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科门诊常听到病人询问「脚到下午就会肿胀,是否肾脏有问题?」,汐止国泰综合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林静皓表示,人体有70%由水所组成,水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角色,一般民众往往将水肿与肾脏疾病画上等号。事实上水肿的原因,不见得是肾脏不好所引起,引起水肿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必须对症下药,才能降低水肿的发生率。

水肿可以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水肿。局部性水肿的原因包括静脉曲张、静脉炎、深层静脉栓塞、周边动脉阻塞、淋巴回流不良、下肢关节置换后局部循环不良,甚至局部过敏或感染也会引起水肿。全身性水肿的原因包括心脏、肝脏、肾脏、甲状腺出现问题及药物或营养不良引发。

医师表示,肾脏机能衰竭,肾脏出问题通常会有全身性水肿,肾脏负责体内调节体液、清除代谢废物与药物、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功能,当肾脏一旦发生病变,就无法有效发挥「过滤」废弃物和「再吸收」人体有益物质等重要功能,导致身体无法正常代谢水分及盐分,进而造成水肿。当肾脏机能严重衰退,可能伴随有血压升高、贫血、倦怠感、尿量变少等症状。若未即时就医治疗,未来甚至可能需要洗肾。

蛋白尿流失,原本应该要被肾脏再吸收的白蛋白等蛋白质,由于肾丝球异常,大量由尿中排泄。白蛋白负责维持人体的胶体渗透压,大量流失的结果,造成血中蛋白质太低,也会引起全身性水肿。通常伴有小便泡沫存在,在临床上引发肾丝球疾病的病因,可能是原发性或起因于全身性的疾病。目前糖尿病肾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疾病造成的蛋白尿,就需要肾脏科医师做更仔细的评估与检查。

水肿时,饮食应该尽量清淡,减少盐分的摄取;晚上睡觉时,将下肢垫高,促进循环,使水肿缓解。避免久坐久站,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静脉回流,消除水肿。

水肿的原因很多,诊断上须详细询问过去病史、过敏史及用药史,配合理学和实验室血液、尿液、胸部X光及超音波等检查。务必找对医师接受诊察,得到正确的诊断,才可做出适当的处置对症下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