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人生果实》

  津端英子与津端修一

  90岁的建筑师津端修一,与其87岁的妻子英子,如陶渊明般,一同深居在林间小屋,与泥土和植物打交道。

  那座小屋,位于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隅,是津端先生模仿他喜爱的建筑师安托宁·雷蒙德的家所建造。

  英子为修一理发

  这对相伴60多年的夫妻,在这里生活已有40余年。

  院子里50多种水果、70多种蔬菜和180棵繁盛的树木,都靠二人的打理。

  家中的院子

  作为一名建筑师,修一对大自然有着别样的感情。他常说,城市应该与森林共生。

  透过他们院子里为植物们做的小木牌,就不难看出夫妻二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花草树木,在他们的照料里,被赋予了生命,而他们也在四季交替里,接受着自然的馈赠。

  在两位年长老人的身上,你甚至不会感觉到苍老的痕迹。

  在时间的冲洗里,岁月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去生活的无奈,而是让他们在一复一日的生活里不断拾起那些琐碎的惊喜。

  英子的厨艺

  即便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没有博人眼球的人设,这部仅靠两位白发苍苍老人的温润生活的纪录片,却拿下了豆瓣高达9.6的分数,被评为2018年最高评分纪录片。

  《人生果实》日本版海报

  若你问我为什么?

  我想,大概就是当最温柔最绵长的真实生活呈现在你面前之时,任何人都不可能抵抗这种感动。

  它能让你相信爱情与那些看上去与“便捷”无关的生活方式,甚至不畏惧苍老与死亡。

  1

  修一与英子相识于60多年前,那时修一还是帆船队队长,英子是酿酒坊的独生女。

  因为带着帆船队队员,身上没钱,修一只好寄住在英子家。

  英子翻出照片,还是穷小子的修一,只穿着麻布裤子和草鞋。

  两人结婚的时候,甚至连婚礼都没有举办,就靠着一个热闹的Party,两人成为了生命之中挚爱的伴侣。

  一直热爱帆船的修一,微薄的月薪根本无法支付梦想中帆船的费用。英子就悄悄揹着他,把自己的和服拿去典当行换钱。

  现在回忆起来,英子也只是满脸笑容、轻描淡写地说:这种事不能告诉他的。

  虽然在60多年的相处里,他们也会为了桌子摆放的位置而“争执”,也有着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但英子从来没有变过,一直“迁就”着这位固执的丈夫。

  用英子的话说,她从小被家里教育女孩子不能没有笑容。直到遇上了修一,她才可以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

  无论她有什么想法,修一总会第一时间鼓励她“去做吧!”

  少女时期的英子

  所以哪怕自己爱拿烤土司配果酱当早餐的英子,也会为了喜欢海苔和米饭的丈夫专门做一份早饭;哪怕不喜欢吃让人涨肚子的土豆,也会变着花样给丈夫以土豆为食材做饭。

  英子为修一上药

  这些不同,并没有让他们走远。

  反而像一根绳子,把他们紧紧拧在一起,交融在朝夕的平淡里。

  英子说,的心愿就是能听到他说好吃。而修一,也从来不吝啬对她的表扬。

  87岁高龄的英子,面对丈夫的夸奖,依然会露出腼腆的微笑,礼貌用“谢谢”回答。

  不仅如此,她还是如少女般,把英俊的男孩珍藏于心。她看着自己的丈夫称赞道,修一越来越帅气了。

  而修一,也在面对采访的时候大方表示,英子对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

  2

  修一和英子,一直秉持着“慢生活”的方式。

  耕食劳作,是他们生活的核心。

  从芋头、土豆,到草莓、柠檬,再到报春草和牡丹,院子里种满了花草与蔬果。

  他们甚至还专门做了一个供小鸟喝水与嬉戏的水盆放在院子,专供小鸟随意栖息。

  英子从来不去便利商店,几十年如一日,当自己的院子无法提供必要的食材之时,她只选择去当地的菜场,找熟人购买食材。

  她说,这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不仅如此,每每到收成的时候,英子还会细心把每一种食物打好包,分给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

  她相信食物之间的连接。对于奔忙在城市里的孙女,她也认为她一定会眷恋于外婆的味道。

  而修一呢?

  他还是坚持与朋友们通过信件的方式联系着。

  为了答谢,他甚至还会专门给菜市场的小伙子写信,鼓励他要好好经营,还会对一些很棒的食材提出表扬与建议。

  修一写给鱼店的卡片

  当孙女提出想要过家家的娃娃屋时,他坚持不去商场购买塑料玩具,而是通过自己的双手,用木头为孙女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娃娃屋。

  无论是小床、书桌、时钟,应有尽有。

  修一为孙女花子做的手工娃娃屋

  对于这些付诸于双手的事儿,修一始终乐在其中。

  建筑,当然是修一的最爱。

  一直秉持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修一,年轻时在完成新城计划时,因为考虑到投资回报率,他的设计并未被采用。

  好在,年近90的他,接到了一项医疗机构的改造计划。

  医疗机构写给修一的邀请信

  执意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修一,把这个项目看得尤为重要。

  没有多久,就交上了画好的效果图。他的思维,还是如年轻时候那般灵活而敏捷。对于感兴趣的事,一定全情投入。

  他说,这对我来说,是一生一次最幸福的工作。请放心与我商谈细节,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

  然而,就当我们以为修一可以亲眼见证自己的设计最终落地之时,他却还是先妻子一步,告别了这个世界。

  3

  2015年6月,打理完院子的修一像以往一样午睡,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醒来。

  英子在采访里,表示过她曾经想过谁先走一步的问题,但没想到最终,还是修一先离开了人世。

  葬礼那天,英子换下平日里白色系的衣服,穿上了黑色连衣裙。

  她一边抚摸着修一,一边说“之后我会努力活下去,你等我,等我生命到尽头的时候,我们一起周游南太平洋。”

  修一之后,英子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她负责起修一曾经的劳作。

  但一人一份的早餐,她仍然在坚持着。那些关于土豆的料理,她也依然会为修一准备一份。

  她说,她常常后悔,没能让修一吃得更好一些。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英子的孤独,但好在修一留给她的一切,都在这生活处处可见的缝隙里,哪里都是修一的痕迹。

  后来,医疗机构建成,英子抱着修一的照片去参加了落成仪式。

  后来,院子小鸟的水盆在台风天被打碎,英子认为一切都有寿命,但好在女儿还是坚持把水盆修补。

  后来,英子一个人支撑着曾经两个人的生活。

  再后来,2018年,英子也在6月去世,距离修一离开,刚好三年。

  想起李银河在给去世的王小波回信里写道的那样:

  我爱过你,我仍然爱着你,你的一生浸淫在爱之中,这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我也将终生浸淫在爱之中,直到最后的时刻,直到生命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万一灵魂存在,但愿我们还会相遇。

  《见字如面3》

  如若当真有灵魂,现在的他们应该已经相遇,即将启程南太平洋之旅了吧。

  那些田野、森林、花草瓜果、航海之梦,也仍然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在树木希林这段反复出现的旁白背后,修一与英子在他们一辈子的爱与相伴里,已经结出最最美好的人生果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