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真的决定北方格局了么?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袁绍败退回河北。官渡之战虽然失败,袁绍雄踞冀、青、幽、并北方四州,实力依然在曹操之上,官渡之战对于袁绍集团最大的损失是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这并没有动摇袁绍根本。袁绍是主动进攻曹操失败的,并非因为曹操的进攻而兵败,虽然调兵遣将进攻曹操,但是守卫本土的军队还是有的,主动进攻下的失败以后只不过是由攻势暂时转为守势,并不至于迅速败亡,实力远在曹操之上,如果打起消耗战来,曹是耗不过袁绍的,袁绍输得起,曹操却输不起。

  实际上官渡之战曹操的损失也是很大的,根本无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首先是腹背受敌,即使袁绍最终被打败了,刘备依然在汝南地区抗击曹操,直到建安六年,曹操才彻底击败刘备。可是刘备也是个百折不挠的,败退入荆州以后。又怂恿刘表进攻曹操。其次是粮草危机,官渡之战时期,曹军粮草几乎消耗殆尽,曹操都差点准备撤退了,如果不是许攸叛变,曹操已经输了。最终取胜,曹军依然面临粮草不足的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曹操不把袁绍降卒收而用之而是选择屠杀了,自己的军队粮草都不够,怎么养他们呢?

  曹操如何平定北方四州的?

  公元202年5月,袁绍病逝,袁尚继位,袁谭则自称车骑将军,屯兵黎阳。同年九月,准备充分的曹操才开始对冀州发起进攻。

  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三国志

  不可否认曹操的军事能力很强,袁谭、袁尚都不是他的对手。曹军连战连胜,袁谭、袁尚只得选择固守。到了建安8年3月,曹操终于突破袁谭、袁尚部署的防线,大破袁军。4月份。直接包围了邺城。但是邺城之战并不顺利:

  操军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后汉书

  袁尚迎击曹操并击败之,曹操只得暂时撤退回许都,留贾信屯黎阳,这时候曹操考虑一番,决定暂时不管袁尚,先搞定刘表。但是这边曹操刚刚走,袁氏却发生了内乱,原来袁谭才是袁绍长子,且在袁绍夺取北方四州的过程中屡建战功,袁绍死后,于情于理都应该由袁谭继承北方四州,但是袁绍却废长立幼,让袁尚继承基业。袁谭、袁尚面对曹操进攻之时,能够同心协力抵抗曹操,终于反败为胜取得邺城保卫战的胜利,但是当曹操退兵之时,袁谭、袁尚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以至于兄弟反目兵戎相见,曹操正是利用这一点,先是联合袁谭打败袁尚,接着又反过来消灭袁谭。具体时间如下:

  公元204年,曹操破袁尚,夺取冀州;

  公元205年正月,曹操灭袁谭,夺取青州;

  公元205年3月,袁熙部将投降曹操,夺取幽州;

  公元206年 3月,曹操破高干,夺取幷州;

  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袁尚、袁熙败退入辽东,被公孙康杀死。

  也就是说,曹操用了7年时间,才平定北方四州。

  袁绍如何翻盘?

  实际上袁绍想要翻盘很简单:

  第一:任命袁谭为继承人,并且不要给其他儿子任何权利,全力扶持袁谭统治北方四州。

  第二:联络荆州刘表,凉州马腾,江东孙权,使得曹操四面楚歌,自顾不暇。

  第三:凭借人口、资源的优势压制曹操,和曹操比发展速度。

  因此,官渡之战结束以后,袁绍是有机会反败为胜的。

  参考文献:

  《后汉书》

  《三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