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糖尿病人口已经达到了1.14亿人,位居全球第一。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方面都很吃力,空腹的时候,血糖能在正常范围,一旦吃饭,血糖就飙升的很快,就控制不住了。这里面肯定存在着对糖尿病的误区,误导导致的,我们应该学会认清存在的误区,合理控制血糖,下面就和大家说说4点糖尿病的误区。

  误区1:不吃糖就可以控制

  有些人认为患上糖尿病后,不吃糖就可以了,血糖不会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糖尿病的真正起因是胰脏的胰岛素分泌不正常,和吃糖没有直接联系。影响血糖升高的不一定是糖类食物,有很多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食物导致的。

  所以说,患上糖尿病之后,除了少吃糖之外,还要注意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取量,不能肆无忌惮的吃。这类食物会在身体内转化成糖,影响血糖水平。

  误区2:血糖数值越低越好

  很多人认为高血糖就是血糖过高,那把血糖降到最低就好了。其实,这也是个误区,患上糖尿病之后,并不是把血糖值控制的越低越好,血糖低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这样反而更危险。

  低血糖危险要高于高血糖,轻度低血糖会造成头晕眼花、心慌、饥饿感症状,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昏迷。

  误区3:吃血糖药后就可以随便吃饭

  吃完降血糖药,就可以随便吃饭了,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其实这也是误区,之所以患上糖尿病是因为身体生产的胰岛素不能满足身体所需,只能借助药物来帮助身体分泌胰岛素。

  如果肆无忌惮的饮食,就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再怎么吃药也血糖也会难以控制,伤害的还是自身。

  误区4: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不要紧

  有些人患上糖尿病之后,并没有绝对身体有什么异样或者一些症状,就会觉得没什么事,照常大吃大喝。这是一个误区,糖尿病前期是没有症状的,如果不及时看医生,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出现了症状就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