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羣島資料圖。(圖片來源:臺媒)

  日本共同社日前一篇報道在臺灣激起千層浪:“解放軍計劃在8月舉行以‘奪取臺灣下轄東沙羣島’爲假想目標的登陸演習”。臺灣軍方當天緊急聲明“能確保東沙安全”,島內專家紛紛猜測解放軍此舉是“意圖打通航母通向太平洋通道”、“爲南海防空識別區做準備”。

  香港中評網15日發表評論也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昨天起在渤海灣舉行長達兩個半月的軍事演習。因爲演習時間長、戰區跨度大,520又臨近,外界分析這次演習的目的包括威懾“臺獨”,爲必要時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做準備。

  渤海灣演習的消息是中國大陸主動發佈的。除此之外,日本共同社報道,解放軍計劃8月在南海進行奪島、登陸演習,假想目標是臺灣駐防控制的東沙島。這是外媒首次報道大陸可能借演習奪取東沙島。

  文章指出,過去每當“臺獨”猖獗、外力插手嚴重時,大陸就會舉行大規模的、具針對性的演習;而當兩岸關係改善時,大陸的軍事行動就會相應保持克制。一張一馳,皆是對“臺獨”與外力插手的因應。

  臺海曾經多次爆發危機,包括1995年至1996年發生的那一次。1995年5月,美國突然宣佈允許李登輝“訪美”,嚴重損害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大陸採取一系列措施回擊。1995年7月及1996年3月,大陸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導彈實彈發射演習,並推遲第二輪“汪辜會談”。

  以當前“臺獨”猖獗、外力插手的嚴重程度,臺海有可能再次爆發嚴重危機。局勢嚴峻,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早前指出,大陸需要提高威懾力。威懾力包括三要素,其一是實力,沒有實力不叫威懾;其二是決心,沒有使用實力的決心,實力形同虛設;其三是讓對手知道。

  文章認爲,很多跡象顯示,大陸正在強化戰略部署、提升威懾力,渤海灣演習與8月可能進行的奪島演習,皆是有關部署的組成部分,這是大陸充分展示實力與決心的機會。大陸不可能坐視“臺獨”生米煮成熟飯,如果“臺獨”繼續挑釁,懲罰“臺獨”的“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推出,將是必然選擇。(編輯:李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