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患者被输过期药】哪些环节失守?

据CCTV-13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报道:5月1号,在江苏常熟,一名老人在接受医院治疗时被家属发现输液用的药水已经超过有效期近半年。随后,医院立刻采取紧急预案为老人检查身体并开展自查,5月6号,当地卫健委组成专项调查组。目前,江苏省和苏州市的卫健部门已经派人到相关医院开展调查。

【央视关注】老人医院输液 药水过期近半年 哪里失守了? 新闻 第1张

对于此次事件,医院的解释是药液掉到备药橱的缝隙里面,长期未被发现,直到被打扫卫生的阿姨取出,放进备药筐。而缺乏责任心的当班护士,没有核对有效期,没有执行三查七对的工作流程,导致了错输事件的发生。目前,涉事的护士已经被停岗学习。

其实,所有医院发药都要遵循严格的有效期管理流程。并且在护士发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三查就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的内容:

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

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品、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从这些细节里不难看出,只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操作流程,输错药的现象就可能避免。尤其是关乎生命的药品,责任心和严格的管理,缺一不可。

【危险的驾驶】醉驾入刑八年 类似案件仍高发

据CCTV-13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报道:今年四月在北京,有12年驾龄的闫某驾车连撞了两辆车,这起事故让他十分后悔,因为他付出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2019年4月29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闫某涉嫌危险驾驶罪一案。

【央视关注】老人医院输液 药水过期近半年 哪里失守了? 新闻 第2张

法院认为:被告人闫某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造成交通事故,负事故全部责任,应依法予以从重处罚。同时,鉴于其又有自首情节,且赔偿了事故对方损失,当庭认罪认罚,故应对其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闫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3个月,罚金人民币5000元。

【央视关注】老人医院输液 药水过期近半年 哪里失守了? 新闻 第3张

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其带来的危害触目惊心,所酿成的一幕一幕惨剧也正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针对此类案件的不断高发,法官表示,要从观念上去引导大家自觉抵制酒驾,从社会管理角度来说也提出一些课题,一些用人单位,如何加强人员的管理,包括一些专职司机,如何加强约束。包括社会如何地去宣传引导公民都能够自觉地抵制酒驾。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水杯被碰翻】女子将开水灌入对方衣领

据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报道:日前,在D7166次动车上,前排旅客李某在调整座椅时,不小心碰倒了后排乘客杨某的水杯。随后,杨某为报复对方,把滚烫的开水灌进了李某的衣领。

【央视关注】老人医院输液 药水过期近半年 哪里失守了? 新闻 第4张

经鉴定,李某伤情已构成轻伤二级,杨某主动赔偿医药费7.7万元。随后,因涉嫌故意伤害罪,杨某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杨某已被取保候审,该案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列车上发生的纠纷真的是五花八门,有霸座的,有喝酒闹事的,有在卫生间抽烟的,有大声喧哗的,还有因为一点小事上演全武行的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处罚是不是有点太轻了,才会使霸座事件未平,又起开水事件?还有的网友建议把这些人直接拉入黑名单,不能总是让无赖逍遥,让老实人吃亏。

而对于如何杜绝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央广评论员张彬称,其实在火车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好解决,一句对不起或者帮对方收拾一下,矛盾无形中就化解了。之所以发生泼开水事件,双方都有责任,碰倒水杯的人可能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抚慰,而泼开水的人很明显把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混淆了。要杜绝此类事件,一方面要认识到公共空间的公共规则,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惩处以及经济上或者刑事上的处理。

【食品安全】浙江义乌:员工用手臂搅拌豆浆 店面被查封

据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报道:5月9号,有网友爆料说,浙江义乌一永和豆浆员工用手臂搅拌豆浆。视频一出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名店员在露天环境下榨取豆浆,并将手臂伸进桶内进行搅拌。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看吐了”。据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连夜将该店面查封,并对该店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再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并从严查处。5月12日,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肇事门店是假冒的永和豆浆门店,目前该公司在浙江义乌没有永和餐饮门店。

【央视关注】老人医院输液 药水过期近半年 哪里失守了? 新闻 第5张

央广评论员张彬称,食品安全无小事。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食品安全又如何监管呢?虽然这次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撇清了自己的责任,但是这些大牌餐饮企业就真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吗?一段时间以来,不仅一些知名的企业,甚至一些洋快餐也屡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制度上的欠缺,监管上的缺位,惩罚力度的不足,违法成本的低廉,这些才是无良食品横行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绝不是惩罚一家小店的问题,而是要从我们的整个监管体系下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的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