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糊涂;不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清醒……

  人活一世,真的不太容易,总是会有那么几件事叫人想不通、看不透、猜不出。想不通的,就一直要想通;看不透的,就一直想看透;猜不出的,就一直想猜出答案……于是,快乐的人生中就多了些许苦闷,几丝淡淡的闲愁,愁到深处,恍恍忽忽间,惟有钟情于酒……

  人人都懂醉酒的滋味,人人都有醉酒的感受。先贤不是早就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其实,圣贤寂寞是真,饮者留其名,则是有些迁强。因为自古以来的圣贤,数来数去也只不过就那么几个,而饮者则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能有几个醉酒者在青史上留名……

  自古以来饮酒者,都会为自己饮酒找出不同的借口。找不同的借口饮酒的人,即使同喝一碗酒,也会喝出不同的味道。说是喝酒,其实就是品心情,不同的心情,就会喝出酒的不同味道来。于是,人们开心时喝,愤怒时也喝,哀伤时喝,欢乐时也喝,团聚时喝,独处时也喝,兴奋时喝,落莫时更喝……酒沫四溅之时,酒杯交错之间,喝出了人的千姿百态,也品出了酒的酸甜苦辣……

  都说喝酒是一种寄托,将自己的情也好,义也罢,梦也好,念也罢,都寄存在一杯杯的酒水中。可酒水更烈,哪里容得下那么深沉的情义,估计都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寄托于山,山倒;寄托于水,水流。到头来,苦的还是自己,伤的更是自己的心。其实,我觉得喝酒更象是一种解脱,专情于酒,物我两忘,无拘无束,惟酒为尊,天下和事,能奈我和……

  醉酒的感觉真好,可以让人暂时忘却周边的俗世凡尘,回归自己一颗清灵剔透的那颗心,无欲无念,无前无挂。人其实本来就是十分纯静的,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和前和挂之有。

  只是在凡尘薰染已久,耳闻目睹,自觉不自觉地就沾染上了好多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功与名、利与禄、是与非、对与错。岂不知,百年之后,自己为之苦苦奋斗一生的功名利禄、是非对错又归于和处……

  醉酒的感觉真好,可以暂时让自己有片刻的安宁,重拾自己的真性情,痛痛快快地做一次真自我。为了生活,人们平时带的面具太多太多,有的为了奉承,有了为了讨巧,有的为了投机,有的为了献媚,有的为了自尊,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在自怜……惟有端起酒杯,开怀畅饮间,才也说平时不敢说之语,做平时不敢做之事,想平时所不敢想。返朴归真,回归本性,说起来容易,可在现实在真正要做起来,又能有几人,又能有几时……

  醉酒的感觉真好,可以暂时让自己只钟情于酒,心无杂念,心无旁骛,心甘情愿,心情也会变得十分轻松。在那一刻,什么都可以抛于九宵之外,什么都可以弃于阡陌之中,什么都可以融化于一瓶拼一拼白酒之内……这个世界的诱惑太多、杂念太多、俗望太多,常常让人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席不暇暖,四处奔波,筋疲力尽,争脱不得,钟情于一就变成了人生中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饮酒,姿态万千。小口细咂,这是品味;推杯换盏,这是客气;放杯豪饮,这是气度更是交情......芸芸众生皆饮酒,却很少有人觉得喝酒也是个人生修炼。

  凡人饮酒,但求一醉;智者饮酒,但求滋润。人与人之间,喝酒是有区别的,有区别就会产生境界。饮者可分五层境界:酒人、酒霸、酒杰、酒圣、酒仙。快来看看你处于哪一层吧。

  我就是爱喝酒,别让我停下来。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以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可谓“酒人”。由此观之,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

  文能弹琴看星星,武能上马喝三斤。酒霸即酒中的学霸。隐匿在人间有头脑的高智商人物,社交范围广泛,融合契合度高。洋酒、红酒、啤酒和白酒样样精通,琴棋书画信手拈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难得一二朋友,听风看花吃酒。酒中豪杰,也做酒豪,比喻酒量很大的人,会须一饮三百杯,豪情爽快。如李白有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人在江湖行走,难得一二朋友,见面不说世事,听风看花吃酒。

  你身上的酒味,一闻就没我的贵。在酿酒技术上,有最高智慧和有特殊成就的或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如杜康。后来又有“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一说,因此酒之清者为酒圣。好喝酒、能喝酒、善喝酒的人称“酒圣”。李白《月下独酌》有云:“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有生之年,酒色双全。嗜酒的“仙人”。多用于指酷爱饮酒,崇尚老庄哲学的人。杜甫的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只能让人叹服:“天上人间,惟有酒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