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


我猜,提问的人,一定没看完他们任意一人的诗集。


陈子昂的诗比李白的更有韵味。

这话说得很笼统,如果你说我觉得这几首陈子昂的诗比这几首李白的诗更有韵味,可以把例子举出来,我们来探讨。


韵味这个词很难讲,不过古诗词本来就是讲究意境的,说的白话点。

其实就是感觉。

每个人阅读不同的诗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就跟一千个莎士比亚一样

一定会有人和你的感觉一样的。

陈子昂是初唐大家,不过存世作品仅有百余首,但是登幽州台是千古名句

李白是盛唐大家,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陈子昂影响的。

陈子昂讲究唐诗复古,李白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诉求,就是摒弃梁陈时期的奢华风格。

所以李白在唐朝似乎有一段时间是与陈子昂齐名的,虽然我们现在都是说李杜。


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白和崔颢同写黄鹤楼的诗

就举这个例子吧

崔颢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一日上黄鹤楼见崔颢的题壁,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更多的是无奈,不甘。

李白自己觉得崔颢啊把他想写的全部都写完了,后来在游凤凰台的时候题了一首: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本人是李白的迷妹,喜欢他的所有诗,对别的诗人优秀的诗篇也是痴迷。我的观点是:真正优秀的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

以下附赠李白一首诗

将进酒唐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 @大叔好物说878 相反,我倒是认为,必得通读两人全集,才会真有题主这个感受。反正失眠,时间线上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来借此谈谈陈子昂及其《感遇》诗。先举闻一多先生在《陈子昂》中的论断:

史称子昂诗「变雅正」……他重要的贡献在写了象《感遇》这一类的诗,虽然在前有王绩,在后有张九龄所写都不及他,即使是太白也难和他相比。我曾说过,中国的伟大诗人可举三位作代表,一是庄子,一是阮籍,一是陈子昂,因为他们的诗都含有深邃哲理的缘故。

闻先生自然是通读了陈、李两家集的,这里他就认为太白不及陈子昂。太白集中对标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的是《古风》五十九首——如果题主所谓「韵味」是从「哲理深邃」的角度说的,那么说不但太白《古风》不如子昂《感遇》,阮籍《咏怀》亦犹在子昂之下,闻先生就说:

王绩学陶潜,陈子昂学阮籍,王不及陶远甚,陈则超阮而上之……阮未忘个人,陈融液大我

然而《感遇》诗其实非常不好读,我自己中学时候初读,如同嚼蜡,直到十年过去,一日从头到尾通读三十八首,竟于清秋之时汗流浃背:尤其是当你从初唐诗一直读到陈子昂的时候,你才会发现那真是无与伦比的境界。可以说没有陈子昂,就不会有盛唐诸家。而且由于诚挚的个性、独特的出身以及复杂的经历,子昂把对形而上问题的思索和对苍生的悲悯奇妙地融汇了起来。

关于陈子昂的思想倾向,是儒释道中哪一支,历来争论不少。但实际上比倾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是一种对形而上问题执著求索的态度整个生命的价值感,都与这根本的问题相联系,因此他才要不断进入一种「游玄观化」的状态,也就是在世界本源的层面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所谓「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深居观元化」「闲卧观物化」「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这类在《感遇》重反复出现的句子,就都是讲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这大概和陈氏巴蜀土豪的出身有点关系:中原是变来变去的,但这僻处一隅的土豪却始终保有著当地的势力,度过了无数的乱世。

然而,对子昂本人而言,进入这样的状态时,既是他发现和体验生命根本意义的时刻,却也是他察觉到现实的人世间诸般熙攘争利之事为无意义的时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谗说相啖食,利害纷??。

朴散为器之后,「时俗颓此风」已久,无论是小人物「势利迭相干」,还是英雄豪杰「终古代兴没」,从那种形而上的角度来看,都是没有意义的。自然的大化流行,「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本来有它绝对的秩序与美感,可人类永远在「强生事」。这就不能不令诗人感到悲哀,在武周时代复杂政局中历练的经历更是加深他的感触,然而更悲哀的还在后面: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人世间无意义的争执,并不是个体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就可以回避的:因为在世俗的眼中,只要你仍然存在,就有夺取和利用的价值。所以无论是游仙、避世抑或隐居,最后都是为的逃离这样争夺扰攘的世间——然而子昂本人也清醒地意识到:逃不了。在人世的大潮下,全部生命的意义都在不断被凋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这样深重的无力感,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也是由于子昂的「天」——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说法——还是魏晋以来的「自然之天」,而不是宋儒的「价值之天」。正所谓「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所以清醒本身不意味著任何出路,因为那「自然之天」是无所立的。「价值之天」还能给人一个「天理」,自然之天就是以万物为刍狗罢了。所以在「自然之天」的范畴下觉醒,便不意味著任何出路,只意味著巨大的痛苦: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而《感遇》更伟大的地方在于,这种绝望和无力感并没有让子昂走向阮籍式的愤世嫉俗,也没有走向李白式的神游八荒——相反,子昂切实地对这人世生发出一种巨大的悲悯:一切珍贵的存在永远在被抛掷,就连生命本身也只是在这样凋丧。《感遇》中凡有现实讽刺意味的作品(其三、其十九、其二九、其三四),都并不简单是社会批判,背后都有这一层意思在。

包括子昂之所以追慕「古」,无论从政论还是文论上,都力倡复古,本质也是因为厌恶齐梁以来那样与生命根本意义毫无关系的文字游戏。陈子昂讲复古与后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的「复古」背后是有超越于具体时代的生命体验的,他不关心三代和两汉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他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形而上问题的执著要求他必须回到「古」。因为那才是一个人工寡少、而更贴近形而上原本秩序的时代,也是生命的意义得以最充盈地展现的时代。陈子昂本人也正是齐梁以降一位重新把人生的重量带回诗歌的人物,盛唐诗歌终于展现出个体生命多彩的面貌,陈子昂乃是最重要的先驱。然而论思想之深刻复杂,却仍然没有人超越其上。

而也正是因为要表现如此复杂的思索,陈子昂才会突破齐梁以来骈对的风气,大量运用散句,使得古体与近体重新分流。盛唐古诗甚至律诗那种对散不拘、天真烂漫的自由风气,其实也深得之于陈子昂的启发。


为了完整回应题主,还要稍微谈谈李白。我以前写过一个关于李白的回答:

李白的诗好在哪里??

www.zhihu.com图标

李白在艺术上既有天分,又有苦功,的确是难得的人物。但如果仅从为人的角度说,李白是真的天真烂漫,因而也并非一个特别深刻的人。主导他的作品的往往不是一种思理,而是一种情绪,或者是喜悦的,或者是激昂的,或者是悲愤的——好处在于很容易打动人,而且当他处在一种饱满的艺术状态时,他的作品简直浑然一体,不可句摘。就比如《将进酒》这种作品,你非要沉下心来细扣,是做不到的,因为读不两句肯定就要飞起来了。但情绪一方面禁不住反复琢磨——你读一百遍《将进酒》,每次自然都觉痛快,但每次的感受也差不多就都如此罢了;另一方面相对于变化多样的思想,「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相对还是类型化的。所以王世贞说「十首以前,少陵较难入;百首以后,青莲较易厌」,这话还是有道理。所以要读太白,必须速读,专一无事一遍翻过,体味意气飞扬之感;如果要去含英咀华沉浸𬪩郁,反而有时候会觉得食之无味的。

而陈子昂的作品就很耐读,尤其像《感遇》这类作品,反复阅读,体会背后一以贯之的思致,其实真是能令人惊心动魄的。诸位爱好诗词的朋友,其实也可以拿陈子昂做个标尺:什么时候能读出陈子昂《感遇》的高处来,便可说对于古典诗歌的了解超越了入门阶段了。


这两位大诗人的诗我都喜欢,但他们风格不同,各有各的韵味。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的先驱,他的诗古朴苍劲,被称作诗骨。陈子昂的诗有很深的内涵,很多反映现实,心系家国大事,诗中常运用典故,值得反复吟哦,细细品味,但有些诗也略感晦涩。元代方回赞陈子昂为唐之诗祖,李白也将陈子昂比作凤麟。李白也曾写过几首与陈子昂风格接近的五言古诗,但李白的风格总体飘逸洒脱,被称作诗仙。虽然两人都信奉道家思想,但李白是完全的脱俗,而陈子昂在个人命运方面仿佛很看得开,但在忧国忧民方面却一直放不下,有较大的抱负却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此有著较强的宿命感。这些只言片语,只是一些突发的感想,可能不太正确。


额嗯,,题主是不是只读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以及只读过李白的几首诗才有此疑问呀,,,建议多读一些他们其他的诗,不然真的不好说,要是你认真地读过他们的大部分的诗作有自己的理解了,然后再来看你的想法。个人喜好没什么的,,一方面,某些东西不是依靠个人感觉来评定的;另一方面,个人喜好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一样的,你就是喜欢陈子昂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拿来和李白(或其他诗人也一样)相比呢,感觉是要比出个好坏的感觉或是有隐约的借以踩一个人们公认的历史公认的地位非常之高的人来显示自己的独特(没有嘲讽的意思)。

总之就是,喜欢哪个诗人或者说更喜欢哪个诗人都是自己的喜好,都是非常非常优秀伟大的诗人,自己喜欢就好了,不用拿来做比较的也不需要向他人寻求这个偏好是否正常的确定。


不存在


同意题主的观点。陈子昂的诗古朴厚重,需要细细品味,越品越有味。李白的诗潇洒飘逸,一读就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陈子昂的诗像是八宝葫芦鸭,要边吃边探索,越探索越能尝出其中滋味之丰富。而李白的诗像是剁椒鱼头,一上来就把所有滋味都暴露给你,吃起来十分过瘾痛快。


知乎喜欢李白已经感觉是政治正确了,能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

更讨厌的是,还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其他人。只能说,人总是更喜欢天才,没错啊,李白就是写诗的天才,再加上傲气洒脱遣,词用句各种不羁,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啊。

我就不喜欢李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