢中城北門外的石馬鄉,併爲其守墓。魏延墓前有兩匹馬,象徵着害死魏延的馬岱楊儀,還有一個文官像,他手中拿着漢中地圖,低頭想魏延做出懺悔的狀態,這個文官很顯然指的就是諸葛亮,在懺悔沒有聽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不過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聽起來確實美好,但是極其冒險,難度係數也很大。諸葛亮小心謹慎,沒有采納魏延的建議,並沒有什麼錯。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着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