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民路过英格兰银行。(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英国政府仍一直试图干预英格兰银行的决策。(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许多父母无论他们的孩子有多大,都很难放弃对他们的控制权,而孩子则是倾向摆脱这些限制,这种对立似乎全世界都在发生,而这两个立场相反的关系,也是CNBC用以描述政府与中央银行间的关系。

一国的政府通常倾向于实现短期目标,尤其在选举时,这样有利于吸纳选票;不过一国的中央银行则往往关注著经济的长期目标,并且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肩负起国家的货币决策。不过政治常常取代这种独立性。

20年前,英国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赋予了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独立的地位。此举在当时受到多数人的赞扬与欢呼。不过至今英国政府仍一直试图干预英格兰银行的决策,英格兰银行这20年来似乎一直是走在钢索上。

这个趋势也不仅限于英国,有无数政府都曾试图干预这个领域,而世界各国的央行也无不努力抵御政治对他们的侵略,美国联准会(Fed)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今年7月,美国总统川普对Fed提高联邦利率的决策甚感不满,并持续指责Fed「疯了」、「精神错乱(loco)」、「荒谬」和「太作怪」,直指Fed是「他最大的威胁」(my biggest threat),最后甚至表示自己「也许」后悔提名鲍威尔(Jerome Powell)作为新任联准会主席。

▲▼美国联准会(FED)大楼。(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美国总统川普对联准会利率决策甚感不满。(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上个月,川普继续大肆抨击联准会的利率决策,他指责联准会提高利率的决定导致市场急剧下滑。不过事实上,川普并非第一个试图影响联准会利率决策的美国总统,联准会前主席伏尔克(Paul Volcker)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美国总统雷根(Ronald Reagan)就曾要求他「不要在大选前升息」。

另一个例子则发生在印度,最近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就与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 RBI)间产生摩擦,一度传出RBI总裁巴特尔(Urjit Patel)欲辞职抗议。RBI副总裁表示,破坏央行的独立性可能会导致「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今年6月,土耳其总统艾尔段(Tayyip Erdogan)任命自己的女婿当财政部长,内阁名单一出炉后土耳其里拉汇率狂泻。而俄罗斯、奈及利亚、南非及阿根廷等国家也都发生过类似的案例。

CNBC认为,将央行的控制权交给政府是一件愚蠢的事。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们愈来愈关注央行的政策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使得央行也欲加难以逃避政府的质疑与干预。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