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古至今的疆土都非常遼闊,所以在上面生活的民族也比較多,直到現在也是如此,雖然一直說是五十六個民族,其實應該更多,因爲有些民族人數實在太稀少所以沒有統計在內,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民族就是如此,他們被登記在冊也是從近幾年纔開始的。

  元末時期,南方被漢人義軍控制,元朝勢力只能在北方活動,原本以爲這些起義軍會很快北伐,但奇怪的是,他們停止了討伐的腳步,而是選擇了相互爭鬥,這當中就有朱元璋,他在這些勢力當中脫穎而出,很快將陳友諒消滅,在南京定都,隨後才找人北上將蒙古人趕走。到這個時候,基本上大部分領地已經統一,但是還有一些邊邊角角不受控制,比如說雲南,元朝時期這裏是樑王的地盤,經過多年發展,這裏的勢力越來越強勁,樑王本身就繼承了祖先好戰的性格,所以這裏的人民也都是一個脾氣,明朝帶人來接洽希望能夠和平解決根本沒用,只能用武力決出勝負。

  不過在1381年,朱元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藍田等人帶着三十萬大軍駐紮在雲南,乾脆長期生活在那裏,和當地人結合,明朝存在了多少年他們就在那裏戍守了多少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本身就是漢人。直到清朝建立,當時的穿青大軍便帶着十幾萬人馬打着要復明的旗號返回故鄉,但是當時大局已定,這麼一小撥人實在改變不了明朝的命運,所以經過一番廝殺,他們從十幾萬人只剩下了幾千人,沒辦法只能返回雲南,從此改名換姓,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他們一直都沿用着明朝的習俗,所以和周邊地區或者其他民族的習慣有些不同,其實都是漢人,只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落下了一截而已,經過了幾百年的繁衍,他們的人口又重新恢復到了幾十萬,而因爲習俗的不同,他們也慢慢發展成獨特的穿青人,不過穿青人一直以來都不被認可爲少數民族,隨着社會越來越文明, 對歷史更加尊重,穿青民族才終於被國家承認,而這些穿青人也可以擁有原本屬於他們的身份。

  現在這些人的身份證上被取消了漢人身份,可以光明正大地寫上民族爲穿青人,而他們就是當年那些一直爲明朝戍守雲南戰士的後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