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建仲﹝台中慈济医院中医部主任﹞
摄影/赖廷翰

夏至来临,又进入中医所谓「冬病夏治」的时节。中医观点认为,在夏日做好疾病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好发于秋冬的疾病困扰,像是过敏性鼻炎、气喘等。

「三伏天」是农历中一年最热的三天。台中慈济医院中医部医师陈建仲说,此时人体表血管扩张,气血畅通,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利用一些辛温、温阳、逐痰的中药,在背部特定穴位进行敷贴,使药物从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经由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提升免疫能力,等到冬季来临时就能避免外感疾病侵犯,以达治疗呼吸疾病的效果。

四时气候更替之时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借由节气灸强调扶助正气,提高身体整体调节能力。中医所谓的三伏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是依据节气历法所计算而来:气喘、过敏性鼻炎是冬季好发的疾病,属肺系疾病,肺的五行属「金」,故取初伏天为夏至后第三个(五行中属金)庚日,第四个庚日是中伏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天,这三天便是三伏天,彼此相隔十日。

「三伏贴」适应症包含气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质虚弱、容易反复感冒者,医师将灸疗膏涂在特定穴位上,用黏性不织布覆盖灸疗部位,经皮下吸收及刺激穴位完成治疗;本法除了可减少肠胃道干扰,延长药效外,尤适合不喜服药的小儿及服药过多的老人;急性感冒、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烧、皮肤易过敏者、孕妇及一岁以下幼儿,则不宜采用。

陈建仲强调,三伏贴疗法因个人体质而异,每个人的效果并不一致,敷药当天宜洗热水澡、饮食以清淡营养丰富为宜、忌食辛辣及生冷、荤腥、易过敏食物及酒。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无健保给付必须自费,台中慈济医院中医部咨询04-3606-066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