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未来值多少图.jpg

 

我不会写书的大纲,因为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已读过这本书了
才不会被我的想法而掩盖住你原本的芽根
粗体字是文中所说的话,我只是截录
里面参杂了很多我个人的经验,不是去评论这本书值不值得读
而是写著一些有著共鸣的地方

 

这本书是由在美国担任35年的精算师所写。精算师善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用”现值”去做评估。当在做决定时,把所有可能的选择摊开在眼前,预估它未来可能的价值,乘上选项发生的机率,最后再乘上个人的折现率,就成了不同的现值,比较现值,做出决策,就是精算思维。

 
精算人生,作者建议了五个步骤:
1. 厘清选择,找出所有可能的选项。(确定我们有哪些选择)
2. 想像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不只要关注会不会发生,还要注意可能发生的时间
3. 评估未来每种情况会发生的机率
4. 选择适当的折现率,将所有选项转换成可比较的相同基准。相对于长远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我应该对近期可能发生的事件额外赋予多少价值
5. 计算每个选项现值,做出决策
 
现值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价值。折现率作者解释可以想像成是利率的反义词。你把钱存在银行,一年后所得到的钱扣掉本金再除以本金再乘100,就是利率,一年后的数值肯定是大于现在的数值。所以当有人问说,现在的1000块跟五年后的1000块,哪个比较有价值?要很有自信的说:现在XD。
 
作者提醒在这五个步骤中,要小心的是第二个,因为很有可能会漏掉想到未来会发生的事。打个简单的比方,应该都曾经有这想法过:"哇,我一年前完全没想过我现在会在这里,或是发生这种事。” 因为未来发生的情况,都会影响到你那个选择的现值。
举我一年前的例子,当初我决定在家附近的店工作,老板面试时很器重我,还考虑要入股一起做事业,但那时的我也没预料到,老板从没请过我这专业领域的人,也没跟其他股东讨论过要找我入股一起开第二家分店,所以在我做到第九个月后,因为老板说服不了其他股东又加上怕我自己独资开家店,就把我开除了。当然如果那时的我有预想到可能会发生这事,那我就会多犹豫几天,毕竟这九个月的年资,如果是在另一家公司是可以继续延续的且当初我放弃另一家我也蛮喜欢的公司。所以在第二个步骤,想像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非常重要,也是多数人没有做好的步骤,虽然事事难料!
 
精算思维可以应用的范围很广,小到生活小事像是球鞋第二件特价,我要不要一次买起来?大到像是要换工作、进修念研究所、买房子、结婚生小孩等。这让我想到经济学的另个观--机会成本:当你做出这个选择时,你同时间会丧失另外个选择所带来的获益。举例来说,我决定花10000元买股票,殖利率是5%,但我在做这决定的当下,我就损失了把钱存在银行(定存利率是1.09%)所会得到的利息。观念跟现值很类似,都是要在选择的当下做最好的评估与决定,知道自己会损失或获得什么。
 
题外话,没有最好的决定,只有最适合的。别人不该帮你做选择,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生命自有出路。只愿读过这本书后,在往后的每个决定,都能更加的深思熟虑,与自己的期望更近一些。
 
 

PS

囧星人推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iRgp0FWgA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