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分为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个阵营之间展开了集团式的相互倾轧。但事实上,社会主义阵营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在50年代中期中苏蜜月期的时候中苏友好的关系到了50年代末开始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随着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异产生,中苏之间越来越频繁地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上相互疏远、冷淡,甚至发展到相互之间激烈的对峙冲突,中苏之间的矛盾到达珍宝岛冲突之时达到了顶峰,而这次冲突差点演变成第二次“古巴导弹危机”。



珍宝岛事件发生地点,可以明显看出珍宝岛处于乌苏里江主航道西侧,应属中国。


于是到了60年代末,双方的矛盾激化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中国和苏联由于黑龙江流域的珍宝岛归属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终于于1969年3月,爆发了一场边界冲突,该事件以中方的胜利而告终。


珍宝岛冲突示意图


事实上,按照1860年清政府和沙皇俄国签署的《北京条约》规定,乌苏里江属于界河,而珍宝岛地处乌苏里江江心,所以即使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多年,中苏仍然没有达成关于珍宝岛的归属协定,中方和苏方都宣称拥有该岛主权,而如果按照珍宝岛在乌苏里江上的位置,明显是能发现该岛处于中心航道的中方一侧,所以按照相关国际法,岛屿应该属于中国,但是自从二战的“八月风暴行动”之后,苏联开始在珍宝岛进行常规巡逻。


1968年中苏关系紧张时,中国修建的131地下防核爆避难所


苏联曾经在60年代初有意移交珍宝岛给中国,但是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的缘故,珍宝岛移交谈判无疾而终,逐渐的双方在珍宝岛上相互关系从冷淡发展到对骂,到了1968年,中苏双方在珍宝岛上发生械斗(棍棒)和小规模武装行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事情开始朝着更大规模的冲突演变。


1969年3月苏联方面发现中方人员再次登岛,原本以为中方只是执行例行任务苏军派遣巡逻队加以应对,不想被中方伏击,造成数十人死亡,这一事情来得及其突然,以至于苏联方面根本没有来得及应对,匆忙之中,苏联派遣坦克、战机和BM-21火箭炮对中方进行威胁恫吓,然而中方并没有惧怕,反而通过单兵携带无后坐力炮和其他轻武器在珍宝岛上狙击苏军及其装甲部队,3月15日,苏联方面一辆最先进的T-62坦克被火箭筒击毁履带无法移动,乘员随即弃车逃生。


 被中方打捞上来的T-62坦克


当时我们用的坦克还是苏联于50年代援助的T-54/55家族坦克国产化的59中型坦克,但T-62的出现瞬间令中国军方眼前一亮,随即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将这辆T-62搞到”。当然T-62如果被中国搞到,对苏方也是不小的损失,随即苏联也出动了工兵,将T-62车底的冰层炸碎,使得坦克坠入江底,苏方本以为万无一失,却没想到中方在4月27日夜间派遣了经验丰富的潜水员打捞上了T-62,并偷偷运回6409厂进行研究。


苏方在珍宝岛吃了不小的亏,但反正和中国之间友善的面具已经被撕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开始企图通过核威胁来迫使中国服软,甚至苏联方面还跟美国联系,试图达成临时作战结盟,对尚处于核武器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实施联合毁灭性核打击,然而美方并未表态,苏联也只能作罢。


 图上此岛为珍宝岛


1969年9月29日,中国针锋相对的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同时使用轰-6轰炸机进行了300万吨级空投氢弹试验。两次核试验对苏联进行了有效核威慑,遏制了苏联臆想中的发动全面战争的企图。在中国核试验的一个月后,1969年10月,中苏两国领导人举行外交谈判,由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引发的核危机得以解除。


这次的珍宝岛冲突堪比第二次“古巴导弹危机”,只不过苏联并未付诸实践,多亏中国的“四两拨千斤”般的应对和美方不置可否的表态,才让苏联吃了一个“哑巴亏”,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扩张企图得到了一定的遏制。而在多年之后苏联解体,俄罗斯对华态度发生转变,互相加深联系,在和平解决中俄东北边界问题后,相互谅解并维持睦邻友好的战略协作,这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