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僅僅的喫飽已經滿足不了我們大家的胃了。我們很多人也開始向喫的好上進行不斷的探索,同時隨着中西方各方面交流的深入,西餐也應運而生成爲我們現在熱度比較高的一種下館子選擇了。而西餐更是如雨後春筍,各地都有一些西餐廳,憑藉着高檔靜雅的環境與菜品俘獲了很多人的喜愛,雖然價格稍高,但是依然受到我們大家的喜愛。

  衆所周知,牛排是西餐裏邊最典型的一個代表,我們出去喫西餐的時候牛排也是一個必選品。而且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很多的牛排自助店,其實價格並不是很高,但是我們很多人因爲沒喫過牛排,往往會說在喫幾分熟的牛排而在餐廳裏鬧出笑話,這也是十分尷尬的。所以我們今天的這個主題就是來介紹一下這個牛排的熟度選擇問題。

  在我們傳統中國人看來,例如牛肉之類的肉類都必須做熟了才能喫,更是要燉煮的十分軟爛爲佳,因爲在我們的嘗試裏邊肉類不熟往往會對我們的身體不利,比如拉肚子或者被細菌感染額等。但是外國人卻不這樣想,他們的飲食習慣也是絕對不喫全熟的牛排,更不用說燉的十分爛的牛肉了,他們喫的也一般都是五分熟或者五分熟以下的熟度,甚至是帶着血絲的牛排。這對我們中國人實在是接受不了,因爲我們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已經十分的久遠了。那麼我們中國人喫牛排到底該喫幾分熟的呢?牛排作爲外國來中國的一個舶來品,如果我們一味的裝深沉,也去喫五分熟的或者七分熟的,其實本質上受苦的還是我們,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拉肚子也是難免的。

  其實中國的西餐廳和原來外國的餐廳是有很多不同的,一個餐廳想在本地活下來,就一定要本土化,適合本地人的口味。如果在外國,外國人喫一個三分熟或者五分熟都可以,這是他們的飲食習慣,我們泱泱中華也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在中國的西餐廳,喫全熟的牛排完全是我們本土化的表現,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只有適合的纔是最好的。如果有的人覺得全熟不能接受,他完全可以去外國茹毛飲血了,畢竟我們的腸胃也不適合這樣的不熟的肉類。

  所以說來說去,我們在中國自己喫牛排的話一定不要不懂裝懂,要不被服務員笑話,不肚子舒服的也是自己。而且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我們中國的西餐廳很多都是沒有控制牛排究竟幾分熟的設備,所以不管你說了要幾分熟,其實最後到嘴裏的不一定是幾分熟的呢,都是白說的。我們國內的西餐廳裏邊的牛排也差不多都是全熟,因爲全熟纔是更多中國人的原則,這也符合我們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腸胃都比較好。所以說呀,不管是三分熟還是全熟,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只要自己口味喜歡,喫了也不會身體不適,哪種熟度都是可以的,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喫的牛排,你說呢?你出去喫牛排會選幾分熟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