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前期的歷史上,鰲拜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鰲拜屬於三朝老臣,從皇太極在位時期,鰲拜就已經成爲了主要將領。到了康熙皇帝繼位的初期,鰲拜更是大權獨攬,那麼,鰲拜到底擁有多大的權力,爲何讓康熙皇帝非常忌憚呢?認真的說,除了不能廢黜皇帝以外,鰲拜簡直可以架空皇帝的權力,但偏偏遇上了精明的康熙皇帝?

  在清朝崛起的過程中,鰲拜立下了赫赫戰功。從皇太極在位時期,鰲拜已經成爲了清朝的主要將領之一。由於鰲拜是鑲黃旗出身,因此也是皇太極的心腹將領。在皇太極去世以後,鰲拜等兩黃旗將領,堅決要求必須由皇太極的兒子繼位,反對兄終弟及的方案,間接的阻礙了多爾袞上臺。在順治皇帝在位時期,清朝與南方的南明政權正在反覆拉鋸。在這一過程中,鰲拜同樣立下了一系列的戰功。公元1661年,年輕的順治皇帝“去世。”隨後,只有8歲的皇三子玄燁繼承了皇位,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康熙皇帝。由於皇帝年幼,根本無法自己處理朝政,順治皇帝留下了4位輔政大臣。

  這4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其中,索尼雖然資歷最深,但是已經垂垂老矣。遏必隆屬於名門望族,但卻是一個牆頭草。因此,清朝的實際權力開始在蘇克薩哈和鰲拜之間爭奪。蘇克薩哈原本是多爾袞集團的成員,多爾袞去世以後,依靠清算多爾袞集團的其他成員,蘇克薩哈逐步成爲了重臣之一。在蘇克薩哈與鰲拜的爭鬥中,鰲拜逐步孤立了蘇克薩哈,最終取得了勝利。此時的鰲拜進入了權力巔峯期,由於康熙皇帝還年幼,鰲拜掌握了清朝各方面的權力,而且不需要得到小皇帝的審批。在電影《鹿鼎記》中,鰲拜曾經高傲的說:“麾下何止千萬,令旗一揮,千萬個人頭落地。”

  這話雖然誇張,但是也反應了當時的實際情況。清朝的軍隊分爲八旗軍和綠營軍,除了南方三藩的軍隊以外,鰲拜能夠調動全國各地的駐軍。步軍統領負責控制京城的治安,手下有兩萬軍隊。步軍統領曾經也是鰲拜集團的成員,這等於鰲拜隨時可以對康熙皇帝不利。甚至皇宮的侍衛部隊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忠於鰲拜。因此如果希望通過政變或者兵變的模式,迫使鰲拜讓出權力,這種模式根本不可能。康熙皇帝知道鰲拜的權力巨大,而且對鰲拜非常忌憚。當年,魏國皇帝曹髦主動挑釁司馬昭,反被司馬昭所殺。康熙皇帝不會那麼傻,康熙皇帝一方面訓練摔跤手,另一方面麻痹鰲拜。

  康熙皇帝知道自己訓練摔跤手的事情,根本瞞不住鰲拜,但可以隱瞞訓練的目的。康熙皇帝表示自己最近喜歡摔跤,並且組織了一支摔跤隊伍,鰲拜對此根本不以爲然。對於鰲拜來說,雖然自己掌握了天下大權,但還無法取代康熙皇帝。因爲清朝的統治結構比較特殊。而且康熙皇帝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君主,萬萬沒有想到,康熙皇帝非常精明,利用一次偶然的機會,康熙皇帝成功擒拿了權臣鰲拜。協助康熙皇帝擒拿鰲拜的摔跤少年們,後來組成了善撲營,成爲清朝皇帝直接調動的直屬部隊。

  在此之後,年輕的康熙皇帝終於掌握了朝廷的權力。剷除了鰲拜黨羽之後,康熙皇帝下一個目標就是南方的三藩。當時,吳三桂、尚可喜等藩王割據一方,擁有大量的軍隊,對康熙皇帝的威脅非常大。由於三藩的影響力巨大,康熙皇帝也不敢輕易動手。對於鰲拜的結局,由於鰲拜在清朝建立的初期,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康熙皇帝沒有斬殺鰲拜,而是將鰲拜囚禁起來。不殺功臣的規矩逐步形成了慣例,在此以後,清朝歷代皇帝都不會輕易斬殺功臣,而是會選擇囚禁。當然,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除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