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7667747
▲北海岸社福中心主任罗惠玲已任社工师18年,曾投入921地震、纳莉台风、SARS、八仙尘爆等救灾工作。(图/记者宋原彰摄,2019.03.27)

北海岸社福中心主任罗惠玲任社工师18年,曾投入921地震、纳莉台风、SARS、八仙尘爆等救灾工作,陪伴死伤病痛与灾民身心复原与心理关怀,今年获得新北市社会局颁布的社工师「努力不懈奖」;罗惠玲道出社工师的无力处与成就感,也感谢那些生命中「小小种子」。

谈及18年前担任社工师的第一项任务是担任921灾后生活重建工作,罗惠玲试著体会受灾户和受灾家属的心境,并为其谋求最适当的社会资源,给予陪伴与关心,「就像和八仙尘爆家属待在加护病房的等待区,我理解家长那不舍焦虑的心情,试著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给予建议。」

看见921灾后一栋栋倒下的房子,罗惠玲感慨地说,「人生真的要懂得珍惜当下,把握身边的人,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测『无常』的到来。」也因为这层体悟,她感谢始终在身边陪伴她的丈夫,往往重大灾害一发生,她必须抛下家务事,第一时间支援现场,而丈夫就必须无条件接手,「尘爆那晚,就是他亲自开车载我到医院,非常感谢他的支持与体谅。」

▲罗惠玲说,社工就像是一个有著「鸡婆个性」的人,不断为个案设想有什么社会资源,能够为个案谋得什么福利。(图/记者宋原彰摄,2019.03.27)

而说到担任社工师的无力感与无奈,罗惠玲说每个个案都有自己的想法,无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强灌给对方,有时凭著专业,提供尽可能的社会资源,却达不成对方期望,甚至遭对方用争吵、恶言相向等方式对待,就让她感到相当灰心且无奈,「遇到这样的个案,我们只能凭著专业,不断沟通。」

社工师工作往往须面对生命中经历重大变故的民众,有时个案不愿改变想法,有时因体制关系,社工师能力无法全面照顾到,都让罗惠玲感到相当沮丧;有时回到家里,小孩看见她面有难色,还会担心她正在生气或难过,只能轻声地问「能不能为我们说童话书故事?」让她相当感动孩子如此体贴她的心情。

罗惠玲指出,社工就像是一个有著「鸡婆个性」的人,不断为个案设想有什么社会资源,能够为个案谋得什么福利;现在网路发达,社会大众、社会局、警察、教育单位都会多方协助个案,「社工角色就像『媒介』,与个案『建立关系』,整合多方的资源与福利。」

罗惠玲表示,在服务职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赴大陆工作的父亲,因将孩子托友人照顾,结果沦落滞留海外,最后透过社工,安全将孩子顺利接回与家人团聚;另一位孩子因妈妈过世,被安置到寄养家庭,辗转送到机构,期间透过写信不断寻找原生家庭,最终在机构相认,在会面那一霎那,看到孩子绽放的笑容,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这些获得最好「归宿」的孩子们,还会陆续寄生活照片给罗惠玲,看到一张张孩子们的笑容,她说这就是她18年职涯里,最大的支持动力,「或许我们只占据他们人生中的小小部分,但是社工的帮助就像是小小种子,在我心中开花结果,绽放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