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夏天,我希望你們能記住一個人,你應該對他表示感恩、感激、感謝,感謝他賜予你的一切,膜拜他、崇拜他、愛他,他叫威利斯·開利,男,1876年11月26日出生,美國人,他發明了空調;

另外,在每一個炎熱的日子,你還要感謝一個中國人,感謝他在十幾萬年前一下幹掉了九個太陽,他就是后羿。

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后羿,而是空調——汽車空調!

汽車空調我們並不陌生,只要開車的就沒有不知道空調怎麼用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空調的工作原理,下面我們一張圖來說明問題。

冷氣與暖氣怎麼來的,看上圖就非常的清楚了。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外界或者車內的空氣,為啥經過蒸發箱或者暖風水箱就能變成冷風或者暖風了呢?

其實全靠一個東西——製冷劑!

來,看段非常討厭的百度百科:

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是製冷循環的工作介質,利用製冷劑的相變來傳遞熱量,既製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時吸熱,在冷凝器中凝結時放熱。當前能用作製冷劑的物質有80多種,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類、水和少數碳氫化合物等。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室召開了專門性的國際會議,並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的蒙特利爾協議書》,於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對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類的生產進行限制。1990年6月在倫敦召開了該議定書締約國的第二次會議,增加了對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產的限制,要求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產以上物質,發展中國家可推遲到2010年。另外對過渡性物質HCFC提出了2020年後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R12R22的替代品。

看完了這段雲里霧裡的文字,是不是看到我標粗的這幾個關鍵詞:R134a、R12、R22?

R134a-四氟乙烷;

R12/R22-飽和烴(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鹵代物的總稱;

好了,是不是又懵逼了?

R134a-車用冷媒!對臭氧層無污染;

R12/R22-家用空調氟利昂!對臭氧層有污染。

既然說的是車載空調,我們就來詳細聊下R134a。

總結下來,說人話就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冷媒,理化特性與氟利昂非常接近,而且又對大氣層無污染。

想看詳細解釋的點下面:

R134a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

回到車上,現在我們車上用的冷媒幾乎全是R134a這個東西了,畢竟環保,效果又很好。

那麼我們今天的重點來了:

AC PRO 冰點還原

這個東西在去年夏天的時候,賣的超火,市價要380一支,可是美亞上才6.6刀一支,就算上通關成本這個差價也達到近200%的利潤了。不過話說回來,凡是加了這個東西的車輛,大部分都獲得了非常顯著的空調變冷效果。

它到底神奇在哪裡呢?那麼我們就要先差出去說一個東西——製冷油。

我們都知道,汽車發動機要有機油潤滑,才能正常運作,不會使金屬件磨損;而空調製冷靠的就是冷媒的熱脹冷縮(壓縮升溫、膨脹降溫)原理,傳遞需要的溫度給到車廂內;而實現熱脹冷縮這個功能的設備就是空調壓縮機,既然是機器就需要有潤滑——製冷油就是給壓縮機潤滑的!

這就是某品牌的製冷油,沒啥花頭,石油里提煉的潤滑油。

為保護臭氧層,國際上對空調設備的製冷劑都做了限制,出現了各種替代製冷劑,其冷凍油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對空調替代製冷劑為R134a、R410a/R407c,其替代分別採用PAG、POE。

POE是Polyol Ester的縮寫,又稱聚酯油,它是一類合成的多元醇酯類油。

PAG是Polyalkylene Glycol的縮寫,是一種合成的聚(乙)二醇類潤滑油。

POE油不僅能良好地用於HFC類製冷劑系統中,也能用於烴類製冷。

PAG油則可用HFC類、烴類和氨作為製冷劑的製冷系統中的潤滑油。

看的懵逼的我給你總結下:只有POE、PAG這兩種類型的製冷油才能溶解R134a的冷媒,不然就會發生分層現象,反而損壞壓縮機。

如果還不懂,再給你舉個例子:

POE、PAG製冷油相當於發動機機油;

R134a相當於發動機潤滑添加劑 比如力魔家的陶瓷添加劑;

R12/R22相當於水;

往機油裡面加添加劑是可以的,但是往機油里加水就不行了,發動機是不是就要壞了?

說完製冷油,就可以回到AC PRO上,我們仔細看看它背後的標籤,寫的是啥?

R134a以及其他添加劑。。。其他添加劑是啥?全世界都公認的冷媒就是R134a-四氟乙烷環保型冷媒,另外的成分只能是製冷油咯。。。

那麼好了咯,AC PRO就是四氟乙烷+POE/PAG類的聚酯油咯。

你告訴我有啥花頭?

那麼它為何加進去汽車空調就變冷了呢?

這就要從汽車空調的設計說起來了。

盜別人一張圖給大家說明問題。

製冷劑在壓縮機的作用下循環流動,在發動機艙的冷凝器由氣態液化為液態,放出熱量;而在車內由液態蒸發為氣態,吸收熱量,從而降低車內的溫度。上述過程周而復始的進行下去,便可達到降低蒸發器周圍空氣溫度的目的。

那麼,這麼多管路,的肯定有接頭,車子開久了肯定會有密封不嚴的情況,冷媒就跑掉了。那麼空調總系統內的冷媒在逐漸減少,製冷效果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AC PRO正好就彌補這個冷媒缺少的問題,加進去瞬間有了冷媒,製冷效果當然回來了。

不過,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無論汽車空調也好,家用空調也好,管路內其實都有一個隨溫度改變的壓力範圍,壓力高了不製冷,壓力低了也不製冷。

看上圖,這個表大家隨便網上搜搜到處都是,也就是說空調內部工作環境是需要在一個範圍內的;而AC PRO這個東西,其實是一個極其不嚴謹的產品;它沒有壓力表,冷媒與製冷油的配比量完全不知道,萬一空調壓力已經很高了,你再往裡面加R134a與製冷油,壓力只會更高,反而起不到製冷效果,還可能造成空調系統過載損壞。

這不是我危言聳聽,懂點機械道理的小夥伴肯定能想通的。

所以 AC PRO就是款路邊應急產品,臨時湊合用用,想正兒八經解決空調製冷問題,還是老老實實嚴謹的來!

空調製冷我總結了下:

1、冷媒量、純凈度

2、製冷油量

3、管路內含水量

4、壓縮機效率

5、蒸發器、中冷器效率

4、5都是硬體的東西,這個我們不去討論;車子買回來後,我們能改變的就是冷媒與製冷油了。

在合理壓力範圍內冷媒量越多效率就越高,這個沒毛病吧?

製冷油量是保證壓縮機正常工作的潤滑劑,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根據壓縮機型號的不同都是有規定量的,通常70ML的一瓶製冷油,乘用車加三分之二就完全足夠了。

管路含水量其實主要是因為R134a極易溶於水,會產生生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將對金屬產生腐蝕作用,或產生「鍍銅」作用,所以R134a對系統的乾燥和清潔要求高。

再次總結下:給空調加冷媒,還是冷媒管冷媒加、製冷油管製冷油加,加多少量,由管路壓力決定,這樣科學又合理。

可是我們縱觀市面上的車用冷媒產品,幾乎都是冷媒與製冷油的混合產品。而且還有大量拿著R12/R22這種氟利昂冒充R134a的假冒產品,其實讓我們很惆悵的。要知道R12/R22與POEPAG的製冷油是不能相互溶解的,會造成分層現象,損壞壓縮機。。。

各位是不是看完以上內容後很茫然?

既然我叫挑剔,那麼我肯定會給大家一個我推薦的解決方案:

CRC家的工業製冷劑——用於低溫速凍。

工業級的產品,用於精密零件的安裝使用,百分百純凈的四氟乙烷。

資料來源:baike.baidu.com/item/R1

要知道R134a的質量指標,越純的才是品質越好的。

純凈的四氟乙烷配上單獨的POE或PAG級別的聚酯製冷油,再通過壓力表控制輸入量,這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來看看CRC工業製冷劑加進汽車空調系統的效果:

https://www.zhihu.com/video/983170582690566144

馬自達阿特茲添加CRC工業冷媒之前

https://www.zhihu.com/video/983170677410541568

馬自達阿特茲添加CRC工業冷媒之後

https://www.zhihu.com/video/983170722994229248

凱美瑞混動添加CRC工業冷媒之後,室外28°、出風口-27°

好了我就是給你們種個草,別再被AC PRO忽悠了,想要空調變冷,老老實實加純凈冷媒,按照壓力來、製冷油量控制好、空調管路要乾燥。這些都是真心話!

最後順道說一句:CRC工業冷媒也不便宜,畢竟好東西不是哪裡都能買到的,這玩意都是直銷直供工廠的。

過幾天我會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添加CRC這款工業冷媒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