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報》第145期 美術新聞

  本期話題

  培根鑄魂,重尋美術的靈魂價值

   本期策劃 顏培大

  【編者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發表重要 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不可否認,自藝術市場化以來,文藝在 很大程度上成爲市場的附庸,成爲盈利的工具和謀利的手段。有不少藝術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談到,當代的藝術創作中,靈魂的缺失是個嚴重問題,是藝 術創作有“高原”缺“高峯”的癥結所在,是藝術創作精神貧瘠、理想滑坡、情感麻木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少美術界的學者和藝術家也認爲,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 靈魂價值的強調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及時的提醒和警示。爲此,本期時評特邀請美術界的學者、藝術家圍繞“培根鑄魂,重尋美術的靈魂價值”這一主題展開 討論,以期在精神價值、靈魂價值上重新找到文藝的定位。

  本期導讀

  關注藝術靈魂 是藝術的新生

  邵亮

  呵護一棵樹的豐富

  張渝

  藝術作品的“靈魂”追問 從藝術市場的規範談起

  李穎

  那些“靈魂已售”的藝術家

  邢千里

  雖然不同文明對於靈魂的有無及認知方式大異其趣,但在將靈魂一詞引申義的使用方面卻出奇的一致。雖然在很多時候人們並不能準確地說出在不同語境下靈魂引申義的真正所指,但沒有人否認在文學藝術創作甚至科技發明和日常生活中要有靈魂的注入。我們看到有人半開玩笑地說機器化生產的餃子沒有“靈魂”時,大都心領神會,知道背後的潛臺詞大概就是回憶、家鄉、溫度或者媽媽的味道之類的關鍵詞。

  當然,藝術的“靈魂”解讀相對要複雜 一些,雖然也有些約定俗成的普遍性認知, 但藝術與特定時期的特定文化生態有關。 它也許不探討宗教問題,但必然與特定的宗教語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同時也與文學、歷史、政治、道德等等互融共生。“成教化、助人倫”大概是人類早期文明中繪畫的共同特徵,但從中國繪畫的覺醒時期—— 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國繪畫在這個一般性的使命之餘,越來越強調其藝術性和精神性特徵,特別是五代以來勃興的文人繪畫, 是將中國人的自然信仰、人生體悟和中國化了的宗教智慧雜糅昇華的產物,它是一 種“難與外人道”的體悟和境界,是造就和支撐作品的靈魂所在,當然也是藝術家本人氣質與靈魂的寫照。

  關於靈魂的話題,特別是有關藝術家及其作品的靈魂問題的爭論雖然一直綿延不絕,但最近卻頗有些愈演愈烈的趨勢,這與當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文化焦慮感不無關係。物質誘惑、道德危機、信仰迷失和現實壓力等因素壓迫下的人們在如今信息化傳播手段下更加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而當大衆試圖在他們長期視作心靈撫慰者與文化倡導者的藝術中尋求幫助時,卻悲觀地發現這裏的“風景”可能更加虛僞和不堪。恐怕沒有人能夠接受自己一直懷着恭敬甚至仰視的心態所欣賞的藝術大作其實不過流水線的量產作品甚至是一件拙劣的仿品;那些曾經讓自己得到“靈魂淨化”的藝術家智慧的結晶背後居然是一張貪婪而猙獰的抄襲者的嘴臉;我們也很難在看到那些打着筆墨和傳統的旗號,披着實驗藝術和行爲藝術外衣的雜耍時會不感到憤懣。藝術被玷污和羞辱,靈魂隨之成爲嘲笑和自嘲的可悲的廉價貨。

  既然在某些藝術家眼裏,靈魂不過是“廉價貨”,那麼在“成功”所帶來的財富與名望的 誘惑下,將靈魂輕易地出賣也就不足爲奇了。這也正是魔鬼梅菲斯特對浮士德的勸誘:

  “你沒有金錢財富的支持,也缺少權勢可以依託,所以一切奮鬥終將幻滅,到頭來只會是血流頭破。沒有靈魂你就會變得強大,因爲這樣你會得到魔鬼的恩澤,沒有了靈魂就會無所顧忌, 不需再忍受良心的折磨。 ”

  於是,從此世上少了一個高尚的靈魂,又多了一則“成功者”的傳說。

  蔡元培先生所倡導的“以美育代宗教”正 是看到了藝術對於民族精神和靈魂重鑄的重要意義。“以美育代宗教”的前提當然是執行美育功能的藝術家本人的美育素養和靈魂狀態。素養的積澱需要傳統文化的豐沃土壤,靈魂的自主需要基於矢志於藝術的恆心和耐得住寂寞的平常心,以及對這個世界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那些抄襲和雜耍的藝術背後,是精神的貧瘠和理想的滑坡,當然更是沒有靈魂的, 他們不過是一些早已把靈魂出賣給貪慾的藝術投機分子,他們是博伊斯“人人都是藝術家” 的極爲生動的負面示範。更爲重要的是,在今天中國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和複雜多元的文化背景下,藝術應當也必須承擔起新形式下 “成教化、助人倫”以及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凝 聚力的“美育”責任,那些“靈魂已售”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已經不能被視作簡單的個人行爲和小衆現象,它將威脅到整個社會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期待與信心,以及中國當代 藝術自我重建這一歷史課題本已脆弱和猶疑的腳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