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寂近兩年的樓市人氣有所回升,市場炒作有所擡頭,房地產市場再現久違的“小陽春”。

  然而,新華社主管報紙經濟參考報4月4日頭版刊登評論文章,稱經濟金融基本面決定了中國的房價增長空間日益狹小,“需高度警惕樓市熱炒苗頭,堅決遏制房地產市場投機炒作”。

  2018年末中國房地產市值達到450萬億元,而目前A股市值不到50萬億元,後者只有前者的九分之一。房地產市值纔是中國最大的金融市場,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重點一直都在房地產市場。過去20年顯示,與歐美等國家的自由市場經濟不同,中國政府在宏觀經濟中依然扮演着決定性的角色。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往往決定着經濟走勢,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如果房價暴漲,例如2017年的中國房市,暴漲後意味着房價有泡沫,泡沫要麼被刺破,要麼被慢慢消化,前者會引起房價大跌,後者會讓政府的政策在很長時間沒有調控空間。因此,政府最期望房價走勢均勻且溫和,一般來說,房價合理的上漲速度大致等於名義GDP增長速度。

  但是現階段與2014年不同的是,居民槓桿率已處於高位,國家承受不了再一次的房價牛市。持續高漲的房價不僅拖累我們的生產力,還有就是轉移了我們手裏的財富,削弱了創新能力。如今美國已經將中國定義爲戰略對手,未來十年,中國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一向以穩健著稱的中國政府一定會給自己留足政策調控空間。央媒再一次傳遞“房住不炒”的信號,這是國家的底線,也是基礎,毫不動搖,這也意味着未來的房價大概率保持平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