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名篇導讀(四):讀韋政通先生《中國文化概論.藝術》第五節中國雕刻藝術精神

第五節 中國雕刻藝術精神

本節以中國古代玉器雕刻為例,介紹它所反映的中國文化藝術精神特徵。選擇玉器是因為它跟中國君子的品德修養有較密切的關係。如前章節,以下將集中介紹其藝術精神特徵,而非其雕刻藝術。

一、藝術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玉是互相饋贈、傳情達意的禮物。例如男女婚嫁以玉佩、璧玉為聘物,一段美好姻緣稱為龍鳳佩(配)、或「珠聯璧合」;「瓊」是贈答他人之禮的赤色玉,以示永以為好。「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詩經?衛風》

在朝廷方面,「聘人以珪,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注122)。朝臣見天子時手中所執的就是珪了;天子禮下士人向之請教時用的是璧;瑗可以容納兩手,作牽引的用途,避免身體接觸;被放逐的臣子,獲君主賜以玉環,代表召回的意思,賜以玉玦,則表示不會召回了。(注123)

至於生離死別,也有送玦以表情思的。子產治理鄭國有功,死的時候,「鄭人丈夫舍玦佩,婦人舍珠珥,夫婦巷哭,三月不聞竽琴之聲。」(注124)鄭人與子產陰陽永隔,送的就是玦了。

《史記》記載鴻門宴范增幾次暗示項王殺劉邦,用的也是「玦」(注125)。雖然劉邦在宴上幾乎被殺,但逃走時仍不忘囑咐張良以「白璧一雙」獻項王、「玉斗一雙」贈范增,以全禮節(注126),免招後尤。玉在不同層面的應用文化早已形成。

政治方面,玉是權力地位的身份象徵。天子依諸侯爵位賜頒玉器(注127),是諸侯的守國信物,朝覲時須執圭與天子的瑁相符合,以防膺偽。軍事方面,「琥」是「發兵瑞玉」,發展為後來的虎符以為信物。玉,是軍令信物之一。(注128)

玉也應用在祭祀方面。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玉各有其特定的祭祀用途。《周禮?春官》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在衣飾方面,君主固然「鳴玉以行」,行走時不但有一種音樂節奏美,還要求「步中規,折中矩」(注129)。一般公卿士大夫,也在衣帶上佩掛玉串,用以調整步行儀態和節奏。例如「珩」就是一種「聽行之玉」,用以調節行步之緩急,與佩相觸有節的隨身飾物。

在民間,男女都常以玉佩作飾物,展示出一種美態:

「君子至止,黻衣綉裳。佩玉鏘鏘,壽考不忘。」──《秦風.終南》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鄭風.有女同車》

玉並不是一種只供欣賞用途的藝術雕刻,而是廣泛與生活結合起來。(註130)

二、美即象徵善

中國藝術「融洽自然,把天道實踐到人道」。自然界玉石,給予中國人的啟發是道德性的:玉的美,在於它象徵「善」。中國人把它實踐到「君子」的德行上去。

君子比德如玉,玉有「仁、義、智、勇、潔」五種品德。《說文解字》解釋「玉」的意思:

「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孔子認為玉具備君子的特質,與天地道德相應(注131):

仁:溫潤而澤
智:縝密以慄

義:廉而不劌

禮:垂之如隊

樂: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絀然

忠:瑕不揜瑜,瑜不揜瑕

信:孚尹旁達

天:氣如白虹

地:精神見於山川

道:天下莫不貴者

德:圭璋特達

「玉不琢,不成器」(注13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注133)。這種致力追求完美無瑕的雕刻藝術精神,跟君子在學習和修身方面的「止於至善」精神相通。(下文會再詳細解說)

玉,也是古人「以端行止」的隨身飾物。「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注134)。

因此,古代統治階層從小時候就以玉佩培養他們良好的舉止儀態: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採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闢之心,無自入也。」──《禮記.玉藻》。

這種「左宮右徵」的佩玉方法是為了「以節其步,聲不失序」(注135)。徵角宮羽是五音律的其中四個。其音階與簡譜5613相若。行走的時候發出韻律性的步伐節奏,56,13,56,13,56,13……。

君子佩玉,並不僅僅是為了修飾個人的儀容舉止,也為了「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禮記》(注136)

傳統中國社會,不論男女,有一定社經地的常以玉作佩飾。走路時腳步究竟是緩舒有致,抑或凌亂倉促,都可以從佩玉的相碰擊的聲音中反映出來。走路姿態優美的人,其佩玉的觸鳴聲也琤琮有致,有一種音樂美。人們聽環佩聲怎樣響,就認得出是哪個人來了,就想像得出他的儀態教養,可以說它是一個人的識辨象徵。

三、不尚形似重傳神

玉的雕刻藝術崇尚簡樸自然,隱隱透露出和天地自然人事溝通的訊息。一般是透過自然幾何形狀、線刻淺雕的飾紋傳達其象徵意義。(例如天圓地方,於是以圓形的璧禮天,以外方內圓的琮禮地,以完整的環和有缺口的玦象徵「反絕」和「絕人」。雖然玉器上常刻有各種飾紋,但天子祭天用的蒼璧卻是沒有任何花紋的。) (注137)

玉的雕刻和鑒賞重點,主要在於(1)通體達照無瑕;(2)其色溫潤而澤;而不在其雕刻的巧奪天工:

(1)通體無瑕

玉以達照透光,通透無瑕為上品。一如禮之「至敬無文」,玉「以素為貴」(注138),所以「大圭不琢,美其質也」;「白玉不琢」為「質有餘也」 (注139) 。最美的玉,不加雕琢,因為它的本質已經煥發出一種無瑕疵的自然美。祭天用的白璧,就是通體無瑕不待雕琢的上佳白玉。

「玉不琢,不成器」,玉藏在石皮之中,不經切磋雕琢,只是一塊石頭 (注140) 。切磋,是開始時大方向的剖開、切割、造形;雕琢,則是把瑕疵磨去的仔細完善功夫(注141)。上乘雕刻透過切磋琢磨,展示玉的溫潤無瑕本質。

即使「已雕已琢」,最終也是要「還反於樸」(注142),表現出原來真璞的一面,而不是呈現工匠的奇技淫巧。

(2)溫潤而澤

玉有五德,其中「溫潤而澤」象徵「仁」德。「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注143)

玉的「溫潤而澤」有三方面:

(1)觸手即溫:上好的玉石能夠感應佩戴者的體溫,觸手即暖;而頑石的觸手感覺則是冷冰冰的。

(2)柔潤而不鋒利:雕刻方面要能彰顯玉「廉而不劌」特性,雖有邊有角、有圓有方,然而柔若無痕,觸手感覺柔軟而不鋒利。

(3)光澤均潤含蓄:好的工匠,能夠透過琢磨,把玉的溫潤光澤呈現出來。那種光澤跟水晶、鑽石等折射出來的刺眼光束條不一樣。玉的光澤是細緻而勻均,絕不刺眼。(注144)

身、心健康的人,能夠戴出玉的溫潤光澤;反之,玉會黯然失色,彷佛蒙上一層死灰。因此,玉能否呈現溫潤光澤的顏色,不單是工匠技巧高低所致,佩戴者的自身素質也有影響。
以上陳述玉的雕刻藝術所反映的藝術精神。

幾千年來,中國人把得自大自然玉石的啟發,用之於君子的培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注145)。

「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注146)

「玉有似君子……玉至清而不蔽其惡,內有瑕積,必見之於外,故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取之玉也。」(注147)

玉的「切磋琢磨」給人學習上的啟發。切磋,是開始時在學校學習的大原則大方向;琢磨,則是君子終身持續的自我修為(注148),力求去除雜質,還原本來善性。

瑜不掩瑕、瑕不掩瑜(注149)。玉,總是忠實地反映自己的這些品質。君子對待自己的美惡優劣,也當如此──對自己的美好品德謹慎守護,生怕它一旦遺失;對自己的醜惡也能夠正視它、不隱瞞它,致力改過遷善;不知道的就去問,不會的就去學。

如同禮樂──雖然玉有外在的表現方式,但卻重視內在的精神,而不是外在雕工的虛偽矯飾。這跟君子的仁德有相通地方。

《詩經》提到君子「溫」的特質:

「溫溫恭人、維德之基。」《大雅.抑》(注150)

「溫溫恭人、如集於木。」《小雅?小宛》(注151)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秦風.小戎》(注152)

君子屬統治階層,是「為政者」或「準備為政」的人。為什麼為政者要「溫」呢?道理很簡單:為政者「溫」,人們纔敢親近他,才樂意團結在他周圍,向他陳述情況、反映意見,也願意聆聽他的意見,跟他一起努力。

《論語》記載孔子以「溫」的人格魅力做到「必聞其政」: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注154)

王充《論沖.知實》補充有關解釋:「......溫、良、恭、儉、讓,尊行也。有尊行於人,人親附之。人親附之,則人告語之矣。然則孔子聞政以人言,不神而自知之也。」(注155)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君子的「溫」不是沒有立場的:
「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之謂至文。《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謂也。」《荀子.不苟》(注156)

也就是說,他們雖則寬而廉,恭敬謹慎;但也能辨、察、直立、堅強,能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

重點回讀:中國古代玉器雕刻怎樣體現中國的藝術精神?在藝術生活化方面,玉並不是一種只供欣賞用途的藝術雕刻,而是與生活廣泛結合起來,在日常生活、政治、祭祀、衣飾等,有多方面具體的應用。在美即象徵善方面,自然界玉石,給予中國人的啟發是道德性的,中國人把它實踐到「君子」的德行上去,不但以玉佩培養良好的舉止儀態,並以玉之切磋琢磨比喻學習修身。在不尚形似重傳神方面,玉的雕刻藝術崇尚簡樸自然,隱隱透露出和天地自然人事溝通的訊息;透過自然幾何形狀、線刻淺雕的飾紋傳達其象徵之意義。鑒賞的重點,在於它的通體達照無瑕和溫潤而澤(傳神);而不在於雕刻的巧奪天工(形似)。

注釋彙編

歡迎來到注釋彙編。彙編目的是:

提供來源出處,使有興趣翻查書籍的人,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它們;

補充說明文中一些概念,或增加例子、或增加闡釋,以多為之地。

122 「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人主仁心設焉,知其役也,禮其盡也。故王者先仁而後禮,天施然也。聘禮志曰:『幣厚則傷德,財侈則殄禮。』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詩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不時宜,不敬交,不歡欣,雖指,非禮也。」《荀子.大略》

123 齊縗三月:「晉崇氏問淳于睿,曰:凡大夫待放於郊三月,君賜環則還,賜玦則去,不知此服已賜環玦未?答曰:其待放已三月,未得環玦,未適異國,而君掃其宗廟,故服齊縗三月。」杜佑《通典.禮五十》

124 「鄭子產死,鄭人丈夫舍玦佩,婦人舍珠珥,夫婦巷哭,三月不聞竽琴之聲。」劉向《說苑.貴德》。原文為:
「季康子謂子游曰:仁者愛人乎?子游曰:然。人亦愛之乎?子游曰:然。康子曰:鄭子產死,鄭人丈夫舍玦佩,婦人舍珠珥,夫婦巷哭,三月不聞竽琴之聲。仲尼之死,吾不閑魯國之愛夫子奚也?子游曰:譬子產之與夫子,其猶浸水之與天雨乎?浸水所及則生,不及則死,斯民之生也必以時雨,既以生,莫愛其賜,故曰:譬子產之與夫子也,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125 事見《史記.項羽本紀》。原文為: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鄉坐。亞父南鄉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鄉坐,張良西鄉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126 同上。原文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127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周禮.春官宗伯》

128 「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周禮.典瑞》

129 「趨以《採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闢之心,無自入也。」《周禮.玉藻》

130 周朝設有專門管理玉器的官: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設其服飾。王晉大圭,執鎮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採三就;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繅皆二採再就;以朝、覲、宗、遇、會、同於王。諸侯相見,亦如之。瑑圭璋璧琮,繅皆二採一就,以眺聘。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兩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祼圭有瓚,以肆先王,以祼賓客。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贈賓客。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璧羨以起度。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斂屍。穀圭以和難,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結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大祭祀,大旅,凡賓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喪,共飯玉、含玉、贈玉。凡玉器,出則共奉之。」《周禮.典瑞》

131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玟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玟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玟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禮記.聘義》

13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禮記.學記》

133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於乎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禮記.大學》

134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沖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禮記.玉藻》

135 「古之佩玉,左宮右徵,以節其步,聲不失序。音以律文,其可忽哉!」《文心雕龍.聲律》

136 「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禮記.經解》

137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皆有牲幣,各放其器之色。」《周禮.春官宗伯》

138 「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犧尊疏布冪,樿杓。此以素為貴也。」《禮記.禮器》

139 「大羹不和,貴其質也。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丹漆雕幾之美,素車之乘,尊其樸也,貴其質而已矣。」《禮記.郊特牲》
「白玉不琢,美珠不文,質有餘也。」《準南子.說林訓》

140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智。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故夏後之璜,楚和之璧,雖有玉璞卞和之資,不琢不錯,不離礫石。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繭之絲耳。使巧倕加繩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加五色而制之以機杼,則皆成宗廟之器、黼黻之章,可羞於鬼神,可御於王公。而況君子敦貞之質,察敏之才,攝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師,文之以《禮》、《樂》,導之以《詩》、《書》,贊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有濟乎?」王符《潛夫論.贊學》

141 「切磋是始條理,琢磨是終條理。」《朱子語類.大學四或問上》

142 「已雕已琢,還反於樸,物之相反,復歸於本。」劉向《說苑.談叢》

143 見注釋131。

144 「且如冰與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溫潤含蓄氣象,無許多光耀也。」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孟子序說》。
「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徹遠,純而不殺,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管子.水地》

145 見注釋132。

146 「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韓詩外傳.卷八》,原文為:
「魯哀公問冉有曰:『凡人之質而已,將必學而後為君子乎?』冉有對曰:『臣聞之: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
曰:『何以知其然也?』『夫子路、卞之野人也,子貢、衛之賈人也,皆學問於孔子,遂為天下顯士,諸侯聞之,莫不尊敬,卿大夫聞之,莫不親愛,學之故也。昔吳楚燕代謀為一舉而欲伐秦,祧賈、監門之子也,為秦往使也,遂絕其謀,止其兵,及其反國,秦王大悅,立為上卿。夫百里奚、齊之乞者也,逐於齊西,無以進,自賣五羊皮,為一軛車,見秦繆公,立為相,遂霸西戎。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文王舉而用之,封於齊。管仲親射桓公,遂除報讎之心,立以為相,存亡繼絕,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此四子者、皆嘗卑賤窮辱矣、然其名聲馳於後世,豈非學問之所致乎?由此觀之,士必學問然後成君子。《詩》曰:日就月將。』於是哀公嘻然而笑曰:『寡人雖不敏,請奉先生之教矣。』」

147 「玉有似君子……玉至清而不蔽其惡,內有瑕積,必見之於外,故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取之玉也。君子比之玉,玉潤而不污,是仁而至清潔也;廉而不殺,是義而不害也;堅而不堅,過而不濡。視之如庸,展之如石,狀如石,搔而不可從繞,潔白如素,而不受污,玉類備者,故公侯以為贄。」《春秋繁露.執贄》

148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禮記.大學》

149 見注釋131。

150 「荏染柔木、言緡之絲。溫溫恭人、維德之基。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其維愚人、覆謂我僭。民各有心。」《大雅.抑》

151 「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雅.小宛》

152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遊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秦風.小戎》

153 「季孫問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言明其化而已矣,治國有二機,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並湊,強國先其刑而後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興也。德者,養善而進闕者也;刑者,懲惡而禁後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於賞,刑罰之甚者至於誅;夫誅賞者,所以別賢不肖,而列有功與無功也。故誅賞不可以繆,誅賞繆則善惡亂矣。夫有功而不賞,則善不勸,有過而不誅,則惡不懼,善不勸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嘗聞也。書曰:畢協賞罰。此之謂也。』」劉向《說苑.政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