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雪豹保護面臨盜獵、人為干擾增加、現代化進程和氣候變化等挑戰。最重要的應對策略是平衡雪豹分布區中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全面了解雪豹的生存現狀和生態知識,將有助於制定保護策略。政府部門、民間機構及社會各界應鼎力合作,避免雪豹重蹈老虎的覆轍。(封面照片來自網路)

雪豹是一種美麗的大型貓科動物,大約7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目前,雪豹分布於青藏高原及周邊的高山和亞高山帶上,包括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等12個國家。

雪豹主要捕食山地有蹄類動物如岩羊和北山羊,也會捕食旱獺和家畜。作為頂級捕食者和關鍵物種,雪豹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維持高寒山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歷史

據估計,雪豹在野外僅存4000到7000隻 。他們面臨著棲息地退化、野生獵物減少和偷獵盜獵等威脅。早在1972年,雪豹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1975年就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瀕危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中國雪豹約佔全球雪豹種群的60%,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區),在甘肅、四川、雲南、內蒙古也有發現。上世紀50到80年代,雪豹在中國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 由於捕食家畜而皮毛經濟價值高,雪豹被大量獵殺。截至上世紀80年代末,雪豹很可能在西部大部分省(自治區)範圍內瀕臨滅絕,包括四川、青海、新疆和內蒙古。

中國雪豹的命運在80年代後期得到改變。1989年,雪豹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雪豹的分布區中,中國也逐步成立了一系列自然保護區,包括新疆的托木爾峰(1985年)、甘肅的祁連山(1987年)、西藏的羌塘(1993年)以及青海的三江源(2000年)。

挑戰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的雪豹保護取得長足進步,但仍存挑戰。

首先,雪豹仍然面臨偷獵的巨大威脅。在中亞一些地區,傳統上用雪豹皮毛製作帽子、大衣或裝飾牆壁;雪豹和豹的骨頭一起,被用作虎骨的替代品。這些傳統用途如今都已被法律嚴格禁止,然而研究表明最近幾年雪豹製品有向奢侈品轉型的趨勢。雪豹製品價格昂貴、利潤豐厚,雪豹盜獵和非法貿易時有發生。2013年至2015年的新聞報道顯示,中國至少有12起雪豹相關的案件被警方破獲,涉及3隻雪豹幼崽、至少13張雪豹毛皮和7具雪豹屍體。破獲並被新聞報道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盜獵是數量並不多的雪豹種群的主要威脅。 此外,報復性獵殺經常與盜獵交織在一起,構成雪豹的潛在威脅,尤其是在人與雪豹衝突激烈的區域。

第二個挑戰是雪豹分布區內日益增加的人類活動。 雪豹分布區的自然環境極端惡劣,居民主要從事畜牧業,人口密度較低。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幾乎所有的雪豹分布區都開展了鐵路、公路等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設施導致雪豹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擠壓了雪豹的生存空間。同時,交通改善也使得這些地區的人類活動大幅增加,如旅遊、採礦等。這些人為活動給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了沉重負擔,特別是開礦。此外,過去幾十年來家畜的過度放牧也造成了草場退化,進一步惡化了雪豹及其獵物的生存狀況。

第三,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化進程同樣在挑戰雪豹的保護。雪豹分布區內當地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主要是游牧,一種能耗少、污染低的生活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游牧民開始定居,汽車、摩托車和各式電子產品湧進西部,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更多污染。傳統文化和藏傳佛教對生態保護十分友好,對於雪豹保護至關重要,然而也受到現代化進程的影響。所有這些變化都可能給雪豹帶來潛在威脅。

第四,氣候變化是雪豹保護的另一個挑戰。雪豹生活的高山和亞高山帶,位於雪線和樹線之間。過去幾十年中,雪豹分布區的變暖速度高出北半球平均變暖速度的兩倍;模型估計這種趨勢在本世紀還將繼續或加快。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高山和亞高山帶將向山頂移動,這將導致雪豹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其中,青藏高原東部和南部邊緣可能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包括中國的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山東段。此外,氣候變化帶來的疾病、生物相互作用以及人類活動的變化也給雪豹和相關物種帶來其他潛在威脅。

應對

為應對上述挑戰,政府需加強執法、打擊雪豹盜獵等違法犯罪行為,更重要的是要平衡雪豹分布區中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要求當地民眾繼續艱苦且環保的生活,既不合理,也不現實。可持續的保護策略應同時改善當地民眾和雪豹的生存狀況。這需要全面了解中國雪豹的生存狀況和生態學知識。然而,中國雪豹的研究起步較晚,現在關於中國雪豹的信息還十分有限。20世紀60年代起有全國野生動物調查,20世紀80年代有喬治?夏勒博士的調查。從2002年起,中國雪豹的調查研究開始增加,研究涉及種群估計、食性、棲息地選擇和人豹衝突。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疆的托木爾峰、青海的三江源和甘肅的祁連山,僅覆蓋了中國雪豹分布區的一小部分。雪豹研究的下一步,應關注雪豹和同域分布的物種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對於雪豹的影響和疾病傳播等內容。

除了生態學信息,還應了解雪豹當地居民的文化、經濟。 例如,在雪豹捕殺家畜比較嚴重的地區,補償經濟損失可以降低人豹衝突;在三江源地區,在藏傳佛教寺廟僧侶的幫助下,雪豹保護的理念已被大多數當地人所接受。除了政府的努力,民間保護組織也為雪豹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雪豹保護上取得了長足進步。民間機構可以根據當地居民的願望提供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保護計劃。

如今,雪豹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吸引了來自公眾、科學家、環保人士和政府等越來越多的關注。 2013年,中國政府和其他11個雪豹分布國政府一道,通過了《雪豹保護比什凱克宣言》。然而,雪豹保護仍然任重道遠。老虎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在大型貓科動物中,雪豹與老虎的親緣關係最近。中國曾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老虎棲息地和最多的老虎種群數量,但在上個世紀,大量人類活動無孔不入,老虎幾乎喪失了所有棲息地和獵物。希望中國吸取老虎的教訓,莫讓雪豹重蹈覆轍。

更多關於雪豹保護的介紹,點擊以下文章標題:

TRAFFIC最新報告:每年有數百頭雪豹死於盜獵

三江源的雪豹:現狀、保護和未來

認識高寒山地的幽靈:雪豹

參考文獻:

本文翻譯自:Li, J., Xiao, L. and Lu, Z., 2016. Challenges of Snow Leopard Conservationin China. Sci China Life Sci. 59,pp.637-639.DOI:10.1007/s11427-016-5067-9

編譯:

李娟,動物學博士,2009年起從事雪豹研究。目前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從事雪豹相關的研究。參考文獻的第一作者。

*文章原載於微信公眾號PlateauWild,2016-10-23,編譯者李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