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個問題,難道我把自己買的飯喫完了那些沒飯喫的人就能喫上飯了嗎?

(2)通常買飯的時候給的量我是喫不完的,有時候我會給店家說少給一些飯,可是為什麼我要用同樣的價格去買比別人量少的食物?給多了我喫不完扔掉真的是錯誤的?(有條件我會把剩飯帶走下一頓接著喫,可是沒條件的時候呢?)

(3)如果自己非要喫完那些飯,不會影響我的健康嗎?


我覺得不要刻意浪費。

比如你飯量是半碗飯。飯店一碗飯起賣。排除打包的情況。

情況一:你點了一碗,只喫了半碗,這不叫浪費。沒辦法嘍,已經把損失降到最低了。情況二:你點了兩碗飯,只喫了半碗,其他丟了,這叫浪費,可恥。情況三:你點了兩碗飯,為了不浪費,把自己喫的撐的肚子疼,這叫有毛病。

我爸50後,做飯特別愛做一大鍋,家裡三個人喫飯,做五個人的量。五個人喫飯,做十個人的量。

然後喫不完放冰箱冷藏或者冷凍,每頓喫剩飯,直到喫完。

經常一大鍋米飯,兩三天還沒喫完,都變味了,還要逼人喫,不然就是浪費可恥。等到壞的實在不能喫,扔了的時候,各種心痛嘆息沒人喫飯導致浪費了糧食。我一點都沒覺得他很珍惜糧食。小時候不會自己盛飯的時候,我媽給我盛飯,盛一大碗,我根本喫不下的量,每次喫的特別撐,不想喫還逼我喫完,教我背憫農。

說粒粒皆辛苦。

於是我每次喫飯喫到最後都特別痛苦。而她知道我的飯量根本沒那麼大,每次依舊都會盛特別大一碗。然後每次痛苦循環,溝通、反抗無效,剩一點就罵我浪費。於是我在家的時候一直比較胖。我覺得她更浪費糧食。現在認識的一些長輩,都是平時喫飯特別不捨的浪費糧食那種,但是等到因為一些事情請客喫飯,就會出現,不到十個人喫飯點二三十道菜?就是桌子一層放滿放不下,都要摞起來兩層了。大家都喫撐了,也不過只喫下去不到三分之一。喫不完的,要麼打包,要麼走人丟掉。也是這種長輩,平時最愛讓人把碗裏飯喫乾淨,否則就責怪人浪費。我,現在脫離家庭,飲食習慣早就改變了,也瘦了。可能在別人眼裡我是個浪費的人?我現在沒什麼非要喫光飯的習慣,我飯量算小的。出去喫飯,盡量點很少。因為不夠可以再加。

去快餐店,最少點一份蓋飯,麵條之類的。我也經常喫不完。離家近的情況,一碗飯我都提前用塑料袋打包一半,可以回去喫一次。

但是不方便打包,也不好保存的飯我就是直接剩下了。自己做飯,都是寧願少一點,喫不完的,頂多再喫一頓,兩頓還沒喫完就扔了,然後吸取教訓下次少弄點。沒辦法哦,喫下去,肚子撐的難受。喫的太多。攝入太多能量,肥了還要費勁減肥,減肥要費時費力心情不好。所以比起喫不下還要硬塞進肚子,我覺得剩下的反而更好。這麼多年,就是不明白,我爸媽,不喜歡浪費糧食,卻每次做超級大一鍋飯,逼人頓頓喫剩飯一口不能浪費的心裡,我覺得很費解,費解到頭疼,不可理喻。還有那些年長的人,那麼愛惜糧食的人,鋪張浪費起來眼睛都不眨。費解,不可理喻。我覺得浪不浪費,不在於一定喫乾淨飯吧,當然能喫光是好的,但是寧願撐的肚子疼也要喫光,不是得不償失麼?食物是給人能量和快樂的東西,不是讓人難受的啊。與其每次撐自己。不如,喫飯,少點菜,能打包打包。不好保存,或者飯的量實在太大,剩了就剩了吧。

別把一件本來開心的事,弄得讓人難受。

圖片從微博偷來的。


你不想喫就丟掉唄又沒人管你,在乎這種問題真的沒必要,就算別人覺得浪費那也是別人的事,要是看不慣你這樣做你就讓她喫掉,既然她那麼怕浪費


第二個觀點我覺得怎麼說那,就像自助餐,花同樣的錢每個人喫的量不一樣,自己覺得滿意就好。

如果全世界都按照美國人對於資源的利用程度來生活,大概需要五個地球。盡量不浪費,當然自己喫不進去的話,不勉強也沒什麼錯。

沒有道德上的批判,盡量不浪費是個好習慣,僅此而已


謝邀。

第一個問題,因為每份食物在生產、包裝都會使用地球的資源,產生相應的副產物,都喫掉可以提升效率,相對減少副產物的產生。

第二個問題,可以和商家商量,也可以和朋友合買,或者買包裝較少的食物。

第三個問題,沒有必要非喫完,那樣對身體有害。盡量打包,或者用做其他用途。而且剩菜餐廳也會去廢物利用,不用太糾結這個。


謝邀。

這個問題和道德綁架很類似

首先,不浪費食物是對地球有益的行為。具體是,不浪費食物相應減少地球資源利用,有助於循環資源。

對應到個人,是鼓勵不浪費,是個人對於地球的奉獻。第⑵個問題,用同樣的價格買比別人更少的食物,這就是一種奉獻,社會鼓勵這種行為但不強制。如果有人強制你,不用聽他的。後面的問題你應該是問反了,沒條件才會留著剩飯到下一頓喫,有條件就不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