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大華網路報”15日發表專欄評論指出,關於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完全倒向美國,這樣的做法引起不少藍綠有識之士的憂慮。文章分析了民進黨持此立場背後的邏輯,並指出這種錯誤做法的荒謬。

  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的錯誤論證,基本假定是兩岸爲“敵對關係”,“敵我分明”,非黑即白。認爲“武力威脅”之下,臺灣不能當騎牆派,想兩面討好,只能夠“堅持與美國站在一起”。

  這種論證顯然經不起深入分析。無可諱言,兩岸之間有爭議,但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兩岸面對矛盾和爭議的態度也有許多變化。例如兩岸過去曾經“漢賊不兩立”,也曾經熱絡交流。換言之,兩岸之間對於處理彼此問題的方法,其實是隨着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老實說,民進黨在面對此一問題時,只看到“武力”,卻忽略了和平統一;只看到了“威脅”,沒看到機會。過去二十多年來,兩岸已發展出密切的經貿、文化和社會交流,已經不宜再用“敵我分明”這種二分法來彼此對待,否則只會造成自我矛盾而已。民進黨現在想要ECFA卻又不放棄對抗,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民進黨向美國一邊倒的另一論證是認爲,臺灣如果希望美國會在大陸“攻打”臺灣之時出手相救,就不可能當騎牆派。這個論證的基本假定是美國定會來救,但美國真的會來救嗎?不僅不少美國學者抱着懷疑的態度。從歷史來看,美國也曾經背叛過臺灣和許多盟友。

  這一個論證更忽略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美國會不會來救,最主要是看臺灣值不值得救。爲什麼美國學者也抱持懷疑的態度,就是因爲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一直在縮小之中,而且中國在局部區域的實力已有不少地方超過了美國。換言之,中國軍力的發展已經到達了某一種程度,使美國干預臺海軍事衝突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會讓美國猶豫再三。

  這個論證也忽略了另一個可能性,亦即臺灣愈向美國靠攏,反而會更進一步促使大陸增加軍事的準備,並加強對臺灣各種施壓的力道。換言之,臺灣愈向美國靠攏,反而將臺灣推向軍事衝突的險地。

  支持臺灣向美國靠攏的另一個論證認爲,這一波逆全球化浪潮的核心是“去中國化”。認爲美國雖然無法改造聯合國體系的多邊國際組織,但它會通過雙邊合作來推動“圍堵中國”的價值同盟,而“美臺同盟”是美國領導的“價值同盟”的核心部分。這種想法完全違背事實,更是一廂情願。

  其實,美國現在是自己退出全球化的潮流,中國反而是支持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最力的國家,不論是歐洲或亞、非、拉各國和地區,都沒有隨美國節拍起舞的做法。連美國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爲特朗普政府嚴重損壞了美國全球領導的地位,老實說,臺灣連經濟上的自貿協定都無法參與了,更何況具有安全意義的聯盟,此一論證完全是癡人說夢而已。

  文章最後指出,建立在錯誤論證基礎之上的臺灣民進黨當局,靠美國的結果只能“唯美是從”,臺灣反而成了別人的棋子,這樣的“外交”只會框住自己的選項而已。(編輯:李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