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昨天在進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化與臺灣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交流交往。

  香港大公網22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說,當下兩岸關係嚴峻,兩會的涉臺內容備受關注。“深化與臺灣島內各界人士交流”這一政策正中民進黨當局的要害。當前民進黨當局仍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依然停擺,而兩岸民間交流則成爲兩岸交往和溝通的重要渠道。大陸方面近年先後頒佈惠及臺企臺胞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和“11條措施”,有助於深化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粉碎民進黨當局阻撓兩岸民衆交流、切斷兩岸同胞情誼的陰謀。

  近年民進黨當局大肆破壞兩岸關係,阻撓兩岸交流,企圖使兩岸重回當年“老死不相往來”的隔絕年代。最爲人詬病的是民進黨“立委”去年12月強行通過的“反滲透法”,視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至於所謂“滲透來源”,是指“境外敵對勢力政府、政黨之組織、團體等,所設立或實質控制的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之人”。這意味着只要是從大陸來的人士,都可被定性爲“滲透來源”,而臺灣民衆只要與大陸人士接觸過,都有可能視爲“接受滲透”。根據罰則,違者最重可被判5年有期徒刑、並罰新臺幣1000萬元。這根本就是“綠色恐怖”,使臺灣民衆不敢參與兩岸交流、不敢去來大陸。所以,如何繼續推動兩岸交流,是大陸面臨的嚴峻挑戰。

  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10部門聯合出臺11條助力臺企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將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爲臺商臺企拓出一片有利於發展的環境,也再次表明大陸方面持續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這“11條措施”與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一脈相承。這些措施推出以來,受到廣大臺商臺胞的高度稱讚,堅定了臺商紮根大陸發展的信心,又吸引了更多的臺青登陸發展。

  近月雖然民進黨當局以疫情爲由暫停“小三通”以及縮減兩岸直航航班,給兩岸人員往來製造障礙,但仍阻擋不了兩岸同胞交流。自上月以來,在香港《大公報》記者的牽線下,兩岸民間人士圍繞防疫抗疫的主題舉行了三場視訊會議,彼此分享成功經驗,開闢了兩岸民間交流的新方式。由此再一次證明,兩岸同根同源、同聲同氣,兩岸交流已經成爲臺灣民衆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不論民進黨當局耍什麼花招,都無法切斷兩岸民間交流。(編輯:李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