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知乎问题整理1

第一个问题

资产管理公司是如何处理不良资产的?

1、 href="zhihu.com/people/aaron.">艾伦.温居

通常我们说不良资产,是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更多是指银行的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不良资产投资理念可以概括为:低买高卖,逆周期的过程——在经济周期下行时,大量低价收购,随著经济好转,其中一些好的资产开始增值溢价,转手卖掉

第二个问题

允许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处置实施债转股会造成什么影响?

href="zhihu.com/people/Orzhui">Orz辉

1、所谓债转股,目的是让银行的账面变得好看,将企业融资方式强制变成股票融资,解决企业以债券、贷款短期融资方式为主的问题,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危机

2、中国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贷款债券大部分是短期融资,不利之处是,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还款日期重叠,那么健康的企业也可能因为经济周期的缘故破产

3、发展中国家融资之所以以银行、债市为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司法环境恶劣,很难保护中小股东,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更倾向于借款

4、债转股一方面实际是政府破产保护,是一种变相信誉补贴,另一方面由于资产公司的管理权形同虚设,这笔股份实际上成了一笔国家补贴

肥凡

总的来说,对银行和上市公司有利,对市场不利。银行变成股东之后,一段时间后,增发股份符合解禁条件了,银行会择机把股票卖出变现,这样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了,企业的债务消除了

第三个问题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银行坏账以后会采取哪些处置方式?效果如何?

Luo Patrick

1、出售:包括打包在一起出售,单独出售,拍卖出售等等。比较特殊的是证券化,比较类似于把不良资产看成一个上市公司然后发行股票,当然实际发行的不是股票,而是另外一种证券,这是把不好卖的不良资产变成比较好卖的可流通证券,然后出售。

2、运营:包括债转股,对持有的不良企业兼并重组,或者委托其他方代为运营等等。目的是把这些不良资产通过良好的经营,重新变成比较良好的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3、回收:尽管是不良资产,也有少数债权是可以直接收回来的。

4、冲销:各种方法都收不回来的,只能销账。

第四个问题

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上有什么区别?

周召

1、获得证监会颁发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牌照的机构只有四家: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它们最大的优势是融资的便利性,除了财政部投入的注册资本金和上市融资外,还可以通过央行的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银行间市场拆借借来融资,不但规模大,杠杆高,利率低

2、四大AMC是金融系统最后一道防线,作为财政部和央行最后贷款人的前台代言人

3、四大AMC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系统

谋求向商业性机构转型,非金融机构债权收购在2010年6月由完成股改的信达公司试行,意味著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的输血通道被打开,四大AMC业务不再被局限在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第五个问题

一文让你理清资管公司

周周

资管公司顾名思义就是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管理,进行保值和增值,这就导致它的核心在于取得足够的客户以及赢得令客户满意的利润。

原来的资管公司=公募基金(需要牌照)+私募基金(股权+二级市场)+信托公司(做非标业务)+通道(正在被限制),资管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专项资产管理,这类业务其实偏投行类业务,券商主要以资产证券化为主,例如ABS之类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下面这个问题。

第二种叫集合资产管理,是为多个客户提供的,多对一的服务,并且通过一种叫「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来实现(超过200人相当于公募基金了,少于200人相当于私募,现已将200人以上的剥离出来给公募基金,资管主要是小私募的功能),它的目标是为客户进行投资。

第三种叫定向资产管理,这种资产管理是为了特定目的,多为通道业务。

定向资产管理主要做的是通道业务,就是某一个机构比如银行出于监管的因素,为了资产出表,因为对于银行的财务资产负债表处理,通常只把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正式承担信用风险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则记在表外代客理财科目中。它的本质就是需要融资的公司通过券商或者信托或者有资质的其他机构,把融资需求包装成一种产品,通过产品的销售募集资金。由于是银行向证券公司发出投资指令进行投资,因此证券公司属于被动管理,并不下达指令,所以只起到了通道的作用。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内容。

第六个问题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沈一冰

假设有公司A,A的一部分资产是一个乐园并从中获取门票收益。假如A把【稳定产生门票现金流的资产】剥离出来成立子公司B【特殊目的实体,SPV】,召集投行等中介机构为其做证券化工作,那么中介机构会进行承销,将B公司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卖给投资者C

A得到:一大笔现金

A失去:可以稳定产生现金的资产

B得到:可以稳定产生现金的资产

B失去:约定条件下收益权

C得到:约定条件下收益权

C失去:现金

1、SPV发行的ABS,究竟是什么性质?是债权还是股权,还是兼而有之?这决定著SPV的性质,如果是【经典的】的债权,A并没有达到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这一条件,而依然被算作是子公司,一旦SPV破产,A账面上的长期股权投资会大幅减记。因此,这将涉及到【信托】的概念。

2、信托的意义就是,投资者C们依然对SPV拥有所有权,但是将运营权转交给SPV,SPV的宗旨就是为了C们的最大化利益。因而,SPV不算是A的参股或控股企业,成功达到了【破产隔离】这一目的。也即意味著发起者、中介机构、结算机构等即便破产,SPV也不会因此而被列入清算资产,这种设置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反过来说,SPV如果破产,也因为【真实出售】的原因和发起者不再有关联,发起者无义务代为偿付损失。这中间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这和证券化的分层结构设计有关

3、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这些资产,必须可以【稳定产生现金流】。从交易双方的角度分别来看,A对乐园进行了大量投资,现在尽管经营良好,但是要很长时间收回投资。而C有著多余的钱财,打算在一定的风险下做一些相对稳定的投资。

4、A的信誉其实是很低的,需要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担保、信用增级等方式,才可能让SPV顺利出售。

以上说起来似乎有些可怕,A脱身脱的一干二净,而投资者承担了全部的风险,但是通常来讲,ABS相对普通国债甚至一些公司债来说,收益是非常高的

第七个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和保本类理财产品有哪些区别?

冷炎

钱还是那个钱,起的都是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但是在银行的账面上,却会存在区别:

存款,要受到存贷比限制,要向人行缴存款准备金,要考虑头寸,要考虑流动性,之后才是考虑拿来做贷款;

保本类理财产品,一是银行在发行的时候要占用资本,二是其资金投向受到严格限制,只能专款专用投向国债啊票据之类的。

mobye

对银行来说有不同,一是理财是通过其他渠道(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什么的)经营业务,就是别人用它的业务资质为你撘路,不用管风险,也因此不用计入资产负债表

对于银行这类注重资产质量的数据的企业表现来说,能够优化资产质量数据表现,更容易符合银监会的要求。

二是央行对银行的存贷比有要求,也就是贷款数额占存款数额的比例要低于规定,也就是说存款只有部分能变成贷款,只有部分能够放贷盈利,而全部存款都是要付利息的。

而理财就等于把客户所有缴存的钱都拿去放贷,而且是委托给其他渠道,风险转嫁他人,自己除收益经营收入外还有管理费用的收入。

王达炜

一个哥们说得很对,表内表外的区别,我替他解释一下:从银行财务报表的角度来说,存款是银行的负债,理财产品是受托管理的资产。

具体体现在权利与义务上的区别:

1.A客户与B客户在银行的存款,在银行看来没有区别,都在银行可统筹使用的资金池里面。而理财产品A与理财产品B的资金,必须严格隔离,不许放在一个资金池里面管理,与银行自有资金更必须严格隔离。

2.客户在银行存100万,银行就负有100万的债务,这个债务的金额是确定的,即本金加上约定的利息。客户在银行买了100万理财产品,银行只是替客户按照约定的使用用途管理,客户获得的是投资收益权,而不是债权。既然是投资,那么就会有风险,可能亏本,银行没有义务补偿你的损失。

3.当客户把100万存到了银行,银行就获得了100万的资产,扣除存款准备金后,这100万银行可以用来放贷款、买债权、做投资、发工资,客户无权干涉资金使用用途。当客户买了100万理财产品,银行必须将这笔资金按照理财协议规定的用途进行投资,绝不允许挪为他用,否则就是违约,会面临非常严厉的处罚和诉讼

4.受到的监管不同,表内贷款占用资本高;表外的资产在这方面松多了。

所以,即使存款和理财都是放贷款,理财的是指定的贷款,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存款放的什么贷款,银行自己决定,风险由银行承担。

所谓保本,就是银行给了个担保而已,对银行来说没有本质区别。

第八个问题:未来中国银行业,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这三类,哪一类前景更好?

Sgt Pepper

参照美国利率市场化和科技进步的经验,会发生几个变化:

1、存贷利率上升、市场竞争加剧

2、净息差扩大,银行风险偏好上升

3、存款比例下降,活期存款占比下降

4、非息收入占比扩大

放开市场竞争后,带来存款竞争加剧、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和机构存款转化,抬高银行的负债成本

银行需要提高自己的资产收益,会主动增加自己的风险容忍度,选择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客户,提高净息差来对冲风险

存款的激烈竞争会驱使银行拓展低风险、高收益的非息收入

第九个问题:银行业的利润如此高,是否合理?

Sgt Pepper

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因为银行业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资源。

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及其单一,单个银行不存在垄断,但作为整体的银行业就是垄断

第十个问题:

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基准利率以及再贴现率?

哥斯拉

基准利率就好比,爸妈跟你说要找个有车有房的对象,你自己就以有车有房为标准计划著你的未来,爸妈就是央行,有车有房这个标准就是基准利率,你以有车有房为标准计划的未来就是以基准利率计算出的利息、预期收益等(看你的需要)

再贴现率相当于你赌博缺钱,拿了别人给你的欠条去当铺换点儿银子,当铺老板是个狍子,按照它的贴现价值给你算的钱,但是按照一定的利息率收了手续费,这个利息率就是再贴现率

第十一个问题:

银行业务中的同业拆放、同业借款(借出)和存放同业有什么区别?

左文辉

同业拆放是银行机构间借贷、同业借款(借出)是与非银机构之间的借贷、存放同业是指存放在本行在他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中的存款。

糖小颖

2014年5月16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以下简称「127号文」),进一步规范银行同业业务。

「一、本通知所称的同业业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融资业务和同业投资业务。

「二、同业拆借业务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路进行的无担保资金融通行为。

「三、同业存款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同业资金存入与存出业务,其中资金存入方仅为具有吸收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业务按照期限、业务关系和用途分为结算性同业存款和非结算性同业存款。同业存款相关款项在同业存放和存放同业会计科目核算。

1.同业拆借(包括拆放同业、同业拆入)

通过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受《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约束,一般为短期资金头寸交易,如隔夜、7天拆借。

2.同业存款(包括存放同业、同业存放)

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同业资金存入与存出业务,其中 存入方(融资方)仅为具备吸收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一般为定期同业存款,期限灵活。分为结算性同业存款和非结算性同业存款。

3.同业借款(包括借出和借入)

同业借款是法律法规约定的金融机构开展的同业资金借出和借入业务。主要用于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外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借出业务。期限一般为四个月至三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