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安公园。以音乐为主题的色彩缤纷环境,是孩子们的乐园。)

黄立远处长分享了许多其他的共融式游戏场,从国内聊到他去国外旅游时,

也不忘自己身为「公园处」处长的职责,到别的国度参考他们的特色公园,

希望台湾能够借镜,让国内的公园越变越有趣!

 

文│邱庆宜 摄影│苏丽华‧何维纲‧王致尹

 

黄立远处长接著分享位在天母的天和及东和公园,

以森林冒险为主题的两座共融式游戏场,采用自然材质且具挑战性的游具。

东和公园甚至首度在游戏场中采用木屑铺面,提供更佳的防坠承受力,增加孩子的触觉体验。

木屑铺面需要定期维护,尽管所需的人力与经费提高,但黄立远处长表示:

「对民众好的,还是要做。」若是没有妥善维护,先前所花费的将会付诸流水。

(图说:黄立远处长认真分享国内的共融式游戏场。)

象山公园则推出树蛙主题乐园,公园栖息著唯一以台北命名的保育类动物「台北树蛙」,

黄立远处长表示,公园除了供人休闲游憩,更需要有生态保育的概念,

在公园的地景丘则结合了攀岩、爬绳、滑梯等多样设施,

孩子们能够自由发挥玩法,让游戏方法有无限想像空间。

 

谈起国外的公园,黄立远处长发亮著眼睛分享道,

西班牙的Valencia〈音译:瓦伦西亚〉有座以格列佛游记为发想的公园〈Gulliver Park〉,

在广大的公园中有个巨大的「格列佛」,转瞬间在它身上玩耍的孩子们就如童话所述般的渺小,

黄立远处长点开自己所拍摄的影片:「我把影片拍下来,

编辑过后放上YouTube,有时候与同仁沟通就是要有实例。」

影片中只见一位外国孩子攀爬在游具上,脚踩结点,顺利爬上高处,处长分享当时的情况:

「当他爬上去后,我帮他鼓掌,他发现我在录影后,又爬了一次给我看,鼓励让孩子有成就感。

现在的孩子总是滑著手机、看著平板,都没有多多社交实在可惜,只会让孩子的沟通能力降低。」

 

接著处长便模仿孩子往上攀爬,黄立远处长表示,具有挑战性的游具可以让孩子愿意多次尝试,

若公园可以做到让民众愿意一而再三的前来游玩,就成功了!对这个社会也有帮助。

 

不过公园在建造的过程中还是有些插曲,黄立远处长分享,某公园因为家长投诉新游具不安全,

要求里长拆除,处长看待此事相当乐观:「这件事会成为第一个案例,我常鼓励同仁『危机就是转机』

,将配套措施记下,当下次出现同样状况时,就能马上处理,

现在希望能够让该公园附近邻里居民进行投票,决定游具的去留,

毕竟不能因为一位家长的意见就将大家喜爱的游具清除。」

(图说:花博公园。攀爬游具让孩子爱上挑战。)

对于共融式游戏场的未来展望,黄立远处长希望能朝有大型的主题性公园著手。

因此要先找腹地广大的公园,以台北市寸土寸金的地域来说,虽然有其困难,但仍然需要突破。

也希望各界如:许多公民、社福团体能够引进人力进入游戏场,作为志工引导孩子如何安全使用游具,

也对孩子的安全多一层保障,「我甚至可以开放大家认养。」

如花博的轮椅秋千,就是由身障童盟来认养,「因为政府资源有限,

如有民间团体能够协助政府,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些制度,这一块是目前我们所缺乏的。」

 

黄立远处长管理著788座公园,他认为,公园就是一个提供人们休息的场所,

「公园改造不能只是做完,而是应该要做好!」黄立远处长表示,

政府部门应该要将自己的门窗打开,广纳公民团体的意见,不只是官方做法,将产业、学界加入,

当大家一起合作才有办法成就一个「全龄」、「全民」皆可使用的好作品。

(图说:荣星花园。孩子们开心的在沙坑玩耍。)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76 2018.6月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