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指考,考生,陪考家长,考场(图/记者张一中摄)

▲近5万多考生报名的大学指考即将在7月1日至3日登场。(图/记者张一中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大学指考化学科将在7月1日举行,吴限定律文理补习班化学老师董乐分析,这次指考应著重在基础化学(三)、选修化学(上)、选修化学(下),此三册内容的实验内容务必熟读,只要熟悉基础观念、计算流程,大多题目都能迎刃而解,便可将时间留给叙述较长的实验题、时事题,耐心读完题目后才能抓住关键字。

董乐指出,考前除了熟读观念后,务必搭配考古题作练习。计算部分,理想气体方程式、速率定律式的求法、平衡常数的计算、溶液、酸碱滴定、缓冲溶液、氧化还原滴定,都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考题,准备时必须熟悉求值的流程,但不需耗费时间在复杂数字的计算。

请继续往下阅读...

董乐说明,实验类型的题型应先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其中原理最为重要,必须熟知反应式、操作方法、选用仪器,另外也要注意步骤中浓度的计算、实验结果任何有关颜色的变化。也建议可以为实验步骤画出简单的流程示意图,帮助自己快速看懂题目。常入考题的实验包含秒表反应、勒沙特列原理、溶度积测定、凝固点下降的测定、酸碱滴定。

▲▼107年大学指定考科考试,大学指考,考生,考场,陪考,家长,教育,升学压力,考试,青少年,学生,多元入学。(图/记者李毓康摄)

▲补教师建议考生,最后两周冲刺一定要将考古题作熟,并完全了解其中原理,尽可能写到十年以上必能顺利应考。(图/记者李毓康摄)

时事部分,董乐表示,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酵素相关内容,因内容偏重生物知识,且出题时也一定会提供文章叙述,只要利用基础观念就能解题。时事题所需观念通常会更基础、更容易,只是题目较长,需静下心阅读以抓住解题方向。

文城教育学院地理科老师玮哥进一步分析,近8年指考考题中,以有机化学(包含有机分类、化学反应、异构物)搭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凡得瓦力、溶沸点影 响)为最大宗,每年约莫18~20 分,接著是酸碱与中和(包含滴定、中和、盐类酸碱判定)约9~12分,再者则是氧化还原搭配电化学(一般氧化还原判断与滴定、电解、电镀等)约8~10分,最后则是每年必考的无机化合物反应与金属错合物约 6~8分,尤以金属错合物每年必出至少一题。

玮哥也指出实验部份近年出题的机率,最高者为反应速率中的秒表反应、反应平衡中的溶解度积测试与比色法,此类实验每次出题都以题组呈现,配分约6~8分。每年学测范围出题约莫10~15分且为基本分,考生掌握上述基本分要过均 标接近前标已十拿九稳。

玮哥最后也提醒考生,学测考完后,若有回答不顺或观念不清楚的题目,一定要弄懂,避免指考再度出现,另外,建议学生,最后两周冲刺一定要将考古题作熟,并完全了解其中原理,尽可能写到十年以上必能顺利应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