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145期 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

  培根铸魂,重寻美术的灵魂价值

   本期策划 颜培大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发表重要 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不可否认,自艺术市场化以来,文艺在 很大程度上成为市场的附庸,成为盈利的工具和谋利的手段。有不少艺术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灵魂的缺失是个严重问题,是艺 术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症结所在,是艺术创作精神贫瘠、理想滑坡、情感麻木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少美术界的学者和艺术家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 灵魂价值的强调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及时的提醒和警示。为此,本期时评特邀请美术界的学者、艺术家围绕“培根铸魂,重寻美术的灵魂价值”这一主题展开 讨论,以期在精神价值、灵魂价值上重新找到文艺的定位。

  本期导读

  关注艺术灵魂 是艺术的新生

  邵亮

  呵护一棵树的丰富

  张渝

  艺术作品的“灵魂”追问 从艺术市场的规范谈起

  李颖

  那些“灵魂已售”的艺术家

  邢千里

  虽然不同文明对于灵魂的有无及认知方式大异其趣,但在将灵魂一词引申义的使用方面却出奇的一致。虽然在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在不同语境下灵魂引申义的真正所指,但没有人否认在文学艺术创作甚至科技发明和日常生活中要有灵魂的注入。我们看到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机器化生产的饺子没有“灵魂”时,大都心领神会,知道背后的潜台词大概就是回忆、家乡、温度或者妈妈的味道之类的关键词。

  当然,艺术的“灵魂”解读相对要复杂 一些,虽然也有些约定俗成的普遍性认知, 但艺术与特定时期的特定文化生态有关。 它也许不探讨宗教问题,但必然与特定的宗教语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与文学、历史、政治、道德等等互融共生。“成教化、助人伦”大概是人类早期文明中绘画的共同特征,但从中国绘画的觉醒时期—— 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绘画在这个一般性的使命之余,越来越强调其艺术性和精神性特征,特别是五代以来勃兴的文人绘画, 是将中国人的自然信仰、人生体悟和中国化了的宗教智慧杂糅升华的产物,它是一 种“难与外人道”的体悟和境界,是造就和支撑作品的灵魂所在,当然也是艺术家本人气质与灵魂的写照。

  关于灵魂的话题,特别是有关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灵魂问题的争论虽然一直绵延不绝,但最近却颇有些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与当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文化焦虑感不无关系。物质诱惑、道德危机、信仰迷失和现实压力等因素压迫下的人们在如今信息化传播手段下更加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而当大众试图在他们长期视作心灵抚慰者与文化倡导者的艺术中寻求帮助时,却悲观地发现这里的“风景”可能更加虚伪和不堪。恐怕没有人能够接受自己一直怀着恭敬甚至仰视的心态所欣赏的艺术大作其实不过流水线的量产作品甚至是一件拙劣的仿品;那些曾经让自己得到“灵魂净化”的艺术家智慧的结晶背后居然是一张贪婪而狰狞的抄袭者的嘴脸;我们也很难在看到那些打着笔墨和传统的旗号,披着实验艺术和行为艺术外衣的杂耍时会不感到愤懑。艺术被玷污和羞辱,灵魂随之成为嘲笑和自嘲的可悲的廉价货。

  既然在某些艺术家眼里,灵魂不过是“廉价货”,那么在“成功”所带来的财富与名望的 诱惑下,将灵魂轻易地出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正是魔鬼梅菲斯特对浮士德的劝诱:

  “你没有金钱财富的支持,也缺少权势可以依托,所以一切奋斗终将幻灭,到头来只会是血流头破。没有灵魂你就会变得强大,因为这样你会得到魔鬼的恩泽,没有了灵魂就会无所顾忌, 不需再忍受良心的折磨。 ”

  于是,从此世上少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又多了一则“成功者”的传说。

  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正 是看到了艺术对于民族精神和灵魂重铸的重要意义。“以美育代宗教”的前提当然是执行美育功能的艺术家本人的美育素养和灵魂状态。素养的积淀需要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灵魂的自主需要基于矢志于艺术的恒心和耐得住寂寞的平常心,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些抄袭和杂耍的艺术背后,是精神的贫瘠和理想的滑坡,当然更是没有灵魂的, 他们不过是一些早已把灵魂出卖给贪欲的艺术投机分子,他们是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 的极为生动的负面示范。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天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下,艺术应当也必须承担起新形式下 “成教化、助人伦”以及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凝 聚力的“美育”责任,那些“灵魂已售”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已经不能被视作简单的个人行为和小众现象,它将威胁到整个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期待与信心,以及中国当代 艺术自我重建这一历史课题本已脆弱和犹疑的脚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